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入者之死 闯入者的电影观后感

2018-07-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如果我们的目光仅停留在影片写实的手法以及前面一大半时间慢节奏的表达之上的话,我们会产生它是一部自然的作品的错觉.因为在形式上的灯光,还是鲜有配乐这一点来说,我们都会觉得它都有很好的生活还原度.我们很难体味导演其实还有一种迫切想把故事表达清楚的情绪.当我们想要迫切做成一件事的时候,往往就失了细细雕琢它的时间,这种雕琢的时间,是留给细节的.对细节的雕琢,往往就是用以磨那些匠气.闯入者之死 闯入者的电影观后感讲两个可能不是最明显但是让我印象深刻的细节.二儿子温柔的替男友解围兜.妖娆的拨弄耳际的头发.以

如果我们的目光仅停留在影片写实的手法以及前面一大半时间慢节奏的表达之上的话,我们会产生它是一部自然的作品的错觉。因为在形式上的灯光,还是鲜有配乐这一点来说,我们都会觉得它都有很好的生活还原度。我们很难体味导演其实还有一种迫切想把故事表达清楚的情绪。当我们想要迫切做成一件事的时候,往往就失了细细雕琢它的时间,这种雕琢的时间,是留给细节的。对细节的雕琢,往往就是用以磨那些匠气。

闯入者之死 闯入者的电影观后感

讲两个可能不是最明显但是让我印象深刻的细节。

二儿子温柔的替男友解围兜、妖娆的拨弄耳际的头发、以及在小区里踱步姿态已经明确的给我们阐释了母子之间的冲突何在了。这里导演对观众不够自信,很怕观众不知道,不依不饶的继续表达,强调你“生活不正常”、你“阴阳怪气”。

闯入者之死 闯入者的电影观后感

这在我看来是不自然的,是不近人情的。我们在小的时候,可能被父母以能他们能想到的恶劣词汇大骂,那个时候是他们的一种强权式交流模式;而当自己的子女长大成人,显然会进入到另外一种交流模式,有冲突,但不露骨,更多的是一种规劝式的表达。所以到了这里,我想这些话恐怕是一位导演想说的,而并非是一位母亲想说的话。

闯入者之死 闯入者的电影观后感

这样的匠气还体现在母亲和大儿子交流的细节里。大儿子这个角色,是一个真正懂得母亲的人,对母亲的伤痕了如指掌(从他和弟弟那一段交待母亲心结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当然这段对话也可以看出导演不得不依托这种故意安排的对话的方式来推动故事发展了,也是匠气浓重的)同时也是一个调解者,他调解母子关系(母与弟),调解婆媳关系(母与妻)。

他爱母亲,钦佩他的牺牲,同时也保有调解人的耐心。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导演居然让他挂了他妈的(并没有骂人的)电话。

这个举动我可以看作是导演急于表达空巢老人的一种孤立感——子女都在忙自己的事,而自己无事可做,就连倾诉也成了奢望。以我的愚见,这样的动作与之前的人物设定是相悖的,这个动作同样是导演的动作,而非是这样一个儿子的动作。

野心太大

我们如果说一件作品匠气太重,我们多半猜想这是作者的本领有限,或者是作者的时间不够,敷衍了事。王小帅是一个证明过自己的人,未必本事不大,所以我猜是他时间不够。这种时间不够不是别人在催促他早早杀青,却是他自己野心太大,想表达的问题太多。我们不妨从电影的名字入手分析。

电影是叫《闯入者》,仅就我个人的低水平解读,理出了四段闯入。两段物理的闯入,以及两段内心的闯入。

物理其一:“老邓”作为一个空巢老人,不断闯入两个儿子的个人空间。这里之所以要用闯入这个词语,在我看来,老太太拒绝了一种跟儿子同住的可能,而选择了一种在非常时间快速的进入别人的空间干扰了别人生活的方式,并且每次都宣誓了自己的主权。她理解青年人的自由,却又放不下他们的生活。仅仅从这一次的闯入,我们就可以看到:婆媳关系、空巢老人的孤独感、养老问题。导演是在为我们陈列,也是仅仅在为我们陈列。

物理其二:贵州男孩入室,若无其事的进入他人的空间,洗澡、“浇花”、看电视。我们仅能从变换的场景以及找东西时的生疏感来判定他正在闯入。男孩沉默寡言,偶尔会笑,但他却是老赵之死打开的潘多拉盒子,带着文革时留下的仇恨来到这里,一个镜头闪过就让别人倒在血泊,举起了菜刀对准了老邓。

这个题材就更加宏大,文革,多少人说不清道不明的往事。这是导演主要想表达的主要问题,但是出现的很晚,让我们猝不及防,分配给我们品味它的时间太少,但情绪又是那么浓烈。我很感谢导演后面没提男孩在家的生活是怎么艰辛才会铸成大错,否则我们又要讨论留守儿童的问题了。(非调侃)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对于这两段的节奏把握很不好——前一段由于不断穿插后一段的伏笔显得细碎,同样也往情节的推进显得拖沓,让我感觉影片过于缓慢。而到后一段突然加快节奏,老大一股脑说了很多原委,老太太坐火车南下追悔往事、喘着粗气拼命奔跑通报老赵家、警察追逐男孩、男孩极速坠楼殒命——影片结束。

后一段的穿插影响了前一段的表达,而前一段想说的事则在后一段被大片大片的摒弃,显得有点支离。这种支离感在我个人理解是,导演想做的太多了。

心灵其一:这个不想多谈,与第一类的物理闯入有重合,可以说物理上的闯入是心灵碰撞的导火索。

心灵其二:男孩剪碎了她记忆中美好的部分,同样也进入了她心底蒙尘的角落。一个电话打来,是老赵的却也不是老赵的。血缘上是老赵的,心里想的也许也是老赵想的。文革,还是文革,导演费尽心思,还是走到了文革跟前,它是往事闯入了老太太心中,也猝不及防的闯入了我们心中。导演到底要怎么说这件事呢?

导演选择呼唤,但在我看来是一次失败的呼唤

一次失败的呼唤

当我知道男孩的来意后,我心里有一个非常大的落差。并非是关于文革选材并不深刻的原因,这个题材当然是最沉重的问题,它是一次事件,是历史的断片,而不是社会问题这样的历史的碎片。

只是我内心有一个这样的思虑:前几代人的恩怨嫁接到后辈身上是否妥帖?以我愚见,这种嫁接是生硬的。我们需要考虑时隔几代之后这种仇恨是否能带来如此大的动力?让一个人疯狂,疯狂到他好像没有别的生活,而是生而为此,为复仇而来。同样还要考虑感同身受和耳提面命是否等价等问题。这样的嫁接好比男孩背上的文身,以他的年龄和阅历都是无法承载的。

如果说男孩作为闯入者是导演为了再一次翻起历史的疮疤,提示历史并不会被遗忘,我想这个立意是深刻的,可是呼唤的方式是失败的。其实老邓虽然于心有愧,但事实上还是融入了自己比较幸福的生活之中,他有反思有追悔,但未能想过和解和内心真正的安宁、达成和解。

若不是老赵死了,他孙子带着戾气而来,恐怕有些历史遗留问题给老邓留下的阴影除了是在别的老人唱歌时站在门口踯躅不前外,剩下的都只会尘归尘土归土了。所以,如果我们寻求安宁,寻求和解不是发自内心,而是藉由外界压迫完成,这种反思算得上成功吗?当历史成为重担是因为后人的不断问及我们才想解答那些不想启齿的岁月,而不是主动的将它全盘托出,请求谅解,用行为补救,问问我们的内心,我们真的能心安吗?

关于和解

和解究竟达成了没有,在我看来,勉强算是完成了。男孩剪碎了他们的美好记忆,但没有下杀手。他的最初的仇恨感被冲淡,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之所以说勉强,是因为当事人没有表示谅解,如前文所说,男孩不足以来承载一切代言一切。

男孩闯入镜头反复出现

同样是个人观点,男孩在他人家里安稳、闲适。也对老邓说:“好大的房子。”我认为这是一种影射——老邓以一种不光彩的手段享受了属于别人的时光和空间,且老邓确实对这句话很敏感。

老邓最后的通风报信

如果这是一次行为的补救,在我看来是以一件伤害道德的事弥补自己的先前的不道德;如果仅仅是为了避免误会怕加深矛盾,那样做也是没有必要的。还是那句话,很多事是一件一件分开的,不要留给观众一个两难选择境地,而赞美主角是做的一个看似合理的选择,《左右》便是一个这样的选择。

今天下午看完的电影,和好基友热烈的讨论了起来,很多东西也得到了他的启发。但肯定有偏颇和过度解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