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涛和王红蕾 李洪涛:技术攻关不畏难

2019-02-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自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李洪涛一直着力于配网技术研究工作.作为北京电力科学研究院配电技术和检修技术的高级工程师,他积极参加"大检修"体系建设中配网方面的工作,在改革中砥砺前行.转变角色 拓展知识维度李洪涛和王红蕾 李洪涛:技术攻关不畏难在北京市电力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北京电科院(300215,股吧)主要负责"大运行"体系和"大检修"体系建设的支撑工作.李洪涛所在的电网技术中心主要对北京公司系统技术.二次技术.配网技术

自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李洪涛一直着力于配网技术研究工作。作为北京电力科学研究院配电技术和检修技术的高级工程师,他积极参加“大检修”体系建设中配网方面的工作,在改革中砥砺前行。

转变角色 拓展知识维度

李洪涛和王红蕾 李洪涛:技术攻关不畏难

在北京市电力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北京电科院(300215,股吧)主要负责“大运行”体系和“大检修”体系建设的支撑工作。李洪涛所在的电网技术中心主要对北京公司系统技术、二次技术、配网技术等方面进行技术研究、技术指导以及技术服务。将电网和设备结合起来,将实际经验和理论分析结合起来,将专家判断法和仿真计算结合起来,凭借“三个结合”的理念,李洪涛完成了业务调整后角色的转变。

李洪涛和王红蕾 李洪涛:技术攻关不畏难

“要有"空杯"的精神,才能学习到别人的经验和心得,以达到博采众家之长的目的。”李洪涛说。“大检修”体系建设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运维一体化、检修专业化的综合技能,要打破输变配的界限,成为综合性跨专业的通才。因此,李洪涛积极学习北京电网系统的知识,学习带电检测、状态检修等新技术,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谈到学习方法,他说:“对待问题不要想当然,要学会与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对比,这样才能不断充实现有的知识体系。”

李洪涛和王红蕾 李洪涛:技术攻关不畏难

李洪涛说,知识要活学活用。目前10千伏电缆网中大量应用欧式的开关柜和环网柜,单芯电缆大量使用了统包铠装电缆,电缆仓空间小,易发生电缆终端应力过大造成的开关柜和终端头故障。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李洪涛结合自身所学,研发了单芯绞合集束电缆。该项研发不仅克服了统包电缆的弊端,而且具有载流量高,便于敷设等优点,获得了有关专家的高度认可。

团结协作 打造和谐团队

在团队协同工作中,常会出现专业跨度大、新人多、时间紧等困难。对此,李洪涛有独家妙方。专业跨度大,他就注重培养队员的怀疑精神,加深队员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新人多,他就在关键问题上用自己丰富的经验来引导和把关。时间紧,他就重视前期论证,避免走弯路。就这样,李洪涛充分调动了团队的力量。

“知人,方能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打造和谐团队,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形成正向累积效应。”李洪涛说。在获得科技成果一等奖照明灯具类负荷电压敏感特性的研究项目上,李洪涛和他的团队一起研究探讨,用较短的时间就通过实验确定了研究路线,搭建了试验平台,保障筹备工作全面、细致地完成。

攻坚克难 开展技术创新

“创新需要克服束缚,束缚恰恰就是我们的固有成见。”说起创新,李洪涛颇有感触。在组织研发封闭型喷射式熔断器时,曾有人质疑这项研究的可行性和成功率。该熔断器的结构和设计与常规的熔断器有很大不同,触头和熔丝筒内置且封闭,不受外部环境影响,熔丝筒单端喷弧,灭弧难度很大。

因此需要从结构、强度、灭弧介质等方面进行创新。“开断后触头间要有足够开距,以满足恢复电压的要求。要保证瓷外套不破碎,更是难上加难。”那段时间,李洪涛夜以继日地在实验室工作,每天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常常顾不上吃饭。

“只有不拘泥于现状,才能找到最佳切入点、最佳路线。”李洪涛根据暂态热过程的计算,创造性地提出缩小引线截面,提前熔断后引弧避免熔断器破碎的方法,实现了封闭型喷射式熔断器这项技术的国内首创。这项技术,可以大幅提高跌落式熔断器自身运行的可靠性,降低故障率。该技术在“大检修”体系建设中的推广应用,将有效提高10千伏架空线路运行可靠性。

面对一个个困难,李洪涛总是淡然一笑:“年轻的时候不吃点苦,就得不到锻炼。年轻人不要把工作看成是任务,而要把工作真正当成是自己的兴趣,要时刻想着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怎么把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