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光台长 杨伟光追悼会 追忆中央电视台原台长杨伟光:是鼓手就应该扬起鼓声
广东梅州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客家大锣鼓在这里流行。这是一种综合打击乐器、管乐器、弦乐器、弹拨乐器的演奏形式。有资料说,客家大锣鼓,鼓是灵魂,任何乐器的起止、强弱、急缓,都要服从它的指挥。而且,“鼓的示意五花八门,变化无穷,时而正敲,时而侧敲;时而叠板,时而行板;或悠扬,或奔放,动若车水马龙,静似平湖秋月”。
1935年,杨伟光出生在梅州市梅县雁洋镇南福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他执掌中央电视台台长帅印之时,他似乎回到了故土,担负起鼓手的角色,酣畅地敲,尽情地敲,鼓声或激越或欢畅,助推中国电视迎来深刻变革的时节。9月20日,这名鼓手没有抵抗住疾病的缠绕,悄然地闭上了眼睛。
对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电视观众而言,杨伟光的名字并不陌生。要么某个电视节目刚开始就有这三个字轻轻滑过,要么在节目结尾时压轴“亮相”。2008年4月11日,记者推开他办公室的房门时,面前的老人和蔼而敦厚。他有浓浓的口音,但可以感觉到他在尽力地咬准每一个字,设法降低交流的障碍。稍事寒暄,他舒适地倚在靠椅上,轻声地说道:“你想问什么就问,我都回答。”说话间,笑意自然地漾在脸上。
那次采访,话题由情景喜剧《家有儿女》动画版播出开始。在这之前,国家号召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同时要求创作更多的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已经退休的杨伟光坐不住了,视为职责,要策划一部关于家庭教育的情景喜剧。他委托同仁分几批请来情景喜剧作家,确定了剧情主题和人物关系,又多次请来居委会干部、妇联干部、老师、家长聊他们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让作品接地气,贴近生活。
话别时,他赠送记者自己所著的三册《电视改革文集》和一册《杨伟光与电视(记者报道集)》。翻开《文集》,第一篇就是1985年他与沈纪合写的《关于电视新闻改革的几个问题》。文章开篇就悉数当时电视新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目标要求,包括要扩大报道面,各行业、各地区、各个国家的大事都要有所反映,特别是要有自己的、有电视特点的评论,“做到虚实结合,言之有物;旗帜鲜明,针对性强;短小精悍,语言生动”。
跟他面谈,读他的文章,看他接受媒体采访的报道,就会发现,他始终称职地扮演着推动电视改革鼓手的角色。1988年,在《更新观念是深化新闻改革的关键》一文中,他提出当时电视改革的路径是把单向传播变为多向传播、把灌输式宣传改为启发式宣传、改回避问题为敢抓群众关心的问题、改“后发制人”为“先发制人”。
改革势不可挡,但也不容许盲目冒进。就像一个乐队要奏出华彩乐章,鼓手的节奏把握至关重要。杨伟光这位电视改革鼓手深谙此道。他说自己喜欢读哲学著作,比如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因为这些使他学会了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使他懂得如何把握“度”,顺利地推进电视改革进程。
他愿意分享故事。当时创办《东方时空》栏目,筹备小组起初拟定的名称是《新太阳》。杨伟光一票否决。但是筹备小组舍不得,“我就笑了,对他们说,你们不要坚持了,谁都知道过去把毛主席比作太阳,你来个‘新太阳’是什么意思?当然你不一定这么想,但有的人看了会这么想”。
筹备小组心服了,推敲出20多个备选。杨伟光圈定了“东方时空”,他解释:“中国是东方文明古国,正好符合这个名称的‘东方’;‘时’就是时间,有一种历史感;‘空’则是无限的空间,有气势。”
《焦点访谈》做过一期关于噪声扰民的选题。审片时,杨伟光提出不少意见,其中包括,片子中有专家说噪声引起心脏病、高血压等。他说,这自然是事实,但疾病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样播出会造成人为的紧张。而且,大家都有理由要求消灭噪声,但施工停得了吗?应该批评人为地违反法规操作造成的噪声。
再听杨伟光讲述与电视有关的故事是在2012年12月。当时,由他担任总策划的电视剧《妈祖》就要播出了。妈祖的故事,通过多种艺术形式流传了千百年,但相关的电视剧在大陆从未拍过。2010年,有关机构组织专家到福建莆田考察,杨伟光随行。尽管时年75岁,但身上依然抹不去“电视人”的烙印。他决定“出马”组建剧组,让妈祖真正“走上”荧屏,光大妈祖精神。
暮年时刻,他不只完成这一个漂亮的突破。2013年10月28日,他再度走进人们的视野。那天,电视剧《东方战场》项目启动暨演员征选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这是我国首部全景式反映14年抗日战争历程的电视剧作品,囊括了二战期间东方战场的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杨伟光出现在发布会现场,为创作团队加油、打气。如今这部电视剧已经杀青,计划明年播出,献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杨伟光曾经说过,自己的梦想是创办一个为全球华人服务的频道,反映华人每天发生的事,记录华人发展的心路历程,加强华人之间的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并展望那时各国的侨领都是电视台驻当地记者站的支持者。
“一篙松劲退千寻”,这是他喜欢的一句诗。“创新是成就自己事业的关键”,这是他给记者写下的寄语,边写还边说:“创新,真的太重要了,太重要了!”如今,这名鼓手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改革、创新的鼓声并没有停歇,依然在中华大地上不断地扬起,直抵云霄,激荡人心。(本报记者 王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