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缘林心如被褥那集 回首《半生缘》 看张爱玲笔下海上风华

2018-11-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欣闻刘嘉玲.蒋欣等领衔电视剧<半生缘>沪上拍摄正酣,记不得这是张爱玲这部长篇处女作第几次视听艺术的转化,总觉得没够,我们还可以跟张爱玲笔下的海上风华索取更多.谈及<半生缘>的改编,自然绕不过1997年许鞍华电影<半生缘>,看似轻描淡写的儿女情长,不露痕迹地映衬出了那个时代之于个体命运的嗟叹与苍凉,但那一次许导过于节俭,旧上海的色调总是灰蒙蒙的,由狭窄的车厢.走廊和平民室内构成的镜头空间,成为一众男女情感的困压.半生缘林心如被褥那集 回首<半生缘> 看张爱玲笔

欣闻刘嘉玲、蒋欣等领衔电视剧《半生缘》沪上拍摄正酣,记不得这是张爱玲这部长篇处女作第几次视听艺术的转化,总觉得没够,我们还可以跟张爱玲笔下的海上风华索取更多。谈及《半生缘》的改编,自然绕不过1997年许鞍华电影《半生缘》,看似轻描淡写的儿女情长,不露痕迹地映衬出了那个时代之于个体命运的嗟叹与苍凉,但那一次许导过于节俭,旧上海的色调总是灰蒙蒙的,由狭窄的车厢、走廊和平民室内构成的镜头空间,成为一众男女情感的困压。

半生缘林心如被褥那集 回首《半生缘》 看张爱玲笔下海上风华

许鞍华对张爱玲笔下的人物的拿捏是刁钻而敏锐的,但她牺牲了原著里大半个旧上海风华。

从原著角度来说,失却了海上风华的《半生缘》是不完整的。张爱玲笔下除了妹妹曼桢,还有姐姐曼璐,妹妹曼桢及其一家七口的安逸,正是舞女身份的姐姐的牺牲换取的,姐姐曼璐的人生,则是旧上海风华的一个侧影。话说二十世纪的上海,交际舞在上流社会和中产阶级蔚然成风,一时间涌现了百余家西式歌舞厅,经过一番激烈的浪淘沙,百乐门、仙乐宫、大都会和丽都脱颖而出,成为旧上海四大舞场。

半生缘林心如被褥那集 回首《半生缘》 看张爱玲笔下海上风华

这既是大上海名流的风月场,也是底层舞女的谋生地。

张爱玲的《半生缘》原名《十八春》,始于1950年3月至1951年2月在《赤报》的连载,张爱玲移居美国后,于1966年重写了这个故事。《半生缘》笔下的曼璐之名想必并非信手捏来。上世纪40年代,大上海百乐门最红的舞女非陈曼丽莫属,她多才多艺,曾与京剧名家叶胜兰、马福禄合演过《鸿鸾禧》,拥有众多政商界追求者和靠山,1941年,这位叫曼丽的舞女因拒接为日本人伴舞,被日寇派人枪杀。

曼璐虽没有曼丽走红,年轻时却也不乏金主追求者,乘着风华的尾巴嫁给祝先生这样的渣男,已是旧上海底层舞女的理想人生。

旧上海风月场给张爱玲创作的灵感不足为奇,想当初百乐门1933年开业,时任上海市长的吴铁城还到场致辞,后来飞虎队陈纳德和陈香梅的订婚仪式就在百乐门举行,连卓别林夫妇访问上海时也曾慕名而至。我们在电视剧《少帅》所见张学良出入百乐门并非杜撰,因为张学良本就是百乐门的常客。

尽管旧时的歌舞厅早已不在,但百乐门作为旧上海的文化地标长留下来,但凡涉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旧上海风月的影视作品,都绕不过百乐门三字。有关旧上海风月场的奢华与极致,莫过于姜文2014年大作《一步之遥》里的渲染。

而吴宇森在《太平轮》里,还有1948年“舞女运动”的场景,可惜章子怡饰演的于真生不逢时,因为歌舞厅关闭,只能流落巷尾沦为流莺。

有人说一个时代的女性,都在张爱玲的那身旗袍下,这话对,也不对。《金锁记》的曹七巧,《倾城之恋》的白流苏,《半生缘》的曼璐和曼桢等,虽都是时代浪花里最具代表性的一朵朵,但旧上海的文坛除了张爱玲,还活跃着苏青和潘柳黛,走出过陆小曼,丁玲曾在这里成长,萧红的《生死场》在这里出版。

不少作家自居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笔触对准了旧上海风华,茅盾的《子夜》可以说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旧上海的“清明上河图”,钱钟书的《围城》故事起于上海终于上海,木心的《上海赋》把上海的精致繁华与破落阴暗一并剥离。与旧上海有交集,或聚焦旧上海的作家还有很多,但专注于时代女性命运的,张爱玲无疑是第一人。

时光相去张爱玲笔下的《半生缘》五十载有余,虽然旧上海女性的苦难一去不复返,但它的奔腾、精致和包容却留了下来,成为现如今新上海气质和新上海文化的基因。而她当年留下海上风华和那句“成名要趁早”,至今还影响着一代代年轻人。

《半生缘》重启,据说剧组为了刘嘉玲三顾茅庐,很期待刘嘉玲穿上张爱玲笔下旗袍的样子。再联想许鞍华电影版,除了刘嘉玲和梅艳芳的对位,还有蒋欣和吴倩莲,郑元畅和黎明,郭晓东和葛优的对位。借着张爱玲绝世而独立的笔触,又一场旧上海的浮世大赏、女性的命运交响即将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