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上很多逃犯 终南山上的那些人那些事(一)
挣脱名缰利锁,走出繁华喧嚣的古长安;一身轻松,走进静谧神奇的终南山。与山水自然和谐共生,拜隐士山民亦师亦友。一窗南山,半卷闲书,几盏清茶,三五知己,身居桃源圣境,心游天地太虚。
真实记录终南山那一个个平凡而又不平常的人生,如实叙写山居隐逸那一段段鲜活而又传奇的故事……
——南山书僮
南山书僮要在终南山隐居,修建茶书院。
茶书院地址选在终南山太乙峪。背倚游龙山,山势绵延,如飞龙探渊;南临山崩地质公园翠华山,太乙主峰如一把青锋利剑,直插云霄;抬眼西望,南五台雄伟庄严,如一尊慈悲大佛,禅坐于山水之间;俯瞰向北,公路蜿蜒通向山外,峪口外广饶平坦的关中平原,沧桑长安城尽收眼底。
(茶书院观景台,远处南五台清晰可见)
春节过后,终南山又飘飘洒洒地下了一场阳春白雪。西安城里的玉兰已竞相开出红的和白的花蕾,桃花也不甘落后,粉嘟嘟如同少女含羞,伫立于绿化带或者街边公园。终南山里还万籁俱寂,只有松柏和青竹,还保持着苍劲的骨力和生命的绿色。
二月初一,太乙镇逢集。南山书僮下山买了一捆树苗,栽植在茶书院门前和前后院场两边。有葡萄树,花椒树,串串红,红枫叶,香木瓜,沙果树,桃树……还有一棵珍稀树种,名叫金线吊蝴蝶.
茶书院地处游龙山上腰,树木掩映,岩石沟壑,清泉细流,翠竹环绕。九间山民废弃的土坯瓦顶房子,L型布局,有正房五间,厦房两间,还有两间,已经倒塌了半边。
(访隐路上,隐士刻下的佛号)
老房属于山下已搬入新农村的两户山民,一个叫小明,一个叫稳平。书僮与他们签了30年合同,每年1400元。签合同时,刚过50多岁的小明和稳平说,都不识字,只能歪歪扭扭写下自己的名字。
茶书院的北边,是一条山沟,隔沟相望是一户山民。关中三合院的老房子,63岁的老汉叫山姓,他放养了12只山羊,6只鸡,两条狗,大狗叫建花。
(羊下羊娃子 ,山姓用火给羊取暖)
茶书院的南边,也是一条山沟,隔沟相望是多间土房。有一户山民,儿子64岁了,叫奶狗,守护着91岁的老母亲,他有三个儿子,都已搬到山下新农村。其它两户山民的废弃老房,都分租给了修行的隐士:有厦门的,有甘肃的……有男的,也有女的。
(91岁老娘守望终南山)
茶书院的前后都是山林台地,有毛栗园,核桃园,猕猴桃,竹园和柴山。
书僮坐在茶书院门口,看着满山的杏树,嫣红的花蕾正含苞欲放。“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闪入脑海,已记不清何朝何人所作,但一个“闹”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正合眼前此景。
茶书院所处地方,原是杏园村三组。问村民为什么叫杏园,他们回答,原先杏树很多。书僮觉得“杏园春”更有意境。
说起”杏园”,书僮想起两个成语:一个是“杏林典范”,陕西师大附中校园刻在石头上,大概有为人师表之意。另一个是送给医生的锦旗上,常绣四个字“杏林高手”。说是三国时庐山隐居道医董奉,为穷人治病,不取分文,但求植杏树一棵,替代酬资。几年后,庐山南麓十几万株杏树,他用杏果换粮食,救济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饥民。庐山一代的百姓在董奉羽化成仙后,在他隐居地修建杏坛,纪念这位仁慈的道医隐士。
在茶书院不远处山梁上,有一处隐士瓦居,名叫“明空禅院”,听人说是一位杏林高手,中医世家。山民叫他大胡子,隐士称他明空禅师。
(明空禅院山门)
几年前,《华商报》说,终南山大峪隐居着一位谭道长,精通绝学《祝由十三科》,大概内容就是念咒画符治病之类。福建某大医院一女名医,千里迢迢奔赴终南山,拜师学艺三年,端茶倒水,素食洞居。《祝由十三科》到底有多神奇,女名医到底学会没有,没有下文。书僮倒是在大峪听山民隐士讲说,谭道长品德很高。至于《祝由十三科》,茶书院也藏有一本。
杏花落尽,新叶萌发,也是香椿鲜嫩的时节。几个山民上山掰香椿,两个20多岁的小伙子伐树取菜,齐腰砍倒了十几棵胳膊粗的香椿树,一棵树倒在隐士租住的房上,塌落了许多瓦片。山民说,拿到山下,卖给游客,10元一斤。书僮看着砍断的树桩,折断的树枝,感慨万千。
还有一件事也让书僮无奈叹息。茶书院周边翠竹成片,可都长得不很大,指头粗细。问奶狗,他说可能是品种的问题。有一天,书僮发现茶书院房边的竹子也被人砍了几株,房东稳平自供说,他砍的,做成拐杖,卖给游客,一根能卖3-5元。书僮劝说,不要砍。他说,能卖钱,为什么不砍?而且越砍越旺,有人光砍竹卖拐杖,一年就赚1000多元呢!
梅兰竹菊被世人喻为四君子。古今文人墨客尤爱竹子,因其虚心进取,宁折不弯,高风亮节,团结无争。宋代诗人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竹林七贤也是爱竹成癖。“凌云劲竹真君子,空谷幽兰真隐士”,“竹未出土便有节,待到凌云总虚心”,这是古人对竹子品格的赞誉。书僮更喜欢“门对千杆竹,家藏万卷书”的境界,可此时此刻,他只能扶竹伤心,仰天叹息。
(茶书院墙外的竹林山径)
《庄子·山木》篇里讲到“直木先伐,甘井先竭”。人常说“寿比南山不老松”,这里的南山就是今天的终南山,不老松其实是一种歪七扭八,烧柴只有烟,没有明火,百无一用的废物,所以才颐养千年。
书僮在终南山生活了20多年,没有见过传说中的“不老松”,却在老家终南山辋川见到满山成林的白皮松。70年代还郁郁葱葱,森林蔽日;80年代发展经济,开荒种粮,伐木换钱,六尺成椽以上的松树被砍伐一空,森林变成了荒山;90年代以后,又大搞城市绿化,山上的白皮松树苗被村民挖取一空,随之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2000年后,国家紧急封山育林,山上只剩下卖不了钱的灌木乔木,还有“咬定青山不放松,扎根还在石岩中”的歪七扭八石崖中的白皮松存活了下来。
(村民挖好的白皮松)
当下又追捧根雕,尤其崖柏热,山上柏树又被刨根灭种。南五台后山多崖柏,访隐的路上经常看到村民运崖柏。没有办法呀!因为它能卖钱!!
终南山大峪人头山下,住着一位东北60多岁的刘道长,他住山二三十年了。他的无名茅棚离沟下的公路三小时路程,而且山路狭小,陡峭艰险,但他自背钢碳烧火,不砍活树。书僮询问,他说草木有灵,怪不得山民隐士传说他的道行高深,武功高强。
(终南山隐士居)
山上的野菜遍地都是:荠菜已经起杆开花,不能吃了;野韭菜长得像小麦一样旺盛,可以用镰刀收割;蒲公英,山里人叫金刚刚或者姑姑等,正是新鲜可食的时候,开水燥过,可以凉调,也可以包饺子,下火;野小蒜很多,少油加盐轻炒,串香美味,调面时提味;野葱,野蒜苗也开始萌发生长。
迷人的春天,终南山穿上了美丽的盛装。白杨叶的鲜绿,松柏树的墨绿,龙柏树的净白花,梧桐树的酱紫花,灯芯草的金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