郭汝瑰什么级别 再谈郭汝瑰这个人

2018-12-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枯燥的历史分析比较无聊,不妨摘录一些有趣的地方给大家看.1.郭是黄埔五期生,又去蒋介石自兼校长的陆军大学学习并执教过,并且作为军官多次参加过庐山.珞珈山等训练团,因此一直被蒋介石看作自己的学生,比较信任.这一方面反映了先总统对于自己学生的特殊厚爱(当然也很厚爱同乡.亲戚),也折射出一个有趣的现象:蒋公特别喜欢兼职.郭汝瑰什么级别 再谈郭汝瑰这个人蒋介石对自己的学生偏听偏信,喜欢"天子门生",这方面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不赘述.说说兼职的有趣情况:黄埔军校(后来的中央军校)校长当然要自己兼

枯燥的历史分析比较无聊,不妨摘录一些有趣的地方给大家看。

1、郭是黄埔五期生,又去蒋介石自兼校长的陆军大学学习并执教过,并且作为军官多次参加过庐山、珞珈山等训练团,因此一直被蒋介石看作自己的学生,比较信任。这一方面反映了先总统对于自己学生的特殊厚爱(当然也很厚爱同乡、亲戚),也折射出一个有趣的现象:蒋公特别喜欢兼职。

郭汝瑰什么级别 再谈郭汝瑰这个人

蒋介石对自己的学生偏听偏信,喜欢“天子门生”,这方面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不赘述。说说兼职的有趣情况:

黄埔军校(后来的中央军校)校长当然要自己兼,不然军官们都不能叫自己校长了;陆军大学的杨杰校长本来好好的,蒋中正也一定要去兼一把校长,硬是把杨杰改成了教育长。据不完全统计,蒋公兼过的军校校长至少有20多个……

郭汝瑰什么级别 再谈郭汝瑰这个人

军校就不说了,连当时的最高学府——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的校长竟然也要去兼一把,这就实在无法理解了。

抗战爆发前,蒋介石的主要职务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副主席(代行主席职权)。此后,蒋在1937年8月任国防最高会议主席;1938年4月任国民党总裁;1939年1月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参政会议长;1939年11月任行政院长;1943年6月任国民政府主席。

郭汝瑰什么级别 再谈郭汝瑰这个人

此外,蒋身兼的重要职务还有中央设计局主席、四联总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联合办事处总处)理事会主席、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等。蒋同时获得党、政、军和民意机构的最高职务。

张治中属于比较敢说话的,在这方面经常劝诫阻止,闹了很多笑话,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去看看张治中回忆录。比如那个广为人知的梗:

滇缅公路打通以后,需要在国民政府军委会下设置一个运输管制局来管理,在组设机构的签呈上请示局长人选时,蒋介石又批了“自兼”二字。张治中认为,最高统帅兼交通运输管制局局长太不成体统,建议让参谋总长何应钦兼任。蒋介石勉强同意了,但何应钦怕因此得罪了蒋介石,不敢就任。

2、郭汝瑰作为参谋长,军事才华是公认的。

淞沪会战中率14师一个旅打出了威风,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在上海前线他也是坚决主张不拘泥于防守而应当反击的,与白崇禧观点一致。可惜种种因素之下反击没能成功,于是国军更加专守防御,坐着挨打,付出了多少无谓的损失。

武汉会战中提出外围作战的设想,这也是公认的杰出谋划,最终也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常德会战中准确预测了日军的战略目的,陈诚对此极为赞赏。

短暂担任暂五师师长,率领这支战斗力很差的部队在长沙会战中打了一些胜仗,部队战斗力也很快提升。(当然回忆录里关于这个师的描述很不符合果粉口中的威武国军,黑材料太多:国民政府军队极为严重的吃空饷、喝兵血、军官腐败、士兵待遇极差、军队无组织无纪律、后勤保障和军事训练一塌糊涂等等等等乱象。

看过这些材料的人应该会认为国军打不过日军和共军是正常现象,打得过才见鬼了。主要问题在于已经烂到根了,武器再怎么先进也没用。)

升任徐州陆总参谋长和第三厅厅长以后,拿出来的作战计划、方案都是顾祝同、蒋介石等认为合理的。如果认真看一下郭汝瑰提出来的方案的话,我觉得评价还应该更高一点:如果国军真的按照郭的方案或者说国防部的计划去认真执行的话,解放战争恐怕要多打两年。当然这些合理方案大部分都没能执行,原因很多,蒋公喜欢自己指挥、朝令夕改是一大原因。

3、从郭汝瑰的眼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人的侧面。

郭汝瑰自己算是一个有丰富基层经历的参谋人员,又长期在各大战场出谋划策指挥作战,对国军中的一些将领也有自己的看法。

比如,郭就多次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傅作义军事才能的欣赏,说他有战略眼光,偷袭张家口干得漂亮,后续偷袭西柏坡要不是共产党有间谍的话早就成了,还说他镇守华北也是颇有成效。辽沈战役最关键的时刻,蒋介石上午还在北平部署东西对进,要包共军的饺子;结果蒋经国在上海打虎,真抓了孔令侃,宋美龄一个电话就把蒋介石从前线调回来“处理家务”。傅作义对此颇有微词,说蒋介石不爱江山爱美人,不知轻重,缺乏统帅的基本素质云云。

这些话从郭汝瑰口里说出来,就显得十分可信,因为英雄所见略同:郭汝瑰也是这么看先总统的:郭自己说,以前听说蒋介石东征啊,北伐啊,中原大战全胜啊之类的战绩,一度以为蒋中正军事才能非常高。后来成为蒋介石手下的红人,听了他很多讲话,尤其是后来作为蒋介石的贴身参谋,随同他全国飞来飞去指挥作战,才发现蒋介石只是粗通战术,战略方面可以说毫无突出之处。

这个道理也很浅显:仆人眼里没有英雄嘛。作为每天要向蒋介石出方案、谈计划、汇报情况、听取指示的三个人之一,他当然对先总统的战略水平十分了解,比下属的国军将领们了解得深入直观得多。46年蒋介石部署全面进攻,受挫后又在山东和陕北同时部署重点进攻,用两个拳头打人。

郭汝瑰就明说:外人以为蒋介石这一招有多高明,其实他根本没有这个战略水平,都是部队本来就在那儿了,顺水推舟打着打着就打成这样了。淮海战役中杜聿明说郭汝瑰把蒋介石骗得团团转,实际上郭汝瑰自己就对蒋介石朝令夕改、前后不一的战略选择槽点满满。类似的吐槽非常多,典型地体现出了外行领导内行的国军最高统帅层。

郭还很不客气地指出,蒋介石推崇的是《曾胡治兵语录》里的那套东西,强调稳扎稳打,站稳了再打,军事思想十分落后,只知道专守防御,毫无积极进攻的精神。听蒋介石训话,翻来覆去讲的都是那些古语,还有一些连排级的战术,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军事学术上的先进理论和战略上的独到见解。(这一点几乎是史学界公论了。即使是《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你也很难在里面找到多少蒋公的高明战略)

郭还说到蒋介石对于共产党,唯一一个稍微有点水平的认识就是“土匪两种途径论”,意思是历来土匪,流窜作案的必然归于失败,倚城而战负隅顽抗的往往成功。这个观点如果结合黄巢起义、石达开西进等失败案例,似乎确实有一些道理,因此蒋介石听说共产党丢了空城延安,甚是高兴,觉得革命即将成功了。

然后46年的共产党和中国古代史上的土匪、农民起义之间,中间恐怕隔着几个国民政府的战斗力和组织动员力,这一点先总统也许心里是知道的,只不过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而已。

在回忆录里郭还高度评价了张治中1946年为了促成国共和谈的努力,说他是重庆谈判中唯一认真推动国共双方互相谅解的人,真真正正为了推动和平建国而付出了大量心血。相反,陈诚在那段时间的表现可就没什么好话了。

4、个人境遇

我个人是十分替他感到不值的。

共产党在他冒着生命危险起义后,只让他当了川南行署交通厅长,后来调到南京军事学院当教员,还真谈不上什么高官厚禄。

郭在国民政府国防部可是中将作战厅长,负责全国军队的组织作战,并且同时得到国民政府几大巨头的青睐和拉拢,蒋介石对他也是非常看重。要不是老是冒着风险给共产党送情报,哪里会有后来的自请辞职?

坦白的说,郭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认共产党这个组织的。27年失去联系后,一直到46年,郭都与共产党无关。只在看透了国民政府的腐败后,才开始替共产党做事。

按照他这个地位、才能和人脉圈,就算国府败退到台湾,升一下国军上将做做文职工作然后退休颐养天年是非常轻松的事情。在共产党这边,就比较呵呵了,非但得不到重用,在两次政治风暴中都遭受了迫害,两相对比就不得不令人感慨了。更令人心寒的是,人家处处听党的指挥安排,结果以蒋介石嫡系的身份带一个军起义了,却连入党都办不到,一直拖到80年代才成功入党。他为共产党付出了这么多,共产党给了他多少呢?

说话不算话,这在当时的共产党里面也算是常有的事情了吧。

就算真对共产党有信仰,那48年的时候就应该抓住机会去美国任中国军事代表团团员,同样可以为党做贡献嘛。何必回到水深火热的中国?

当然,这都是事后诸葛亮了。信仰这种东西,是不能简单用个人得失来衡量的。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这段话:在8年抗战中,国民政府组织了22次大会战,共有3211419名官兵壮烈牺牲,206名将军殉国,4321名飞行员血染长空,2468架战机被击落,国军海军全军覆没,104艘舰艇全部打光。……(此处对4321和2468两个数字存疑,待考证)

这段话是郭汝瑰在他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中首次提出来的。这本书也算是90年代第一部正面肯定并详细记述国民政府正面抗战的大陆著作。在这本厚厚的书里实事求是地谈到了国军正面战场的每一次坚决作战和惨烈牺牲,既不乱黑,也不瞎吹,客观地分析了国军作战的顽强和一些弊端,堪称巨著。

这是一本花费了巨大心血编写的军事史著作! 将参战部队的番号和指挥官的姓名全部给出,每一张战斗的作战地图全部都绘制出来。 让读者知道战斗的背景、交战的地形、双方的实力对比以及战斗结果为什么会是那样。 在本书中,每一次的战斗都分为四个部分:交战背景、双方的作战计划和部署、交战过程、战斗结果和战斗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