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一条腿 唯一进入正史的红颜将军——秦良玉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将相列传的巾帼英雄。
也是唯一凭战功封侯的女将军。
明代的崇祯皇帝还专门为身处边陲的她做了四首诗,以赞扬她的丰功功绩!
那么,崇祯皇帝为什么要给她作诗呢?这时就不得不说她对明朝的做出的巨大功绩了!
自崇祯二年的十二月起,后金军时常到京来犯,形势十分严峻,皇帝匆忙征调大军抵御。当时从各地赶来十万余大军,都各自张望,行动畏缩。只有秦良玉的部队率先出击,在盟友的配合下,收回了永平、遵化等四城,解除了后金对北京的威胁。
随后崇祯帝就在平台召见秦良玉,赐一品服,彩币等等物品,还专门写了四首诗对她的大加褒奖。
字里行间写满了崇祯皇帝对秦良玉的敬佩之情。
秦良玉,字贞素,生于万历初年。由于其父秦葵乃明朝贡生(类似现代的研究生)出身,秦良玉自幼一直接受良好的儒家教育熏陶。秦葵一直向子女传授不懈,常研习兵书,舞剑论兵。他对儿女一视同仁,让秦良玉与其兄秦邦屏与弟弟秦民屏一起读典籍,学骑射。
比起兄弟来,秦良玉秉赋超群,文翰得风流,兵剑谙神韵,使得秦葵怃然叹息道:“可惜孩儿你是女流,否则,日后定能封侯夺冠。”秦良玉慷慨朗言:“倘使女儿得掌兵柄,应不输平阳公主(唐高祖李渊之女)和冼夫人(隋明岭南的少数民族首领)。”
秦良玉成人后,天作良缘,嫁与石柱土司马千乘。这位马土司虽是一方土酋,但其祖宗大有名,乃汉朝“马革裹尸”的伏波将军马援。因石柱地处偏远,民风剽悍,是有叛乱兴起,他的任务就是训练兵马,维护地方安宁。
秦良玉本身喜爱舞剑论兵,嫁到马家她一身的文韬武略刚好可以大展风采。在几年时间里,就帮丈夫驯良了一支骁勇善战的“白杆兵”,因为由于这只队伍的存在,周遭四方常年太平安定。
军队为什么叫“白杆兵”呢?那是由于他们的矛杆皆以无漆的白杆制作,因此,时人称之为“白杆兵”。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播州地区的土司杨应龙造反。作为地方土司,马千乘被派去平反,秦良玉随夫从军,以三千石柱兵从征,跟随明朝四川总督李化龙讨伐叛军。依理,马千乘率兵三千从官军,已经尽到了土司对中央朝廷的义务,但秦良玉为解国难,又统精卒五百人,自备军粮马匹,与副将周国柱一起在邓坎扼守险地,持弓援剑杀贼。
为此,明朝总督李化龙大为叹异,命人打造一面银牌赠与时年26岁的秦姑娘,上镌“女中丈夫”四个大字,以示表彰。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正月初二,明军由于连连克捷,上下松懈,置酒高会,庆祝新春佳节。洞晓古今兵法的秦良玉多智,她预料贼军会乘夜偷营,诫嘱丈夫马千乘命令“白杆军”严禁饮酒,持矛裹甲,连夜分守险隘。半夜时分,明军官兵大部分醉醺醺的沉入梦乡,贼军果然突然发动袭击。醉梦中的官军一时间四一奔逃。
所幸的是,早有准备的秦良玉夫妇所领“白杆兵”发起反突袭,叛军先胜后败,惶骇间被长矛捅倒无数,皆转身奔逃。秦良玉夫妇紧追不舍,追入贼境,连破金筑寨、明月关寨等七寨,直抵叛军老巢的天险桑木关下。明军诸军喘息后集结,齐攻桑木关。由于山险关峻,甲胄衰身的明朝官兵一时束手无策。
“白杆兵”此时顿显神威,与酋阳土司等地方兵配合,一举荡破险关。关口拿下,明朝官军夺门而入。于是,众人合兵,直捣海龙囤,杀得贼兵血流成河。贼首杨应龙骇然无奈,慌乱中自缢身死,插州之乱平息。此次平乱,秦良玉、马千乘夫妇“为南川路战功第一”,为诸司之先。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马千乘被太监邱乘云诬陷,冤死狱中,朝廷因秦良玉屡立战功,遂令她继承丈夫职位,为石柱宣抚使。
自此,秦良玉卸裙钗,易冠带,侍女卫队皆戎装雄服,南征北战,声威远震。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女真酋长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大金”,开始连连发动对明朝的进攻,东北告急,在此大背景下,明廷在全国范围内征精兵援辽。秦良玉闻调,立派其兄秦邦屏与其弟秦民屏率数千精兵先行,她自己筹马集粮,保障后勤供应。由于众寡悬殊,秦邦屏力战死于阵中,秦民屏浴血突围而出,两千多白杆兵战死。但也正是由此开始,秦良玉手下的石柱“白杆兵”名闻天下。
得知兄长牺牲消息后,秦良玉制一千多件冬衣,配送给远在辽地的石柱兵。然后,她自统三千精兵,直抵榆关布防(今山海关),控扼满州兵入关咽喉。不久,明廷又诏加秦良玉二品官服,封诰褒奖。
不久,秦良玉奉令回到四川扩增兵力,刚好遇到永宁土司奢崇明借奉诏援辽的名义,率数万人马与其女婿樊龙里应外合占据了重庆,并发兵围攻成都,大有关门做皇帝的意思。由于同为“土司”乡亲,奢崇明派人携大笔珍宝来石柱与秦良玉“通好”。秦良玉二话不说,立斩贼使。她派遣秦邦屏及其二子溯流西上,度渝城后,忽然抵至重庆南坪关,扼制贼兵归路,使得叛军出战即败。
秦良玉不仅自身爱国,包括她的亲人也是同样具有爱国精神,哥哥邦屏、弟弟民屏、以及儿子、儿媳也都是为国捐躯的,这样大义的女子撑得起《明史》对她的历史评价:为人饶智胆,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双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
下面有一段关于儿子为国捐躯的故事:
1648年,在西南颠沛流离的南明永历帝派人加秦良玉太子太傅,授"四川招讨使"。久卧病床的一代女豪杰,闻之瞿然而起,拜伏受诏,感泣道:“老妇人朽骨余生,实先皇帝(崇祯)恩赐,定当负弩前驱,以报皇恩!”可惜的是,几日之后,秦良玉就因病重抱恨而终。
其孙马万年把奶奶葬于回龙山,墓碑题文可彰示这位女中丈夫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赫赫功勋:“明上柱 国光禄大夫镇守四川等处地方提督汉土官兵总兵官持镇东将军印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忠贞侯贞素秦太君墓”
在她去世时,在城东南五十里万寿山仍有大批粮草,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有腔调女军事家,无论何时,武装到头发丝!
对了!这“火凤凰”图案,眼熟吗?
再看看这个!是不是想起来什么了?
北京奥运的奥运凤纹也是出自秦良玉的莽凤袍。凤,作为火的化身,象征着人类自强不息的精神。而西方也则有“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传说。
而秦良玉这样的一位巾帼女英雄,她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