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德范西屏 吴清源金庸陈祖德三位大师谈棋论道
8月10日至13日,首届中国贵阳国际围棋文化节在贵阳举行,其间赛事精彩,名家汇集。本报记者应邀前往采访,现场记录了三位大师的“黑白”论道,现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吴清源 调和之道
七十多年前,一位年仅14岁的中国少年东渡日本,艺成之后携剑出山,30年间笑傲江 湖,打败了日本当时所有顶尖高手。有人称之为“一代宗师”,也有人尊其为“昭和棋圣”。不仅如此,他所创的围棋新布局革命和倡导的21世纪围棋理论,更为世界围棋的发展留下宝贵财富。这位传奇人物就是吴清源。
8月10日晚,应邀出席首届中国贵阳国际围棋文化节87岁高龄的吴清源在央视录制的《五环夜话》节目现场谈棋说道。在吴老先生的围棋世界中,围棋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哲学,反复争棋的最后目的,是从中领略圆满调和的“道”,这也是吴清源围棋理论的精髓所在。问:上个世纪围棋以争棋为主,而您所倡导的21世纪围棋却强调“均衡”、“和谐”,您能谈谈两者之间的关系吗?
答:20世纪打了两次世界大战,因此21世纪要以和为主,围棋也是这样,要讲究调和。我的新布局(理论)就是要重视整体,忽略局部。棋盘中四线以上是天,四线以下是地。不要走定式,最重要的是死活、官子。
话题链接:1933年,未及弱冠的吴清源在与当时的日本围棋大师秀哉名人的引退棋赛中,前三着下在“三三”、“星”和“天元”,这一石破天惊的下法引来棋界“地震”和各方责难,但身为如此年轻的异国棋手,敢于面对前辈高人孤身挑战陈规陋习,其时代意义已超越棋局本身,也成为棋史上的绝妙佳话。
问:有人说吴清源和李昌镐都是百年一遇的天才棋手,假如时光倒流,让您和他比一比,究竟谁厉害?
答:黄龙士、施襄夏、范西屏都是一代国手,他们跟现在的棋手谁更厉害?没法比,因为他们不在一个时代,没有办法进行比较。
话题链接:吴、李二人在他们的时代都是卓立群彦、独孤求败,但吴清源为围棋世界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正如作家吴启泰所言,吴清源对围棋的巨大贡献,绝非李昌镐所能比。
问:您所倡导的新布局不拘常理,落子别具一格。在开幕式上,您第一着落在两星之间的一子是否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答:前些年我认为开局时棋子要走在中间,最好是“天元”,而最近我发现,走在自己面前的两颗星中间更符合围棋的规律和法则。
话题链接:吴清源对中国传统哲学深有所悟,晚年又研习《易经》,他将阴阳调和之道融于围棋棋理之中。金庸先生说,据他了解,吴清源所谓“两星之间”的那颗星,正应“北极星”之说。
问:当年您收了林海峰为首徒,以后又收了王立诚、芮乃伟为弟子,您为什么没有收日本人呢?
答:其实50年前我曾有过想法,收小川诚子为徒,但日本棋院坚决反对,而小川诚子所属的木谷道场也不同意,所以我的心愿没有实现。如果当时木谷实还健在,也许能够实现。
话题链接:木谷实和吴清源一同掀起了“新布局革命”,并为日本培养了一大批超一流高手,而他和吴清源惺惺相惜,既为对手,又是好友,传为棋坛佳话。
吴清源身为中国人,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能够在日本取得辉煌成就、赢得举世之尊,并继往开来成为一代宗师,是其自由的心性和强大的人格魅力使然。沈君山先生所言“匹夫而为异国师,一着而为天下法”,即为吴清源大师写照。
金庸 “黑白”纵横
金庸钟爱围棋,其武侠小说中多有关于围棋的精彩描写,如“珍珑”棋局、黄眉大师坐斗“恶贯满盈”、木桑道长邀棋而战、“黑沼隐女”以棋作术数……这些描写以文寓武,张弛有道,成为“金迷”和棋迷心目中的经典。在贵阳围棋文化节开设的“围棋之道·名人论坛”上,金庸先生侃侃而谈。关于起源围棋的发明完全是因为孩子顽皮,大人用游戏来管住不听话的孩子。所以如有做了父母的,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教教围棋很有用。
关于人文思想围棋不像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那样,以杀子为重,而带有中国古代哲学的平和色彩。从孔夫子下来,基本上中国哲学的中心思想就是讲人际关系,就是讲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总的来说是不主张去侵略别人,而是和平共处。围棋也是这样,所以你得一点、我得一点,不是说我什么都想要,一点都不给你。围棋象征的是中国文化中好的、和平的思想,围棋中的“双活”就是这个意思。
关于历史围棋的历史很长了,史书上记载,三国时孙策和吕范就有棋谱留下来。《孟子》中也曾谈到弈秋教人弈棋的故事,不用功的人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想着去打鸟,于是学棋学不成。棋虽小道,不专心的话也学不好。
关于战法古人弈棋,其实还与兵法打仗有关。《孙子兵法》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高的境界,围棋大至也是这个意思,在战略上是一样的。围棋被人截断后路,回不了家,就要死,长平之战、官渡之战,截断敌人的后路,(敌人)就输定了。
围棋有两个概念,“厚”和“薄”、“轻”和“重”;“厚”和“轻”本来是好的,“薄”和“重”是坏的,有人说对应起来,是不是有点矛盾?实际上它们是互相补充的观念。宋朝为什么衰弱,老是在议和,这就好像围棋上的原则,宋朝把全国的军队都集中在开封,中央重、四周薄,战略要点上都不防御了。
关于发展大约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围棋经由高丽、百济(朝鲜)而传到日本。在唐朝的时候,中国的围棋比日本强,日本的高手来到中国,皇帝派第一高手出来比赛,只说是二、三名的,赢了以后就不敢再下了。因为中国长期战乱,清以后围棋就不行了。
在陈祖德先生之前,我们和日本的水平还差得远,陈先生赢了他们之后,中国的围棋开始慢慢发展起来。陈毅元帅曾说过,“国运盛,棋运盛”,如果像贵阳这样大规模地普及及提高围棋之道,我们就无敌于天下了。
陈祖德 情系围棋
作为中国棋界的“掌门人”,陈祖德所谈的围棋之道更多的是中国围棋的发展之道。而亲眼目睹了新中国围棋沉浮变迁,感受了新中国围棋日新月异的这位开创了一个时代的大师,谈起围棋来也自有更多感触。我是一个棋手,围棋就是我的生命。看到中国的围棋能有今天,再回想几十年来自己走过之路,我感到非常幸福。中国围棋如今已在祖国深深扎下了根,而且越来越兴旺,陈毅元帅定会笑慰九泉,而我二十多年前已“死”过几次,如今死而无憾。
很多年来人们认为围棋都是一种竞技,这次围棋节全面阐释了围棋的内涵,功不可没。围棋究竟是什么,很难用一句话说清。有一次到台湾交流,有人向我提出这个问题,一下子还真把我问住了。我想起列宁曾说过,“国际象棋是一种智力体操”,于是就借用了一下,说“围棋是智力的体操。”
围棋之所以在中国乃至其他国家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超强的趣味性是它能沿袭至今的先决条件。人们一但学会了下围棋,就永远也不会丢掉它。岩本熏、桥本宇太郎老先生(日本围棋高手)一个活了九十多岁,一个活了一百岁,他们在死前几天,还在下围棋。
另外,由于围棋的深邃与富于哲理,以及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内涵,它一直为中国的精英集团所重视,传至海外后,也同样如此。这一点,是其他任何体育活动都难以比拟的。 杨红翥(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