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景区 清东陵“后龙”风水如何而来?
1661年,顺治皇帝确定了清东陵的所在地,为了确保陵寝风水宝地不受破坏,清政府将清东陵以北的2500平方公里划为“后龙”禁区,严禁一切砍伐和农耕活动。长达254年的封闭,也让该区域的生态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1915年,后龙之地开禁后,生态环境经历了极度破坏与重新恢复的坎坷之路。在3月20日举行了开禁百年研讨会上,来自全国的17位专家学者对“后龙”禁区的历史进行深入研讨。专家们一直认为通过史料考证,“后龙”封禁是早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雏形。
本报驻承德记者 陈宝云 文/图
254年生态禁区
在今人眼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清东陵,仅是一块被圈起来的面积不大的皇家陵寝,但其实不然。
为皇家陵寝选择修建之地,是历代君主为巩固皇权,延续统治的重要事宜。1661年,经过多方探寻,清代顺治皇帝在遵化(今遵化市)选定了一块风水宝地。据考古专家、河北省原文物局副局长谢飞介绍,1661年,顺治皇帝通过抛掷扳指的方式,为自己选定了陵寝的所在地。自此,清东陵开始修建。这在清朝《啸亭杂录》中有翔实记载。
据史料记载,陵区以昌瑞山为界,分"前圈"和"后龙"两部分,陵区南北长125公里,东西宽窄不等约20公里,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昌瑞山以南为"前圈",是清东陵陵寝分布的地方,面积为48平方公里。昌瑞山以北的兴隆县大部分境域被划为"后龙风水"禁地。
为了确保风水不受到破坏,清政府将百姓进行了迁移,禁止一切砍伐和农耕活动,还设立马兰镇总兵,长期驻扎兵丁,专门对广阔的“后龙”禁区进行看守。长时间的封禁,使"后龙"区域成为人迹罕至的世外桃源。
据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党委书记李青松介绍,当时的禁区内森林覆盖率高,山清水秀,气候适宜,虎、豹、熊、鹿、猴等野兽和雉鸡、红鸭、鸳鸯等野禽在这里栖息,樱花、红梅、竹子等植物得以繁衍生长。
谢飞表示,“后龙文化”,在清朝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不仅是清东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清史文化的组成部分。
封禁为早期生态建设雏形
在3月20日举行了开禁百年研讨会上,来自全国的17位专家学者对“后龙”禁区的历史进行的深入研讨。专家们一直认为通过史料考证,“后龙”封禁是早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雏形。
曾多次到兴隆县进行调查研究的李青松表示,清政府为达到封禁的目的,高规格设置保护机构,纳入清政府律法,落实严格的保护措施。在“后龙”禁区内先后埋设了红、白、青三色木桩,以划定保护区的范围,并开挖了内、外、里三条火道,原居民全部被驱赶迁移至火道边界以外居住,红桩内不准居民涉足,严禁耕种、栽果、植树、埋坟、用火、采矿、砍伐、狩猎等,青桩、界石范围内虽允许居住耕种,但严禁偷伐树木、私挖药材、打窑烧炭。
雍正年间,清政府又在马兰镇设总兵,墙子路、曹家路设都司,黄崖关、杨家堡设千总,杨树沟、将军关等地设把总,长期驻扎兵丁,专门负责风水禁区守备。
“后龙”禁区的保护机构和保护措施在清政府制定的《大清律例增修统纂集成》中均有重要阐述。
李青松表示,划定保护区,修建防火道等措施,至今仍在森林防护工作中沿用。尽管后龙封禁的初衷是为了保护清东陵的风水不受到破坏,但一些了有关生态建设的有效举措,在当前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后龙开禁
吉壤之地,并未给清王朝带来“万年之业”。随着清王朝的日渐衰弱,清政府以无力维持清东陵及后龙禁区的看护工作。据《兴隆县志》记载,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清室仍享受“优待皇室”条件,东陵和"后龙"风水区仍为清室私产,维持原状,从民国政府每年拨给皇室的400万两白银项下支付,作为守陵五项旗人的生活费用。
民国2年,北洋军阀政府因财政困难,已无力支付400万两白银,守陵旗人的生活失去了保障。经与中华民国政府协商同意后,决定划出部分“后龙”禁地分给皇族旗人及兵丁作为“生计地”予以开垦。
据谢飞介绍,民国3年(1914年),划出“后龙”禁地900余顷。因缺少勘丈经费,清皇室与北平绸缎庄(天丰益号)经理蔡介之商妥,由蔡出银56250银元作为勘丈费用,并以兴隆山为中心的土地225顷作抵押,准予蔡介之开垦土地。
民国4年(1915年)农历二月二,蔡介之来兴以“天丰益”镇基局名义开垦兴隆山四区(北区、大东区、小南区、西区)的土地,大肆毁林、烧树扩地。从此,禁地开禁,开垦一发而不可收,开垦范围不断扩大。
兴隆:华北最绿的县
记者了解到,“后龙”禁区开禁之后,虽然活跃了当地商业,但过度无序的砍伐,也使得植被茂盛兴隆县,曾一度成为不毛之地。
李青松表示,作为后龙禁区主要所在地的兴隆县,境内森林资源曾先后遭受过三次大规模的损毁破坏。第一次为1915年开禁后15年的时间内,伐木、烧炭、采矿造成森林资源严重破坏;第二次是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军为了推行千里无人区制度,防止民众和抗日队伍藏匿大山深处,对森林进行大面积砍伐和焚烧;第三次是建国后,大炼钢铁、挖煤冶铜造成森林资源严重破坏。
据统计,这三次严重破坏致使兴隆的森林覆盖率一度跌至最低的2.4%。
植被的严重破坏,也导致当地地质灾害频发。仅兴隆县城在开禁后,就先后三次受到一米多深的山洪冲击,造成大量民房被毁,27人被夺取了生命。沉痛的教训,让当地人再次意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兴隆县将生态立县作为了主要发展思路。森林覆盖率也从2.4%上升到了65.76%。据兴隆县副县长柴文成介绍,65.76%是2006年统计的数字,目前,该县的森林覆盖率预计在70%左右。
“即使按65.76%数字计算,兴隆也是华北地区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县。”柴文成表示,后龙禁区开禁百年的发展历程,让兴隆人意识到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我们还要接着种树,兴隆紧邻北京,我们要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打好生态牌,发展养老休闲产业,吸引更多的人来兴隆深呼吸。”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晋宏逵表示,“后龙”生态是清东陵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兴隆县的一草一木都是清东陵的文化景观。除此之外,兴隆县还有长达180多公里的明长城,一地与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有关联,十分少见。“一定要保护好这里的生态,深入挖掘它的生态价值和自然价值,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