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健身知识 运动健身为更多人带来快乐
辞旧迎新之时,我们常常会对自己有所审视。过去一年奋斗了,收获了,失去了,珍惜了,等待了……新的一年我们再次出发,无论生活多么不易,我们都要继续为理想而努力,因美好而期待,不负岁月的馈赠。
“过去一年,对自己最值得的投资是什么?”
很多人的回答是:“健身,以及自己在运动场上流过的汗”
2018年,冬奥会、世界杯、亚运会等重大赛事的相继举办,足以吊起广大国内体育迷的胃口。公众对体育健身话题关注的热烈程度,从品牌主们纷纷加入体育赛事资源营销的争夺战中就可见端倪。
2018年这一年,我国也迎来了第10个全民健身日。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亲民、便民、利民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正在加速构建。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从对健身意识的觉醒到让健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正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转变。运动健身,为更多人带来健康、快乐。
需求旺盛又多元
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的马拉松赛事,经过38年的发展,北京马拉松已堪称国内报名门槛最高的赛事之一。据统计,2018年报名北马的人数高达111793人,首次突破11万大关。不断上扬的数字,印证了跑友对马拉松赛事的认可,也折射出群众日益旺盛的健身需求。
2018年,以马拉松为龙头的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引领了全民健身新时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2日,我国在2018年已举办800人以上路跑、300人以上越野赛共计1072场,参加人次达530万。
马拉松赛事的火热,映射出健身业在国内的迅速发展势头:一人参赛,意味着可能是全家助阵。与参加马拉松赛事配套的衣、食、住、行催生的马拉松经济,被视为“消费升级”的最佳证明。健身需求在资本、文化、潮流的助力互推下,逐渐演变成一场场集体狂欢。
全民健身热,不仅体现在跑步、游泳、乒羽等大众项目上,像马术、射箭、冰球等小众项目也开始进入大众视野。随着体育活动逐渐成为百姓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全民健身个性化需求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等不同年龄的健身爱好者,参加锻炼的目的不尽相同。各年龄段、各行各业的人渴望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够找到更适合自己需求的赛事、活动。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首部全民健身指南,让“练什么”“怎么练”有了科学依据。个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健身要求,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指导方案。
智慧健身在兴起
近年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等相继出台,全民健身观念深入人心。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在健身领域的应用,带来了一个个全新的概念和体验方式。
如今,只需用指尖在手机上点一点,场馆预定或赛事报名操作就可轻松完成。来自北京的健身爱好者王猛感慨,以前要订个羽毛球场地很费劲,不但要自己去现场排队,很多时候还会遭遇“客满”的情况,白跑一趟。而现在有了微信支付等服务功能,不仅能看到场馆预订的实时情况,还经常有价格优惠活动。
智能手机以及可穿戴设备的普及,为APP健身在全民健身领域的应用提供了良好载体。加上GPS定位技术、无线数据采集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融入,APP健身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全新的健身理念,还会对健身者在运动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实时的采集与整理,结合健身者的要求对身体指标进行有效监测。即便是在家里,人们也可以在各式各样的APP上进行“平板支撑”。随时运动,俨然已从梦想走进现实。
健身人口的急速增长,使得人们对于健身场馆的需求持续释放。但对多数人而言,体育健身仍显“枯燥无味”。“互联网 ”技术已成为推广全民健身的重要突破口。更多消费者开始追求多层次的健身解决方案,包括线下新型健身房、线上健身APP等;在器材的选择上也更倾向于多功能、多属性的高科技健身设备。
在共享经济火热发展之时,体育健身领域出现了不少共享运动项目,比如共享健身仓、共享篮球等。比如,目前比较流行的智慧健身自行车,每次运动结束后,健身者的不同时间段的速度、心率、所消耗热量等指标都能通过电子屏显示出来,锻炼效果一目了然。
借助健身的“群组”功能和“好友”功能,健身软件还可以让更多体育爱好者和健身爱好者聚集在一起。人们的健身活动不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而是在交际、分享、合作中营造全民健身氛围,在更大范围传递健康和快乐的理念。
细节问题需改善
有调查显示,人们在日常健身运动中遇到的最主要的三大困难依次是“没有场地”“没有时间”与“费用太高”。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与场地设施紧缺之间的矛盾,既是全民健身的痛点和难点,也是群众体育工作的突破口。对症下药,要实现全民健身,体育设施是基本保障。
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就做好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个令人欣喜的改变是,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安排将从主要看座位数量,向主要考量群众日常健身和参加体育赛事活动等开放“绩效”转变。
随着公共体育场馆的开放,未来场地问题会逐步改善。而随着社会办赛数量的不断增多,相关的服务管理问题又成为关注焦点。
如今,大众健身的人群和形式不断细化,小众健身圈正在形成,由此产生的各种需求也更趋旺盛和多元。以什么样的方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升级和多样化的健身需求,已成为当下最要紧的现实课题之一。在全民健身的宏大舞台上,应以新的模式,充分动员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力量,来应对全民健身热潮。
全民健身是一项长期活动,需要依靠长久坚持以及不断累积。在推广全民健身产品的同时,还需做好长期宣传。将全民健身这一理念作为一种长久的意识,努力推动群众提高健身运动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增强国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