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是我影评 《幸运是我》影评 | 遇见你 三生有幸
记得高中时,老师在课上放过一部片子,叫《我们俩》,讲的是一个常年独居的北京老太太,与来租住的外地求学小姑娘,在同一屋檐下发生的点点滴滴。两个人从起初的互相看不惯,经历磕磕碰碰,继而相互依靠,到最后永久别离,他们真挚的感情打动了那时的我。而这部《幸运是我》,同样是讲独居老人与租客青年间的生活故事,却给了我不一样的感触。
(图片来源网络)
与《我们俩》冷峻、冷眼记录生活的镜头不同,《幸运是我》的画面充斥着暖意,即使是描述感情冲突,记录生离死别,也有一种温情的人文关怀在里面;更像是《天水围的日与夜》和《桃姐》,笔墨着重在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利用细腻的内心描写,引起观众的共鸣。
然而《幸运是我》并不是一味的煽情,而是利用一种柔和的基调,将剧中人物相处与生活中的点滴娓娓道来,将主人公情感与性格的转变顺其自然地呈现在观众眼前,让所有角色变得鲜活起来,像亲友和邻居一样真实。
(图片来源网络)
母亲去世后,阿旭想来香港投靠多年未见的父亲。无奈父亲已经成立了新的家庭,有了新的家人,不想再与他产生过多联系。寻父未果的阿旭不想在小餐馆干下去,辞工后他失去了经济来源,付不起房租,又与女友分手。他在街上闲逛时,碰到了独居老人芬姨,机缘巧合下他帮了芬姨,两个人的故事就此展开。
因为拖欠房租,阿旭被人追打,露宿街头,也因此遇到了关爱中心的阿甘。阿甘介绍他来关爱中心做后厨,急需地方落脚注册工作的阿旭想到了芬姨。
他略施计谋住进了芬姨的家,成了芬姨的租客,两个性格和经历都截然不同的人,一次次的矛盾中互相磨合,从剑拔弩张到彼此相依。经历了一系列波折的阿旭,从年轻气盛的刺头,成长为有担当、有责任感、懂得付出与体谅的男子汉,也同父亲达成了和解。
(图片来源网络)
片中的每个人物都塑造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性格的转变也极为自然。主角阿旭开始时经常暴怒大喊,在与芬姨的接触中,慢慢学会体谅他人。在目睹塑花姐遭遇意外和芬姨怕孤独终老失声痛哭后,逐渐动容,变得细心和善,真心诚意地去对待每一个人。
而芬姨也从开始自我封闭、戒备他人,慢慢打开心扉,恢复了往日的笑颜。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爱中心的志愿者们,他们并不是其他电影塑造的那种高高在上的圣母形象,而是一群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烦恼和快乐。比如关爱中心的主厨阿甘,痞味十足的外形下,却有一颗热忱的心,貌似玩世不恭的处事态度,却一直真心付出,帮助每一个人。
(图片来源网络)
老实说,一开始知道片子是讲述阿兹海默症的题材,我有一点不敢看,也不敢让父母看。因为年初外婆被诊断出罹患早期阿兹海默症,我怕看到电影会触景生情,不自觉地代入其中。然而看过之后,我深深地松了一口气。整部电影围绕阿兹海默症这样沉重的话题展开,但却运用人物之间的温情和幽默推进剧情,动容处,让人不禁泪眼婆娑;而下一幕的温情与幽默,又让人破涕为笑。触动人心的同时,也让人凭添不少希望。
(图片来源网络)
《幸运是我》是罗耀辉导演的长片处女作,然而他处理镜头和情节的手法却非常娴熟,剧情上的呼应与伏笔也十分巧妙。红姐的演技自然没话说,将独居老人那种孤独与恐慌演绎得活灵活现,不愧是影后。而年轻演员陈家乐演技也是了得,将男主从年轻气盛到沉稳自若的情绪变化,把握得相当精准。而阿甘的扮演者张继聪,也用俏皮的演技为片子增色不少。
(图片来源网络)
这部片子的英文名叫“Happiness”,幸福。整部片子就是一个寻找幸福、打开心结的过程,在片子的结尾,每个人都收获了自己幸福,或是亲情,或是爱情,或是友情。珍惜眼前的幸福,珍惜每一个人,因为每一次遇见,都是三生有幸。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