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谦个人资料 【雅昌专栏】姚谦:大数据于个人与群体的判断
2017年北京几场集体延后的秋拍,在他们欢声鼓舞的报喜声浪中结束了。这些年来,拍卖公司举行完拍卖之后,总会以一波宣告此季达到如何辉煌成绩的报道作为句点;在这自媒体发达的时代,人人都可以建立替自己发声的平台,所以许多点状宣告经过一波主流媒体的扩散,几乎分分钟就可以被各种改装复制于各方自媒体者转述而出,流量若如泡沫漫涨,短时间就成了一个集体印象。
这一点与时尚产业很相近;在这个时代,人们的消费来自于印象,并与网络媒体的流量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特别是自媒体里许多的转述、改写复制,可以运转成倍的流量数据,几乎变成一种重要参考的原因。
只是这些来自于资讯的分享,其中的动机和数据的累积,有多少来自于内容的认同?其中更多的是反应着时代改变后人群集体的心理反应。我们可以看见在这剪贴编辑为主流的网文里,更多是由人群想贴紧潮流、不落于群众共识之外的存在感和抢先别人的优越感所产生;网络普及让人人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资讯、分享资讯,甚至改写资讯;网络可以与真实生活区隔藏匿说话的特性,水军成了一种广告外有偿的推广模式,许多商业的推广或者论述的渲染,自媒体成了很重要的平台;大量制造的资讯总结变成数据,造就新潮流指标,在艺术市场与娱乐、时尚产业上可以算是运作最为成熟,在这个时候这些产业的面貌也变得越来越相似了。
透过网络平台看艺术,更多是来自于知名度而非作品本身;艺术家的展览透过密集的数位媒体与自媒体的报导与转述,真的可以很快让大众知道消息,无论是否参与,已有散播流量数据,无论看完否一篇文章或关掉挡在内容前的强制广告,都成了以次触及的数据。
转述的内容,有人添砖加瓦、也有人冷眼嘲笑,不论如何这都在每个滑动手机的瞬间,转化成了人群关注与否的排行数据。于是最常见到在时尚产业里,那些炸红的明星的起落,几乎来自于透过依赖手机与社会沟通的人们围观与否而生,无论是推广新作、制造话题或取得商品代言的机会;艺术圈亦然。
在大数据为王的时代里,数据的累积已经让人们对于认识一件事的方法有了改变;一件人人皆知的艺术品,群众更多看到的是刺激性相关新闻资讯,而非作品的内容;前不久热门搜索新闻:创拍卖史上最高价四亿多美金成交的达文西《救世主》,人们聚焦的是谁出了这个价钱,更胜于达文西的作品内容中丰富的文化讯息。
而在艺术市场,每每高金额成交换来聚焦元素的习惯,造成艺术聚焦模式更依赖使用八卦上的材料,纵然往往人们好奇的事,也将最后成为人们有兴趣解构的事情。然而,一套大数据可以计算出商业成功与否的说法,忽略掉所包含的危险,常常在风起云涌表象上隐藏了。
仔细看网络时代造成的一种状态,许多人在社交平台的参与,更多的动力是来自于害怕被遗忘或孤立的内在空虚;就如常见许多人会分享他与某某名人、投资人,在各个时尚场合、宴会中相聚的讯息。让有人羡慕、有人忌妒、有人冷眼旁观,而这些都是比较容易得到被点击的流量;只是这些流量也可能再被人反扑利用。
近期就有时尚产业者以大数据判断,以为是可利用的新潮流而选择的代言人,却忽略了数据里更多细节判断,一个意外,曾经利用的素材与平台都成了反证,毁掉一路辛苦经营的品牌。这样的事情,我想许多仔细观察过社交平台的人,这些年来看过无数次,可能对大数据都有新的体会。
在人们从长久参与社交平台的经验里,也会慢慢发现平台上分享的内容,有多少是真实?或者另有目的?似乎人们多少都已经有了抵抗力了,大数据是否是可靠的基础,在还没有一套可靠的分析理论前,它更像一个在虚拟世界上,自娱自乐促进繁荣的游戏。
如果耐心分析观察,其实在大数据里头的变化,是一种很好的群众现象观察方法,只要不牵涉到个人的判断。因为人是一个可变的生命个体,行为、思考的变化是一直与过去、现在、未来相关的,这绝非大数据能推算的,特别是人的行为或者作品上。多少明星、导演、艺术家等,在拥有大数据支持后反而失败了。就作品为单位而论,每一次都是独立的价值,这点无论是娱乐、时尚业或者是在艺术市场都是一样的。
更多内容尽在[雅昌姚谦专栏]
姚谦简介:
华语流行歌坛写词人、制作人、音乐经理人。历任点将、SONY 唱片负责科艺百代唱片总经理,Virgin 维京唱片总经理、大国大熊星唱片总经理熊星国际多媒体总经理。二十多年来陆续与吴彤、李心洁、林宥嘉、袁芳、伍思凯、江蕙、CoCo 李玟、王力宏、虞澄庆、蔡健雅、林忆莲、刘若英等乐坛巨星共同创造了不少好专辑与歌曲,个人发表原创歌词。
在流行音乐之外,姚谦爱好旅行以及涉足其他艺术相关领域。行迹遍美洲和亚洲等地,撰写游记、旅馆和餐厅评鉴;艺术收藏则注重于亚洲西画史,并着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