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的书哪几本好 第270篇:武志红 心理学家的心理有没有问题?
我觉得这些评论者就是嫉妒,就是吃毛求疵,就是同行相轻。为什么?因为——
谁说一个科普作者就不能成为专家?谁说国外那些心理学祖宗的理论就必须原封不动地照搬?谁说中国本土出的大家就不能大过那些外国的大家?谁说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武志红就这样反其道而行之,做到了,这没啥问题啊!
各位看官你可能会问,嗷,原来你这篇文章这样的标题不是来批判武志红的反倒是准备赞美武志红吗?
我觉得武志红能有今天,至少并不是小人得志,也是人家奋斗的结果。
嫉妒只能产生偏见和短视,我们起码应该心平气和地理智地看,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别人的努力和智慧,自己才能得到成长。
我大致分析了一下,武志红今天在心理学界的江湖地位至少跟以下因素有关:
一,武志红是媒体出来的。
他之前在《广州日报》工作,工作的时候就在《广州日报》开心理学专栏。《广州日报》那是一份什么样的报纸?是除了《人民日报》之外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武志红能很好地利用自己这个平台的优势,借这个平台起飞那就比普通人更容易。所以,这些年来媒体出来的名人比比皆是:罗振宇、潇洒姐、崔永元等等等等。当然,也有很多媒体出来的也没火起来,或者说没他们这么火,那可能是他们没有借好势而已。
二,武志红是勤劳的。
天道酬勤,人家的成功也就是自然的。国内在心理学理论水平、临床水平上超过武志红的大拿很多,但能象武志红这样勤勤恳恳笔耕不辍的就很少了。
我看了一下,他的博客2006年就开始了,而我的博客2011年才开始,我这个自认为能写的人也自愧不如啊。他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现在一直都还在更新,而我这个自认为很能写的人这几天就因为一些原因而没有去写文章去更新。
当然我不是心理学领域的,我不是武老师的同行和对手,但他的同行们能做到的就更少了。12年如一日,这样的勤奋谁能做到?正应了那句话“所有的牛逼背后都是苦逼”,你能做到你也会很牛逼。
三,武志红的文章写的也确实细腻,入脑入心。
这一点你自己去看。
四,武志红也确实会炒作。
注意这个“炒作”最起码不是贬义的。昨天的演讲里,我听他说了,他竟然上过“我是奇葩”这样的栏目,可想而知他为自己的出名做了多大的努力吧。
好了,武志红很火是有道理的,你同意吧。
但是我的困惑还是有的,容我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
那就是昨天的演讲里我听到他说,他74年出生的,今年44岁了,至今未婚未生孩子。听到这里我震惊了,我想如果要没有这一点武志红老师就完美了。
现在有了这一点,我真的不敢相信:一个给别人在讲亲子家庭心理学的老师,一个大家竟然自己没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那他所讲的这些家庭亲子的方法靠谱吗?
我认真地听他所讲的那些案例,他那亲子家庭的经历都是他的原生家庭的经历,都是跟他的父母的经历,是他作为一个孩子的经历,但他确实没有过跟一个陌生人建立和谐、建立信任、创建家庭的经历,没有过自己做丈夫、做父亲的经历。
在我的理论而言,这就是一个不完整的人。我说:一个男的,没有结婚他就只能是个男孩,结了婚的那才叫男人才叫丈夫;结了婚生了孩子的男人那才叫爸爸;他的孩子生了孩子的男人那才叫做爷爷。男孩-男人-爸爸-爷爷,这是一个男人的成长、成熟路径。
同样道理,女孩-女人-妈妈-奶奶也是一个完整的女人的成长路径。一个人没有走完这些路径,那他都不是一个完整的男人或女人,不管他在其它领域的成就多么伟大,他的人生经历、人格都是不完整的。没结过婚的男人和女人永远都是个大男孩、大女孩,永远都是个没有成熟就凋落的青苹果。
所以我想,武志红老师,你赶紧结婚生孩子吧,用你的理论把你自己的家庭经营好了给我们看看,粉丝们就更加佩服你了,你自己也就更完整了。
不过,这个困惑我自己也做了些思考。
与武志红同类的一个老师就是NLP领域里大名鼎鼎的李中莹老师了。他一生离婚三次,婚姻可以说很不成功了。但他仍在给别人讲如何获得婚姻和家庭的幸福。
一次我听他的课,他这样解释:久病成良医,正是因为我多次的婚姻失败经历,才让我更明白婚姻。你听听,这个解释有点近乎狡辩的味道。就比如一个高考失败了几十次的人给你讲授如何考上好大学一样,你敢听吗?
我尝试查找了一下有没有那些没有完整婚姻的人成为亲子婚姻方面的心理学家的,还真没有。
成为其他方面的大家的倒是有,比如:牛顿、诺贝尔成为了大科学家,希斯、布坎南成为了大政治家,梵高成为了大画家,叔本华、尼采、萨特、福柯成为了大哲学家,但就是没有人真的成了婚姻、亲子方面的心理学家的。
在NLP领域里我佩服的是张国维,这个老人家讲他所做,做他所讲,用他自己的实际行动培养出了3个博士。
还有一个令我佩服的心理学家就是米尔顿埃里克森,这个10多岁罹患小儿麻痹症的患者,天生色盲、音盲、左右肩膀高低不平,医生预言他的生命只剩几个月,今后不能走路不能工作等等,他都用自己的理论和行动一一打破了这些魔咒,成为了“现代催眠之父”。
这两个真正的身心合一者才是我的榜样,我实际生活中是这样做的,我的讲课中也是这样讲的。
不过这仅仅是我自己的思考,这些观点和看法你同意吗?欢迎你留言跟我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