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老师的教育观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我们想的和学生想的距离有多大啊!”在于漪看来,当一名好老师,要懂得和孩子交流,做老师无论如何都不能误解孩子,不能随便对孩子说“不”。
“不”是最没有力量的。教课也是如此。学生作文写不好,于漪不会对学生说“你怎么不行”,而是会精心地指导,教学生“怎么写才能好、才能行”。于漪坚持:教育学生要多正面引导,让他们饮琼浆,对他们灌醍醐,这样学生才有精神养料。“教育绝不能高高在上,一定要目中有人,走进学生的世界”。
在于漪的眼中,语文课本不仅有实用功能,还有教育功能、发展功能和审美功能。“比如,《岳阳楼记》里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它不知道哺育了多少代志士仁人,难道语文老师讲到这一课,就只讲字句知识吗?”。
教师责任大于天:青年教师,肩负未来希望
退休以后的于漪,始终没有离开教育工作领域,她把主要精力用于抓教师教育。“教育的希望在青年教师身上。
从上世纪70年代末,于漪就开始带教年轻教师,手把手地教。时任第二师范学校校长时,她就要求学生“明日教师今日做起”。她出入课堂听课,听完课就评,听一节课,起码评两三节课,要站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高度来评课。于漪倡导“活的教育学”,她要让老师觉得上这堂课是师生都有收获的,所以要知道好在哪里,为什么好;不足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不足,怎样改进。
“我一辈子上下求索,就是为了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年逾80的于漪,很喜欢和年轻教师交谈、交流。于漪说,因为教育事业是常青的,中青年教师的手里,掌握着国家的未来。
三尺讲台,是于漪最舍不得、最牵挂的地方。因为正是这个地方,让她觉得自己的生命在闪光。“上课就是用生命在歌唱,每节课都影响到孩子的生命质量。”
上海的教育事业兴旺发达,在全国有广泛的影响。当了一辈子教师的上海教师于漪,不仅深感欣慰,也在不断憧憬未来: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希望中青年教师人才辈出,创造教书育人的新业绩。“把这个理想变成光辉的现实之时,就不仅是全国的创新,在世界上也是了不起的创新。
于漪格言
论教育
教育是给孩子的心灵滴灌知性与德性。知性是孩子生存和发展的本领,德性是其做人的底线。二者在课堂上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不是外加的、分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