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强原型许宝初 寻踪许姓村 《上海滩》中的许文强原型是诸暨人?
一篇名为《"上海滩"许文强竟是诸暨人》的网文近日流传,文中提到,曾经造成万人空巷的电视剧《上海滩》中,风流倜傥的"男神"许文强的原型,很可能是诸暨市马剑镇建辉村许佳山自然村的一个名叫许宝初的人。
这个许宝初是什么样的人?他和许文强到底像在何处?前天,记者踏上了寻找许文强的旅途,来到这个许佳山村。
村民口中的
那个"许文强"
从诸暨火车站向西驾车约20多公里,就到了许佳山村。村委会主任许时标说,村里大多数人姓许。目前在籍的约1000人,但年轻人大多去城里工作,所以村里目前留下的以65岁以上的老人居多。
许时标说,网上那篇关于许文强原型的文章他也看了,不过文章里面提到的那些老人都已经过世了,那些话是否是原话已经不可考。村里人虽然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许宝初的故事,但又都说不太清楚。
"哦,不过,那个丢钱的人的儿子还在,他可以跟你讲讲。"许时标说。
许氏宗祠的旁边就是村委办公室,在那里,记者见到了许时标口中那个"丢钱的人的儿子"——今年78岁的许良木。
对于村委会主任突然把他叫来,许良木感到有些茫然。但当听我们说想向他打听网上盛传的许文强原型许宝初时,他的表情在一瞬间就自信了起来。
毕竟,许良木的父亲许明荣,是村里唯一一个在上海跟许宝初打交道时,见识过许宝初厉害的人。许多村里人也都是从许明荣的讲述里知道许宝初的。
"我爸爸年纪和宝初差不多,在宝初出去之前就认识了。大概在我10岁左右的时候,我爸爸带着家里的四五块银元去上海做工去了。到了上海之后,我爸爸的钱被偷了。"许良木说,"那时候生活费一分也没了,然后我爸爸就去找了许宝初。
那时候许宝初可能名字改掉了,但大家都叫他‘许先生’。宝初听了我爸爸的事情以后,二话不说,带着人就去帮我爸爸讨钱,还打架了,但最后钱真的拿回来了。爸爸回来后跟我们说,宝初不是官,但是本事很大很威风。"
帮许明荣找回被偷的钱一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但真正让许宝初在大家心里留下印象的,还是后来,他回来帮村里摆平了一场纠纷。也是在那时,村民们对许宝初的形象有了一个固定的描述:穿一身黑衣服,头上戴个铜盆帽。
"具体是什么时候的事也只有老一辈知道了,"许时标说,"现在建辉村是三个自然村合并的,但那个时候大家都是独立的村子。村子同村子之间发生矛盾很正常。但是据说那次的矛盾特别大,一直解决不了。后来听说他们就去上海找了许宝初,许宝初就来了,他在大上海都能摆平事情,更不要说这里的矛盾了。具体怎么摆平的我们也不知道,但是想想也就是跟《上海滩》里演的差不多。"
"我们这里还有个80多岁的老太太,是隔壁村嫁过来的。宝初是她老公的兄弟,听说家里有宝初的照片,她跟我们说,照片上的宝初跟上海滩里许文强的样子很像,也是黑衣服,戴个铜盆帽。我们让她找照片,但是,唉怎么说呢,老人家年纪大了,能不能找到真不一定。"许时标说。
家谱里的
那个"许文强"
然而,包括村委会主任许时标在内,许佳山村没有一个村民能说出关于许宝初的更多信息。包括他的生卒年月,家眷邻里。就在这时,许时标拿出了去年重修完成的一套六卷的家谱,说也许里面会有线索。然而,记者在速查目录中却并未发现"宝初"这个名字。
难道这个人像许文强一样是个不存在的人吗?还是说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他没有被录入家谱呢?
根据许良木的说法,他的父亲许明荣与许宝初是同辈。在这套许氏家谱中所载的《宗谱(旧)凡例》中提及,此本家谱的谱式也是按照欧阳修、苏洵所创的"欧苏体例"编修的,那么按照惯例,如果能找到许明荣在哪一辈,就可以缩小查找的范围。
然而,在速查目录里也没有发现"明荣"的名字,莫说"明荣",就连许良木的"良木"也没有找到,只有"良金"和"良玉"。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记者查找了"良金"的详细条目,却意外地找到了"良木"。原来,在家谱中许良木是应字辈,所以录入家谱时名为"应木",是佳山许氏兴行第九十人,"良木"是他的字。
他的父亲是德字辈,录入家谱的名是"德廷",果然在许德廷的条目下,记者找到了生于1907年的许明荣,而"明荣"是他的字。
有了字辈之后的查找就变得比较容易。终于,那个在网络上和村民口中盛传的"许文强"原型,被记者在佳山许氏宗谱第二百七十一页找到了。
然而,许宝初并不像许明荣那样是以字为名。"宝初"是村民们的误记。在家谱中,他的真名是宝楚,字玉书。是佳山许氏颂行第一百人,德字辈,生于1905年2月25日。
他在家中排行老二,有一个哥哥许宝陛,还有一个毕业于杭州师范的弟弟叫许宝贤。父亲许祖麟47岁就过世了,那时许宝楚只有8岁。
只是除此之外,家谱中关于许宝楚的叙述再无记录,甚至连卒年也没有。没有人知道他最终死在哪里,葬在哪里。不过,上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的《上海滩》热播,那时,许明荣等许多与许宝楚有过接触的老人都还健在,那个一袭黑衣,戴着铜盆帽,身边跟着一群手下,威风凛凛仿佛可以呼风唤雨的许文强,忽然唤起了他们对那个再无音信的许宝楚的记忆,他们激动地指着电视机里面的那个人说:"宝楚,喏这个人就是我们宝楚。"
时过境迁,老一辈的人一个一个地故去,知道许宝楚故事的人也越来越少,慢慢的连能清楚记得他名字的人也不多了。在家谱中,记者还发现了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为许氏撰写的《许氏宗谱序》,从许氏发源神农氏姜姓,一直写到与他同朝为官的同僚。
其文笔优美,考证讲究,其中例举不乏如三国猛将许褚之类。然而,对村民而言,无论是这篇写得极为精彩的谱序,还是如今依然高挂在许氏宗祠内"理学大宗"许谦的匾额,都像许宝楚的故事一样,因为不再追问,而慢慢地在岁月中褪去了色泽。
可在佳山许氏家谱卷首的《宗谱(旧)凡例》之中,有这么一句:"倘族中有鼠牙雀角之端,须排难解纷,曲为处理,不得袖手旁观。"回想起许佳山村民所说的,许宝楚在已经成为大上海十里洋场里的"许先生"时,还会亲自带人为自己村里的木匠讨回公道,还会为了村里的纠纷特意从上海赶回来。
许宝楚究竟是不是许文强的原型已经没那么重要了,令人感慨的是,这沉默着的古老家谱,时刻为我们的行为做出了注脚,也在不断提醒我们是从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