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蕴章书法讲座100 田蕴章书法讲座【100

2019-02-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器,皿.字形像器之口,是看家犬看守的容具.--<象形字典> 器,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汉典>    器字由"犬"和四个"口"组成.这里的口指的是可以装东西的器皿,表示许多器皿集中堆放在一起,有狗(犬)在中间看守.器字最初的本义可能指陶器,如<老子>:"埏埴以为器."(搅和泥土做成陶器)后泛指一般的器具.工具,如<

器,皿。字形像器之口,是看家犬看守的容具。——《象形字典》 

器,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汉典》 

   器字由“犬”和四个“口”组成。这里的口指的是可以装东西的器皿,表示许多器皿集中堆放在一起,有狗(犬)在中间看守。器字最初的本义可能指陶器,如《老子》:“埏埴以为器。”(搅和泥土做成陶器)后泛指一般的器具、工具,如《论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田蕴章书法讲座100 田蕴章书法讲座【100

”(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磨利他的工具。)引申指有形的具体事物,与抽象的“道”相对,如《易经·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器度:指一个人的肚量和气魄。

  【构造】会意字。哭是上列甲骨文“喪(丧)” 字的简化。从㗊(众口),从桑,会众口喧哭于桑枝之下意。古代丧事用桑枝作标志,如今丧事所用的纸幡即是古代桑枝的遗制。俗有“宅后不种柳,宅前不栽桑”之语,就是因为桑与丧音同。

田蕴章书法讲座100 田蕴章书法讲座【100

后来由于表意侧重不同,遂分化为不同的字形。上列金文桑枝已有简化,一形为丧,更简略些的二形为器(是泣的会意字)。篆文进一步讹变,桑枝都变成了犬形。下边另加义兼声符“亡”的为“喪”,侧重表示死亡。

田蕴章书法讲座100 田蕴章书法讲座【100

有四张口的为“器”,本义侧重在表示悲极而哭不出声来,后被借去表示器具之义,这样便只好用省去两张口的“哭”来表示哭丧之义了。隶变后楷书分别写作喪(丧)、器和哭。 

  【本义】《说文·哭部》:“哭,哀声也。从吅,狱省声。”析形不确。本义为哭丧。又“喪,亡也。从哭从亡会意,亡亦声。”解释为逃亡,应是引申义。本义当为死亡。又《㗊部》:“器,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所释为借义,本义当为哭泣。又《水部》:“泣,无声出涕(眼泪)曰泣。从水,立声。”本义指无声或低声地哭。 

  【演变】哭,本义指①哭丧:颜渊死,子~之恸

有妇人~于墓者而哀

~丧棒。引申指②吊唁:桀辜(弃市暴尸)谏者,汤使人~之。也泛指③因悲伤或激动而流泪发声:他激动得~了

~泣。又指④伤心地诉说:你~什么穷?

   ○喪,如今简作丧,读sāng,本义指①死亡:寻程氏妹~于武昌。引申指②跟死亡有关的,葬死者的仪式:临~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奔母之~,西面哭,尽哀

~礼

治~

吊~

~服

发~。死亡与逃亡皆为不见,故又读sàng,引申指③逃亡:~人无宝,仁亲以为宝。又引申指④失去: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耳。

   ○器,读qì,本义指①哭丧。借用以表示②器皿,器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

~具

容~。器物有使用之功能,故又引申指③能力,才干:君子藏~于身,待时而动

大~晚成

成~。用作意动,表示④认为有才能,看重:先主~之

~重。器具有容量,故又引申指⑤人的气量:管仲之~小哉!

~宇轩昂。生物的器官各有所用,故又引申指⑥器官:消化~

生殖~。

   ○“器”为借义所专用,哭泣之义便另造了“泣”字来表示。读qì,本义指①小声哭:瞻望弗及,伫立以~

~不成声

抽~。引申也泛指②哭:其~喤喤

哭~。用作名词,指③眼泪:项羽~数行下

座中~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组字】哭,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口部。凡从哭取义的字皆与哭丧等义有关。 

  以哭作义符的字有:喪(丧)。 

资料主要来源:

   ①谢光辉主编《汉语字源字典(图解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②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华夏出版社,2003年) 

  器qì,表意,从㗊(jí)从犬,㗊代表众多器物,需要旁边有犬看守,本义表示家中的众多器物。(一说从犬,㗊象众口形,表示犬吠声喧嚣。)引申为器物、人的才能、看重、人的度量、器官等。 

  【辨析】器/械 这两个字都可以指各种器物,但有区别:①“器”一般指容器,“械”一般指攻守之具、刑具及非容器的器具。②“器”又用于才能、气度等抽象义,而“械”没有这种用法。 

资料主要来源:

   ①魏励《常用汉字源流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玉不琢,不成器。”这个“器”字本为会意字。①是金文的形体,四边有四个“口”,中间为“犬”。人喧哗为“嚣”,犬吠为“器”,所以“器”字应为“狺”(yín)字的初文。②是小篆的形体,与金文相似。③为楷书的写法。

《说文》:“器,皿也。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这是将“器”字的假借义误为本义。“器”字本义为“犬吠声”,后来其本义消失,被假借为陶器、器皿,如《老子》:“埏埴(shānzhí)以为器。”“埏埴”是调和黏土。

意思是:调和黏土而制作陶器。又可泛指“器具”,如《韩非子·显学》:“冰炭不同器而久。”这是说:冰与炭不可能长久地放在同一个器具之中。从器具的作用,就可以引申为人的“才能”,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大意是:诸葛亮的才能,能管理政事,也是可以与管仲、萧何相比的。有“才能”则必将受到“器重”,如《后汉书·陈宠传》:“朝廷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