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草书 大器晚成的草书大师—林散之

2018-12-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南京以西40公里有一处历史悠久的古镇--乌江,这里自古人文荟萃,曾出现过中唐诗人张籍.南宋词人张孝祥,更留下无数文人骚客的足迹,近代又诞生了以为风格独立的草书大师--林散之.1929年春末的上海,乌江青年林散之敲开了沪上西门里七号黄宾虹住所的大门,开始了他三年重要的学艺生活.彼时的林散之已经31岁,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年过而立才拜师学艺的青年,会在50年后于草书上名声大震,真正成为了"大器晚成"四字的代表.林散之草书 大器晚成的草书大师-林散之沪上三年,林散之随黄宾虹研究山水之道,

在南京以西40公里有一处历史悠久的古镇——乌江,这里自古人文荟萃,曾出现过中唐诗人张籍、南宋词人张孝祥,更留下无数文人骚客的足迹,近代又诞生了以为风格独立的草书大师——林散之。

1929年春末的上海,乌江青年林散之敲开了沪上西门里七号黄宾虹住所的大门,开始了他三年重要的学艺生活。彼时的林散之已经31岁,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年过而立才拜师学艺的青年,会在50年后于草书上名声大震,真正成为了“大器晚成”四字的代表。

林散之草书 大器晚成的草书大师—林散之

沪上三年,林散之随黄宾虹研究山水之道,37岁广览名山大川,笃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学之道,一生寒灯夜雨,孜孜不倦,每天清晨都一丝不苟的临摹古帖。

​ 林散之在用笔用墨上也极为讲究。他写字喜欢在砚池旁置一水盂,饱蘸浓墨之后,将笔尖轻轻点上一点清水,一下笔,水墨交融,千变万化,妙不可言。更善用枯笔渴墨,往往在墨竭锋散之后,还能仗其超凡的控制力,写出时隐时现、若断还连的点画来。这种渴墨原本来源于山水画却被林散之广泛应用于书法,且控制自如。

林散之草书 大器晚成的草书大师—林散之

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为其出大名很晚,数十年寒灯苦学,滋养了其书之气、韵、意、趣,使之能上达超凡的极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