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亲:大器晚成的书法家

2017-11-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陈荣亲在我国电力系统已经是赫赫有名的中青年书法家,中国南方电网不仅为其办了作品展,还时常邀请他为企业文化建设献力.陈荣亲章草作品<白宗华美学散步选句>(茅龙笔书法). (由受访者提供)江门供电局的书画室成为陈荣亲最常去的地方.陈荣亲如今已经是我市书坛炙手可热的人物,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章草书法大家从初出茅庐到去年一年作品7次入围省级或国家级书法展却只用了7年时间.细究起来,陈荣亲真正走进书法的世界是在2004年,当时刚过不惑之年的他从一撇一捺开始,投入到书法的学习当中,其实是需要一些勇气的.时

陈荣亲在我国电力系统已经是赫赫有名的中青年书法家,中国南方电网不仅为其办了作品展,还时常邀请他为企业文化建设献力。

陈荣亲章草作品《白宗华美学散步选句》(茅龙笔书法)。 (由受访者提供)

江门供电局的书画室成为陈荣亲最常去的地方。

陈荣亲如今已经是我市书坛炙手可热的人物,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章草书法大家从初出茅庐到去年一年作品7次入围省级或国家级书法展却只用了7年时间。细究起来,陈荣亲真正走进书法的世界是在2004年,当时刚过不惑之年的他从一撇一捺开始,投入到书法的学习当中,其实是需要一些勇气的。

时至今日,陈荣亲不仅经历了学习书法之初的胆怯和被人唏嘘,更主要的还在于他收获了一份难能可贵的书家精神,这种精神还将引领他在书法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创新和进步。

那么,在短短7年间里,这位原本的书坛“追星者”到底是如何做到大器晚成的呢?记者对他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陈荣亲,1964年8月出生于新会崖门长岗村,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力书法家协会***团成员兼副秘书长,江门市书法家协会副***。

陈荣亲现供职于中国南方电网江门供电局,2007年以其独特的章草书法作品《三字经》入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2009年夺得广东书法最高奖《南雅奖》金奖,至今十多次入展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等主办的展览,获得广东书协主办的书法展多项金奖,多次荣获江门市文艺“五个一工程奖”和“白沙奖”。

陈荣亲的章草书法作品风格独特,苍茫高古,形式新颖,逐渐成为省内外部分中青年书法爱好者效仿的对象,形成了岭南地区书法的“江门现象”。他发起创办的,以“承白沙遗风,展岭南风采”为核心价值的“圭峰论书”,也逐步成为江门的一个文化品牌,在全国书法界备受好评。

1984年,陈荣亲毕业后,一直在江门供电系统做着一份平凡的工作。直到2004年已过不惑之年的他才开始学习书法,短短数年后,他的作品不仅频频入展,其所带来的独特书风也令江门书坛为之一振。可以说现在的陈荣亲已成为江门供电局乃至江门市的一张文化名片了。不过,陈荣亲的成长之路虽快,但他那种刻苦练习以及对书法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也是常人所无法比拟的。

记者:您真正走进书坛是什么时候?是什么原因让你进步这么快呢?

陈荣亲:其实在2004年之前,我也算一位书法爱好者,但对书法的认识仅限于“字写得漂亮”。2003年,吴泽良老师开了画廊,我在开业庆典上有幸认识了江门一些中青年书画名家。自然,当时那些名家还没功夫好好搭理我,我也只是怀着“追星”的心态要求与他们合影而已。在与他们的谈话中,我猛然发觉今是而昨非,原来我的半生光阴都虚度了,连书法是什么都没有弄懂!

从那时开始,我紧跟薛剑虹、陈伟达等老师,从头开始临帖读帖,为此把原来所热衷的许多应酬和喜好都抛之脑后了。有时为了练好一副帖子,我的手指甚至都练到肿痛,连拿筷子都难。当时我主要练习柳公权楷体《玄秘塔》、《张黑女墓志》、皇象章草《急就章》、陆机的《平复帖》、王羲之的《十七帖》、唐孙过庭的《书谱》,等等。

记者:认识了当时江门这批中青年书法家后,您有什么虚心求教的经历吗?

陈荣亲:我当时求知若渴,为了找机会和这些书坛名人见面,我经常去朋友的画廊,因为那里经常可以遇到中青年书法老师,可以现场讨教。

记得当时我非常仰慕薛剑虹老师,得知他经常出入白沙祠对面的“仰贤斋”,于是我一有空就去那里等着和他“偶遇”。记得我们初识后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他在书法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可以说是我最重要的启蒙老师之一。

由于有幸结识了像薛剑虹、陈伟达、钟建仁等老师,我在练习书法时不仅少走了很多弯路,参加江门书展等活动的机会也更多了,眼界自然上去了。

至于我的蝶变,应该得益于2005年底时任省书协副***王楚材的点化。他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擅长小楷、章草。王楚材说我模仿能力很强,有天分。他重点告诉我,书法不仅是技法,技法学到百分之百,在整个书法艺术中也只占两成,书法蕴含的信息量太多,真善美在其中,儒道释的思想感情更是含蕴在一笔一划中。

此后,我开始阅读《易经》、《论语》、《道德经》、《庄子》、《金刚经》……广泛吸收儒释道的思想,以之陶冶情操,修炼人格,提升境界。

和王楚材的接触,让我真正认识了章草,于是我千方百计地搜集有关《平复帖》的所有信息。看到帖子后,我顿时吓出了冷汗。因为除掉一些重复跟斑驳不清的字后,该帖子只有70多字,要把这70多字的书写风格化成中国5000多个常用汉字是一件非常艰巨的工程,一般人都会望而却步,而我却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初步做到了。

2005年我开始陆续向省级以上书展投稿。去年一年我的作品4次入展了国家级书展。在取得这些成绩后,在江门书坛乃至岭南地区也悄然刮起了一阵练习章草的热潮,朋友们戏称为岭南书坛的“江门现象”。

为了更好地弘扬岭南书法传统文化,2011年,陈荣亲联合五邑地区一批热爱传统文化的书友发起了“圭峰论书”活动。他们不定期聚于圭峰山“陈白沙讲学亭”,或谈书论道,或以文会友,但目的都非常明确,就是为如何发扬五邑地区乃至岭南书法传统文化出谋划策。而今,通过陈荣亲等人的努力,加上相关领导的支持,“圭峰论书”活动在中国书坛都已经小有名气。

记者:您当初在什么情况下发起“圭峰论书”活动的?

陈荣亲:陈白沙和他的茅龙笔书法一直影响着岭南书坛的发展,他用圭峰山上的白茅制成茅龙笔,写出来的书法生辣野趣、刚劲有力、影响深远,加之圭峰山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我们一群书友开始有了定期在圭峰山谈书论道的想法。有了“圭峰论书”的创意后,每逢节假日,我们就会不定期在网上发帖邀约,五邑地区书法爱好者应约自发前往圭峰山谈书论道,活动已持续了近两年。

记者:您认为通过“圭峰论书”活动给江门书坛带来了什么?

陈荣亲: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活动那么简单,因为任何对书法或者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都可以上圭峰山与我们坐而论道。至于给江门书坛带来了什么,我觉得还是注入了一股独特的学习传统文化的风潮吧,因为“圭峰论书”活动其核心价值在于“承白沙遗风,展岭南风采”,我们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品牌。

其次,通过“圭峰论书”活动,江门一批较年轻的书法爱好者也开始逐渐成长起来,像谭国坚、余树栋、史志伟等青年书法家在江门书坛也开始崭露头角。

虽然我们并没有刻意去宣传这个活动,而是想着如何将这一“创意”发扬光大。我们的力量仍然是有限的,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朋友能为我市乃至岭南地区书法等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出谋划策。

3 以书法提升电力系统企业文化

作为普通党群干部,陈荣亲常以书法的道理开悟、抚慰身边的同事和朋友,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修身养性,体验幸福。经他的帮助,许多人的思想都转了弯,想不开的事都想开了。而今陈荣亲已逐渐成长为江门供电局乃至全国电力系统的一张文化名片,通过他在系统内举办的一系列书展等文化活动,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批人,提升了电力系统的企业文化。

记者:您是如何以书法影响身边人的?

陈荣亲:书法其实是全世界汉文化界的传统文化精髓之一,这笔宝贵的遗产不仅体现在书法艺术上,他带给人的更多的是我国传统文化那份厚重的质感。所以,与其说是我的书法影响了一批人,不如说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吸引了他们。传统文化的确对人的心理障碍有治疗作用,“上工治未病”,用中华传统文化对职工进行心理辅导,已经逐渐成为我市供电部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此外,类似于“百年江电、牵手同行”等我参与或者组织过的书法、摄影活动也在我市供电系统中遍地开花。现在我们单位,小到一个纸盒、茶杯,大到门前的花圃,到处都可以看到以我的书法笔迹作品为原型制成的logo和宣传模板。

此外,我在全国电力系统中,还先后策划了一系列诸如“茅龙韵、南网情”等弘扬传统文化的特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让电力系统职工逐渐认识并接触到了独特的岭南文化。

书法是全世界汉文化传承者的书法

陈荣亲总结自己多年学习书法的经验,认为观念至关重要,对于一些观点,他一旦认同,就会不断强化和付诸于行动。比如,对于中国书坛泰斗沈鹏先生提出的“传承与创新”,他认为创新尤为重要,也很不容易做到。580年前的陈白沙先生就以创新精神,首创了茅龙笔及其书法艺术,没有像陈白沙这样的人,就没有不断被改写的历史。

“敦煌书法是中国书法的基因库”是陈荣亲倡导的另一观点。他说,“敦煌学”是当今世界一百年来的显学,但“敦煌学”中的书法艺术学却并不明显,还有些冷落。

“我们应毫不怀疑敦煌宝藏重见天日后的学术意义,对于敦煌书法,我们应赶紧去那里挖掘、吸收。”陈荣亲补充说。

“书法是全世界汉文化传承者的书法。”陈荣亲表示,在这个信息共享的时代,作为书家更应站高取远,放眼全国,乃至全球华文书坛。只有不断地走出去、引进来,江门书坛才会有新气象。

“万紫千红春满园”,陈荣亲说这是他最为喜欢的文艺氛围,希望在五邑地区也能尽早感受到。

陈荣亲是广东省中青年书法家中的突出代表,他根据《平复帖》而形成独特的章草书风,立意高远、气息浑厚苍茫。他清晰地理解了“笔墨当随时代”的蕴意,很好地传承并发扬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同时也为其美学思想及书风赋予了时代新意。

陈荣亲是我市乃至全省电力系统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灵魂人物,作为我们单位不可多得的书法人才,我们特地为其开辟了一间书画工作室,热爱书法艺术的员工也可以前去练习。

作为一个企业,要办一两间书画室并不难,难就难在你是否有这样的核心人才,像陈荣亲这样大器晚成的稀缺书法家在江门是不多见的。

通过陈荣亲这张名片,江门供电局逐渐形成了一股员工学习书法的热潮,他和他的书法思想也为我局企业文化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