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潘玉良 活跃于欧洲画坛的女画家 潘玉良

2019-01-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身处二十世纪初女性解放浪潮之中,独立自由的女性意识是潘玉良艺术风格形成的基础,她曾被刘海粟誉为'中国第一代女大师',被徐悲鸿称作'巾帼英雄',是中国第一个近乎毕生活跃于欧洲画坛的女性画家.画家潘玉良 活跃于欧洲画坛的女画家 潘玉良1895年,潘玉良生于江苏扬州,幼年父母即相继去世,在困境中被舅父送往青楼卖艺,自力更生的潘玉良在被其夫婿潘赞化赎身后,始能发展幷追求他对艺术的兴趣及理想,凭借自身才华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幷以公费远赴欧洲,开始了奔走海外的艺术生涯.画家潘玉良 活跃于

身处二十世纪初女性解放浪潮之中,独立自由的女性意识是潘玉良艺术风格形成的基础,她曾被刘海粟誉为‘中国第一代女大师’,被徐悲鸿称作‘巾帼英雄’,是中国第一个近乎毕生活跃于欧洲画坛的女性画家。

画家潘玉良 活跃于欧洲画坛的女画家 潘玉良

1895年,潘玉良生于江苏扬州,幼年父母即相继去世,在困境中被舅父送往青楼卖艺,自力更生的潘玉良在被其夫婿潘赞化赎身后,始能发展幷追求他对艺术的兴趣及理想,凭借自身才华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幷以公费远赴欧洲,开始了奔走海外的艺术生涯。

画家潘玉良 活跃于欧洲画坛的女画家 潘玉良

由于长期旅居法国,潘玉良两段旅法的生活经历在国内罕有人知:1921年她进入里昂国立美术学院(Institut Franco-Chinois)学油画,两年后即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 de Paris),同期入学的还有徐悲鸿,毕业后继续至罗马国立美术学院(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Roma)深造,期间曾参加意大利国际艺术展,获金质奖章。

画家潘玉良 活跃于欧洲画坛的女画家 潘玉良

1924年,潘玉良考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注册时的照片。

1928年潘玉良回国任教,以出众的才能被任命为上海美专研究所所长,以自身所学致力中西融合绘画之路的推动。然而内心对西方现代艺术追索的渴望,让她于1937年再次赴法,凭借坚持不懈的艺术实践,潘玉良于1938至1977年间多次入选沙龙展,举办个展不计其数,屡屡荣获重要奖项。

同时,她亦与国内艺术界保持密切联系,与王济远、张道藩、方君璧、张大千等艺坛前辈和友人频繁通过书信交流艺术心得,不仅为其异国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持,更使她在创作中保留东方特质,其杰出的表现,曾被巴黎艺坛冠以‘中国西洋画家中的第一流人物’之赞誉。

直至1977年病逝前,潘玉良始终创作不懈,在法四十年间创作出许多以裸体人物、风景、静物为主题的非凡杰作,成为作品获法国最高艺术殿堂罗浮宫(Musée du Louvre)收藏的中国第一人,更获如法国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Musée National d‘Art Moderne)、塞努奇博物馆(Musée Cernuschi)、及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Musée d’Art Moderne de la Ville de Paris)等重要西方美术机构典藏。

自在独行的艺术梦

1946 年,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大画廊举办的‘中国留法艺术学会会员作品展’展览现场,多幅潘玉良的吸引了众多巴黎观众驻步欣赏。

‘裸女’是贯穿潘玉良一生的重要命题,在其就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期间,当时担任校长刘海粟即因学校‘裸体写生事件’广受争议,甚至被部分保守主义者斥为‘艺术界的叛徒’,上海美专也面临被查封的责难,在艺术界引起巨大动荡。

而在以刘海粟、倪贻德等现代艺术支持者的共同努力下,历经近十年的抗争,终于在1926年后,为中国打开了人体写生的大门,不仅成功推动中国美术现代化的进程,更是当时社会新文化思想与旧文化抗争的巨大胜利,此更奠定了潘玉良此后毕生开放、自由的艺术价值观。

1940年6月,巴黎在二战中沦陷,由于画室被德军收缴,潘玉良搬到巴黎郊区,展开对人体绘画的潜心研究,并进行大量创作,终以《裸女》(1940年)、《黑猫与女ren体》(1941年)、《舒坦》(1941年)裸女画频繁亮相‘独立艺术家画展’及‘巴黎春季沙龙展’等,收获广泛关注,开启了此后成就斐然的艺术道路,其突出的艺术成就,更被法国政府于1945年授予国家金质奖章,成为巴黎自由沙龙中获此最高殊荣的八位艺术家代表之一。

潘玉良《舒坦》油彩、画布,59×90cm,1941年作,安徽博物院藏;该作曾于1941 年参加巴黎沙龙展,背后‘玉良’的大笔签名与作于同一时期的《裸女》(拍品编号60)画背签名形式相同。

《裸女》(拍品编号60)画背签名

是次上拍的《裸女》便创作于这一时期,隶属艺术家最具艺术代表性的‘西方裸女’系列。由于潘玉良的多数油画作品均由官方美术机构所藏,流通于市场的极其稀少,其中尤以‘西方裸女’系列最为罕见,几乎悉数藏于安徽美术馆、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如《舒坦》(1941)、《坐靠背椅女ren体》(1942年)等,作品的重要性昭然若揭。

该作由艺术家最大私人藏家于90年代初购藏于法国,作品曾于1992、1993连续两年亮相于由高雄琢璞艺术中心举办的‘潘玉良个展’,今秋首次亮相市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时代动荡,依旧完好保存,作品尺幅宏大,臻绝罕见,实乃千载难逢的购藏良机!

与同时期多数以东方女性为主体的裸女画不同,在《裸女》中,潘玉良罕见的以欧洲女性为描绘对象,金发碧眼的面庞和慵懒的体态,深具典型的西方特征,展现创作者领先时代的国际化艺术视野,以及游刃有余的人体造型表现能力。

其以深色线条勾勒出画中人的坐姿,以从肩膀到手臂、腰际到腿部的曲线突显其挺拔的身材,幷通过头部与腿部的相反动势维持画面的视觉平衡,画中笔法带有早期欧洲学院派造型严谨的特质,以率直的素描式线条塑造形体的转接与交汇,幷在重点结构处用粗线条突显人物的体积及前后空间,忠实呈现女性真实、生动的身体美感。

潘玉良在画室为女模特写生

除古典绘画的影响外,潘玉良作品中的表现主义风格,受来自印象派大师雷诺阿(Renoir)、马蒂斯(Matisse)的影响。《裸女》画面中主角皮肤的柔嫩光泽、丰腴饱满的体态等特点,均与雷诺阿笔下经典的裸女相呼应,但在用色上则参照古典主义的绘画语言,用纯粹且平面化的单一色块勾勒,创造出高雅的人物气质,展现‘刚柔幷济’的独特韵味。

雷诺阿《阳光下的少女胸像》油彩、画布,81×65cm,1875年作,巴黎奥赛美术馆典藏

纯净柔和的嫩绿单色背景,在提亮画面明度的同时缔造出静谧温润的气氛。类似淡绿的单色背景还可见于安徽博物院所藏的《金发女郎》一作中,侧观出艺术家喜用清新的色彩构成前景人物与背景之间的色彩互补,衬托出西方女性肌肤的白晰凝滑、双颊的红晕柔媚,及眼眸的晶莹闪烁,犹如春光乍泄般年轻姣好的醉人容貌。

潘玉良《金发女郎》油彩、画布,54×45cm,安徽博物院典藏。作品背影中的绿彩和此次上拍的《祼女》相同

在构图上,潘极富现代主义的布局带有莫迪里亚(Modigliani)、马蒂斯等人创作的简洁之美,下笔果敢、线条概括。潘玉良对本幅画面中的人物身体进行了截取,幷刻意强调了其腰部线条与面部轮廓,用笔时而强健,时而轻柔,在起承转折间形成了视觉上的虚实层次;在画面布局上,后期创作的传统留白观念已在此显现,却不仅限于现代派艺术中的东方情调,潘玉良以西方审美与东方意趣的契妙神合,体现出自由的审美意境。

潘玉良以饱含人性的人物描写直指人心,显示出不坠流俗的独立艺术精神,亦如其在生活中对女性自由、开放的平等权利的毕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