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译释 金华佗深度解析伤寒论五则泻心汤

2019-05-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伤寒论>中记载的方剂,大多疗效可靠,切合临床实际,一千多年来经历代医家的反复应用,屡试不爽.其中有多首"XX泻心汤",名虽相似,功效却不相同,各位中医粉们有没有仔细鉴别过其异同呢?中医中常"心""胃"不分,一则两者病位接近,二则两者在发病病理中密切相关,伤寒论中的"泻心"这一说法巧妙地体现了这一点:伤寒论译释 金华佗深度解析伤寒论五则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之"心"非心,而是胃,而这里的胃又可引申为脾

《伤寒论》中记载的方剂,大多疗效可靠,切合临床实际,一千多年来经历代医家的反复应用,屡试不爽。其中有多首“XX泻心汤”,名虽相似,功效却不相同,各位中医粉们有没有仔细鉴别过其异同呢?

中医中常“心”“胃”不分,一则两者病位接近,二则两者在发病病理中密切相关,伤寒论中的“泻心”这一说法巧妙地体现了这一点:

伤寒论译释 金华佗深度解析伤寒论五则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之“心”非心,而是胃,而这里的胃又可引申为脾胃的功能,所以这一首方剂还可以用来治疗“贝赫切特综合征”—— 贝赫切特综合征又称白塞病,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属于血管炎的一种。其可侵害人体多个器官,包括口腔、皮肤、关节肌肉、眼睛、血管、心脏、肺和神经系统等,主要表现为反复口腔和会阴部溃疡、皮疹、下肢结节红斑、眼部虹膜炎、食管溃疡、小肠或结肠溃疡及关节肿痛等——可以说在这种多器官复杂病变的治疗中,中医具有极大的优势——根据该病以口腔溃疡、前阴或肛门溃疡、发冷发热、皮肤损害等主要症状,认为即是《金匮》狐惑病——《三家医案合刻》指出:仲景论上升吐蛔,下坠狐惑,都从胃虚起见,风木相侮,阳土日困,食减便溏有诸。

伤寒论译释 金华佗深度解析伤寒论五则泻心汤

由惊忧偏逆致病,因病失治,延虚最难奏效。用药不过生化克制之理,培其受侮,平其冲扰,补阳明以宣府,泄厥阴以平逆,如是而已。

总结:《医宗金鉴》:方以甘草命名者,取和缓之意。用甘草、大枣之甘温,补中缓急,治痞之益甚;半夏之辛,破客逆之上从;芩、连泻阳陷之痞热,干姜散阴凝之痞寒。缓急破逆,泻痞寒热,备乎其治矣。

伤寒论译释 金华佗深度解析伤寒论五则泻心汤

肖琢如治宁乡某生,得外感数月,屡变不愈,延诊时,自云:胸满,上身热而汗出,腰以下恶风,时夏历六月,以被围绕,取视前所服方,皆时俗清利,搔不着痒之品,舌苔淡黄,脉弦,与附子泻心汤。阅二日复诊,云药完二剂,疾如失矣,为疏后方而归。

这首方剂有个非常特别的服用方法:附子1两(炮,去皮,破,别煮取汁),这是为什么呢?

《古方选注》认为:用三黄彻三焦而泻热,即用附子彻上下以温经。三黄用麻沸汤渍,附子别煮汁,是取三黄之气轻,附子之力重,其义仍在乎救亡阳也。

《伤寒论译释》做了进一步解释:三黄略浸即绞去滓,但取轻清之气,以去上焦之热,附子煮取浓汁,以治下焦之寒,是上用凉而下用温,上行泻而下行补,泻其轻而补其重——也就是此处分开煎煮,主要是为了取附子的浓汁专注于温下焦之寒,《本草正义》则具体给出了这样炮制的原因:附子……惟此物善腐,市肆中皆是盐制之药,而又浸之水中,去净咸味,实则辛温气味,既一制于盐之咸,复再制于水之浸,久久炮制,真性几于尽失,表明附子的药性易于被影响,所以需要单独炮制。

生姜是身边极为平凡的一味食材,而不可忽视其的药用价值——某人,年约40余。宿嗜酒,初则晨起吐清水,嗳气显之,继则胃中有振水声,肠鸣下利,偶食不消化物或荤腻,则下利频繁,致消瘦无力,诸治无效。某医院诊断为胃扩张、肠弛缓。脉滑数,苔反腻,心下痞硬。乃用生姜泻心汤,连服10剂而愈。

《伤寒大白》:泻心汤五方,三方皆用干姜、半夏、黄连、黄芩,两热两寒,豁痰清热。此方因汗出表解,胃阳虚,不能敷布水饮,腹中雷鸣而下利,故用生姜佐干姜和胃阳,此以痰热方中化出逐寒饮之法。

《伤寒论本义》:雷鸣下利,亦是中气运行不健之故,鸣则为虚,利则为实;痞硬少气为虚,干噫食臭为热。虚热二字,合成此证。此生姜泻心以苦治热,以甘补虚,以辛散痞,为对证之剂也。

总结:《古方选注》:泻心汤有五,总不离乎开结、导热、益胃,然其或虚或实,有邪无邪,处方之变,则各有微妙。先就是方胃阳虚不能行津液而致痞者,惟生姜辛而气薄,能升胃之津液,故以名汤。干姜、半夏破阴以导阳,黄芩,黄连泻阳以交阴,人参、甘草益胃安中,培植水谷化生之主宰,仍以大枣佐生姜发生津液,不使其再化阴邪。通方破滞宣阳,是亦泻心之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