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的功效 半夏的炮制历史沿革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为中医临床上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因其味辛辣、麻舌而刺喉,具有“戟人咽”的刺激性,自古以来,半夏被列为中药的毒品,需经炮制后入药。为搞清半夏炮制的历史发展轨迹,了解其炮制目的,本文对半夏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对半夏的炮制沿革进行了探讨,为开展半夏的饮片规范化研究,提高其饮片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历史沿革
唐代以前
半夏入药始见于《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中的半夏汤,方中用“治半夏”以疗目不瞑,不卧,文中对“半夏汤”的用水、煎法、服法均作详细介绍,但对炮制方法未见记载。半夏的炮制方法最早可见于《金匮玉函经》,其中写到“不咀,以汤洗十数度,令水清滑尽,洗不熟有毒也”。当时人们已认识到生半夏的毒性,需“汤洗”至“滑尽”,否则“戟人咽”。晋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中也提出半夏需'汤洗去滑'用,《雷公炮炙论》记载了具体的方法:“若修事,半夏四两,用捣了白芥子末二两,头醋六两,二味搅令浊,将半夏投于中,洗三遍用之”,并指出炮制目的是“半夏上有隙涎,若洗不净,令人气逆,肝气怒满”,选用白芥子和醋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白芥子利气豁痰,协助宣通痰气,醋消肿毒,以防药毒攻喉。
《肘后备急方》卷七治卒中诸药毒救解方中记载对半夏中毒的解除方法:“中半夏毒:以生姜汁干姜并解之”,从此以后半夏炮制时生姜常成为不可缺少的辅料。最先将生姜用于炮制半夏的是《刘涓子鬼遗方》,在其用以治疗金疮箭毒在肉中不出的“白敛散”方中有“汤洗七遍,生姜浸一宿,熬过”的记载,根据《汤液本草》中载:“方言熬者,即今之炒也”,所以,可以理解为姜炒法在此时期出现。以后大量医药文献中都记载了姜制半夏,具体制法各有不同。为什么用生姜而不用其他辅料?《本草经集注》中明确指出半夏“有毒,用之必须生姜,此是取其所畏,以相制耳”,可见,生姜主要是起到解毒的作用。
唐代
唐代,汤洗半夏仍是半夏炮制的主要方法,并出现了“汤泡”法。此外,出现了“炮法”,如《备急千金要方》云:“若膏酒丸散皆煻灰炮之”、“微火炮之”。姜制半夏的方法中也出现了“姜汁炒”的记载。
宋代
宋代,有关半夏的炮制内容有了较大的发展,进一步解释了半夏“汤洗”的原因:“生令人吐,熟令人下。用之汤洗令滑尽”“有大毒,汤淋十遍,去涎,方尽其毒”。炮制方法逐渐由单一的汤洗、浸发展至洗炒、浸炒、浸煮、煮炒等方法,加入的辅料也由单一的生姜扩展到其它的辅料。如“汤洗”后,再进行“麸炒黄色”“生姜汁浸,麸炒令黄”“面炒令黄色”“米炒微黄”“入猪苓同炒,令猪苓紫色”“米醋煮令透”“炒沙令热,炮,片切,用生姜汁、甘草浸焙”等操作。
另外,此时期还出现了半夏不采用“汤洗”法,直接用各种辅料及不同方法进行炮制,如“浆水煮,细切小片子,焙干”、“同鹅梨汁、生姜`自然汁熬成膏”、“姜汁井水煮”、“水浸作片,浆水雪水各半同煮,焙干”、“酸浆浸,温汤洗”、“酒浸,汤洗,麸炒”、“姜汁拌晒”、“陈菜油炒”等。加入不同的辅料主要是为了满足临床的需要,《博济方》中坏涎丸就以“热酒荡一度,姜汁浸一宿”的半夏炮制品来配方;《圣济总录》中记载用以治疗留饮宿食不消而具有宽胸利膈、进饮食作用的郁李仁丸,半夏的炮制方法为“半夏六两去皮脐,浆水五升,生姜半斤切,甘草并桑根白皮各一两,银石锅内慢火煮干,再添热浆水二升煮干去余药只用半夏”,其中桑根皮泻肺气,生姜开痰,甘草缓和燥性,浆水抑其温性;《扁鹊心书》中的半硫丸可治胃虚,心腹胀满,呕吐痰涎等症,方中半夏“姜矾牙皂煎水炒”。
现行《中国药典》中收载的清半夏(白矾制半夏)、姜半夏(白矾、生姜制半夏)源于此时期,《圣济总录》中记载的款冬花汤中的半夏“白矾水浸七日,焙干”以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牛黄生犀丸中的半夏注明“白矾制”等记载均同清半夏的操作相似,白矾性收而燥湿,可增强其燥湿化痰作用;另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记载“汤洗……白矾末沸汤浸,漉出……汤洗去矾……生姜自然汁于银盂中浸……”为姜半夏的雏形,其中白矾燥湿,生姜开痰,协理脾湿痰饮不化。
半夏制曲也始于宋代,首见于《小儿药证直诀》:“汤浸七次,切,焙干。用生姜三钱同捣成曲,焙干”,《女科百问》的缓息丹中记载半夏“汤洗七次,研成末,姜汁和;候干再为末,姜汁再和,共七八次,啜之,不辣为度”。另外,还有记载将半夏曲“炒”或“炙”用。
金元时期
这一历史时期,沿用了以前的“汤洗”“姜制”以及半夏曲“炒”的方法,出现了用“米泔浸”(小省风汤)“皂角水浸”(小阿魏丸)“香油炒”“炒”(初虞世方)半夏的方法,宋代出现的矾制法未见沿用。
元·许国祯在《御药院方》中首次提到“法制半夏”、“法制温半夏”、“法制白半夏”和“法制红半夏”。“法制半夏”用以治疗咳嗽,采用半夏“汤洗去涎水,取生姜自然汁银石器内用文武火同熬”的方法,与现代的“法半夏”炮制方法不同。“法制温半夏”是将川升麻、丁皮、缩砂仁、草豆蔻仁五味药同半夏、白矾、酒密封四五日,不戟喉为好,晒半干,用麸同炒黄;“法制白半夏“采用”汤洗去脐,焙干再洗,如此七遍,以浓米泔浸,白矾水浸,焙干,以铅白霜又浸,浆水煮沸,焙干”的方法制作,用以治疗触冒感寒,能消饮化痰,其中白矾燥湿化痰,铅白霜消上膈热痰,米泔抑其温性,且助和脾;“法制红半夏”采用汤浸焙制如法制白半夏,“用龙脑、朱砂为衣,先铺灯草约一指厚,排半夏于上,再以灯草盖一指厚,以煮豆焙之”,具有治风热、止咳嗽、清头目、利咽膈、消痰降气的功能。因此是内廷供奉御药,自属法定之方,故得法制半夏之名。
明代
各历史时期出现过的辅料和方法大多被沿用,如煮、浸、炒、焙、煨、炮等方法与姜汁、浆水、雪水、醋、皂角、米泔、面、白矾、酒、甘草、桑白皮等辅料搭配应用。并且又出现了多种新辅料及方法,如“吴茱萸同水煮干”(肉豆蔻丸)、“用杏仁炒过,不伤胎气”(养胃汤)、“白矾水,皂角,巴豆浸煮”等。
半夏曲有了很大的发展,半夏曲不再是简单的生姜和半夏末作曲,而是可以根据病情的需要,加入不同的药物制曲,如《本草纲目》中记载“痰分之病,半夏为主,造而为曲尤佳。治湿痰以姜汁、白矾汤和之,治风痰以姜汁及皂荚煮汁和之,治火痰以姜汁竹沥或荆沥和之,治寒痰以姜汁矾汤入白芥子末和之,此皆造曲妙法也”。另外,本时期有半夏曲“姜汁、竹沥制”的记载。
清代
到了清代,应用较多的辅料有生姜、白矾、酒、醋等,另外又增加了几种新辅料进行炮制,如“同生姜片煮,晒干,桑叶煎汁泡透,又晒干,复用盐泡透,切片”、“猪胆汁炒”、“羌活生姜同煮,无白心为度”、“姜汁青盐制”等。另外,出现了“陈半夏”和“仙半夏”。《重楼玉钥》中记载陈半夏“九制者佳”;《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了仙半夏,相传制法为仙人所传,故名仙半夏。有十余道工序,历时近四十天,先后加入石灰、白矾、皮硝、甘草、薄荷、丁香等辅料十七味药,半夏用行气药合制,俾利气顺痰下,经过反复浸泡,性质较纯,适于体虚患者。另外,在多部典籍中半夏曲的各种制法得到更详尽的描述,并有'猪胆汁炒'的记载。
现代
目前全国各地的半夏炮制品主要有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苏半夏、仙半夏、宋(京)半夏、竹沥半夏、青盐半夏、半夏曲、醋制半夏、胆汁制半夏等十几种规格,2005年版的《中国药典》收载了清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中除收载上述三种外,还有半夏曲和麸炒半夏曲。全国各地的炮制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即使同一种炮制方法其具体的炮制工艺各地差异很大,如辅料用量,浸泡时间,是煮或蒸,时间多少等等。
小结与讨论
从半夏的整个炮制历史沿革来看,半夏入药的历史悠久,各个时代均有新的炮制方法出现。关于半夏炮制的目的,一方面是为降低毒性,以保证用药安全,古代学者已经对其作了详尽的阐述;另一方面,从宋代起开始用多种辅料与半夏共制,特别是明清时期,辅料种类更为繁多,采取各种辅料炮制是为改变半夏的药性,从而扩大半夏的应用范围,提高半夏的临床疗效。如经白矾水浸漂或煮后,长于燥湿化痰,而降逆止呕作用较弱;经生姜、白矾制后,善于止呕,以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经甘草、石灰水制后,偏于祛寒痰,同时具有调脾和胃的作用。
半夏炮制早期一般都采用“汤洗”的方法,洗时与水接触时间相对较短,损失的成分少,后来使用“汤泡”、“水浸”等处理方法,使半夏中成分的流失增多。当用多种辅料炮制半夏时,由于长时间浸泡(或煮),再用清水反复漂洗等工序,完全改变了半夏原有的性与味。古人赵学敏批评一些药商粗制滥造仙半夏,他说“……今药肆所售仙半夏,惟将半夏浸泡,尽去其汁味,然后以甘草浸晒,入口淡而微甘,全失本性……,是无异食半夏渣滓,何益之有”。张寿颐也尖锐指出“于此物之制造,则百出而不穷,于是浸之又浸,捣之又捣,药物本真,久已消失,甚至重用白矾,罨罨悠悠,……”。现行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有的地方采用汤煮、浸,然后弃去汁液,将会大量流失有效成分而影响疗效,生产上似应加以考虑。
古人炮制半夏时需“汤洗去滑”,否则有毒,难道“滑”物为其毒性成分?有“热汤洗去滑”、“冷水洗去滑”的记载,“滑”物的性质到底如何?在有效成分和有毒成分以及二者有何关系尚不清楚的情况下,人们至今没有弄清“滑”是何物,有人认为是半夏中的粘液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