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将商鞅的法 韩非子为什么没有成为“商鞅”?

2018-08-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说到战国法家,最出名的莫过于商鞅和韩非子.韩非子更被誉为"法家集大成者";当秦始皇看到韩非子的文章时感慨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大白话说就是:我能结识这哥们,死了都值了).可见秦始皇对韩非的高度认可,而后更是派出大军猛攻韩国,目的就是要得到韩非子.韩非子将商鞅的法 韩非子为什么没有成为"商鞅"?这大概是历史求贤最牛逼的了,为了一个人而发动一场战争.结果都知道:韩非去了秦国,也见了秦始皇,结果竟然被同学李斯给陷害杀了.确实是

一说到战国法家,最出名的莫过于商鞅和韩非子。韩非子更被誉为“法家集大成者”;当秦始皇看到韩非子的文章时感慨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大白话说就是:我能结识这哥们,死了都值了)。可见秦始皇对韩非的高度认可,而后更是派出大军猛攻韩国,目的就是要得到韩非子。

韩非子将商鞅的法 韩非子为什么没有成为“商鞅”?

这大概是历史求贤最牛逼的了,为了一个人而发动一场战争。结果都知道:韩非去了秦国,也见了秦始皇,结果竟然被同学李斯给陷害杀了。确实是历史的遗憾。

秦始皇绝对是千古一帝,其胸襟、气魄、雄才大略不逊于其先祖秦孝公,而韩非之才也不逊于商鞅;然而这样千古难得的君臣相遇竟然没能够创造一段伟大历史,也是留下诸多遗憾的。

韩非子将商鞅的法 韩非子为什么没有成为“商鞅”?

韩非子为何没能够被重用,直接原因肯定就是李斯阴谋陷害,怕韩非子影响了他的地位前程。这样的理由太有说服力了。当然了,现在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秦始皇这样雄才大略的主,又是个法家君王,岂能容你李斯随便杀人?李斯不过是做了个刽子手而已。

韩非子将商鞅的法 韩非子为什么没有成为“商鞅”?

这事先从法家这个学派说起;战国百家争鸣,尤其以儒家和墨家在当时最为显赫,是为“显学”。但是得利最大或者说学派实践最大的却是法家、兵家、纵横家。这三派在各国都是将相级人物,大权在握。法家,这个学派很有意思,历史上并没有特别的开宗立派,也没有明确的师徒关系,就是自称法家或者事后被人称为法家。

最早的有春秋时管仲、子产、李悝、吴起等;这些人甚至都没有被称为法家,都是后世归纳追述的。一般说法家源于官府里主管文书刑法的官吏;所以史记说商鞅修“刑名之学”。比较正式称为法家的,大概就是从商鞅等人开始的。

一说到法家,一般人的第一想法就是:严刑峻法,刻薄寡恩;好像法家就是靠拿着刀架在人民脖子上实行统治的,动不动就杀人砍头。其实这是比较大的偏见;法家确实讲究严刑峻法、不讲情面、一视同仁,如果仅仅是这么肤浅如何能够富国强兵呢、如何能够成为流传千年仍然被认可的学派呢?法家分为三派:以慎到代表的“势”派,以申不害代表的“术”派,以商鞅代表的“法”派。

“势”派侧重于君王和法律的威严性,庄重性;“术”派侧重于查勘官吏、整顿吏治;“法”派侧重于法制在全民中落实的彻底性。

所以说韩非子是法家集大成者,就是因为他结合了这三派的思想。不过看《韩非子》,其中“术派”的成分最重;因为申不害在韩国变法,成为整个韩国历史上最傲娇的时代,对战国末期奄奄一息的韩国而言,尤其怀念和值得学习。

所以对韩非子的影响非常大。反而韩非的老师荀子的思想在韩非这看到的不多。包括李斯,也是个法家。偏偏他们的老师荀子被归为儒家。有点吴起师从儒家大师曾子的感觉。

从申不害商鞅等人开始,整个战国时期各国都在进行变法,当然以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到秦始皇的时候秦国早就已经变法完成,国势强盛,如日中天。根本不需要韩非子这样的人了。其实在韩非子心目中秦国以及商鞅都是他心中的榜样和偶像;他是非常希望韩国能够效法秦国的。也想做韩国的“商鞅”。但是,骨子里,秦始皇是“法派”法家和这个骨子里是“术派”法家的韩非子还是不搭的。

秦始皇要韩非子来秦国,只能说爱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惧才”。如果韩非子这样的大才果真在韩国被重用,实行变法,无疑将会给秦始皇的统一大业造成巨大阻碍,甚至可能翻盘。对于古代帝王而言尤其法家也是这么主张的:人才能够为我所用,就好好用;不能为我所用绝对不能闲置或者被别人所用,就要杀之。

很可能韩非子见到秦始皇后并没有要为秦所用,而是劝谏秦始皇放过韩国,那么问题就严重了。但是秦始皇既不能放他回去,也不能直接下令杀他,只能暗示或者利用李斯来背这个锅。

韩非子没能成为“商鞅”,是生不逢时,也是生不逢地。如果换成秦孝公时的秦国,是很可能成为“商鞅”的,如果不是生在韩国王族,也可能在秦国干一番事业,为秦国一统后新的变法建功立业。

人都是有命运的,努力只能使你的好命更好;差命不那么差。却改变不了根本。这是很悲催的真相。韩非也不是不能逃脱他被杀的命运,只是他不愿意看到家国灭亡,很有点屈原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