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昭侯以申不害为相 【新郑历史故事】申不害相韩
申不害(?-前337年),也称申子,郑国京邑(今荥阳市豫龙镇京襄城村)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之一,以“术”著称,著有《申子》。
申不害曾为郑国小吏,公元前375年,韩国灭掉郑国,他做了韩国的低级官员。
公元前354年,魏国出兵讨伐韩国,包围宅阳城。当时魏强韩弱,重兵压境,韩昭侯束手无策,危急关头,申不害审时度势,建议韩昭侯去拜见魏惠王。申不害说:“敌人过于强大时,最好的办法是示弱。现在魏国强盛,鲁国、宋国、卫国皆去朝见,您去朝见魏王,魏王一定会心满意足,自大骄狂。
”韩昭侯就亲自朝见魏惠王,表示敬畏之意。魏惠王果然十分高兴,立即下令撤兵,并与韩国约为友邦。申不害由此令韩昭侯刮目相看,一跃成为韩昭侯的重要谋臣。
公元前353年,魏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成侯派人向齐国和韩国求援,韩昭侯一时拿不定主意,就询问申不害。申不害担心自己的意见万一不合国君心意,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惹火烧身,便说:这是国家大事,让我考虑成熟再答复您吧!
随后,申不害私下让两个人分别向韩昭侯进言,自己则暗中观察,摸透了韩昭侯心思,于是说应当联合齐国,伐魏救赵。韩昭侯果然十分高兴,听从申不害意见,实际上还是他自己的想法,与齐国一起发兵攻魏,迫使魏军回师自救,从而解了赵国之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
京襄城遗址
韩昭侯发现这位郑国的小官员,原来是一位难得的治国人才,于是便力排众议,在公元前351年,拜申不害为相,以求变革图强。
申不害是法家代表人物,主要功夫在研究“术”,即权术,就是君主如何控制驾驭臣下的手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阳术”,就是任免、监督、考核臣子之术,沿用至今的各种考核制度,就是起源于此。二是“阴术”,就是驾驭臣子、防范百官之术,也称权术,说白了也就是阴谋诡计,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玩弄权术,申不害是第一个在理论上的系统研究者,在官场政治斗争中很受历代统治者的重视。申不害研究“术”,最大的缺点在于“术”取决于君主本人的才能,如果君主本人比较有能力,国家就会比较兴旺;相反,国家就会陷入混乱。因此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韩国的问题。
申不害在韩国主持改革,为相十五年,国内政局得到稳定,国富兵强,他活着时,各国没有敢来侵犯韩国。韩昭侯、申不害死后,韩国很快又衰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