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名言 薪尽火传 功过难评的名臣李鸿章(三)

2018-09-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曾国藩评价:少荃天资与公牍最相近,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也未可知.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拼命著书.梁启超评价: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要而论之,有才气而无学识,有阅历而无血性.誉满天下,亦谤满天下.李鸿章名言 薪尽火传 功过难评的名臣李鸿章(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评价: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清史稿>评价: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不愧为社稷之臣;惟才气自喜,好以利禄

曾国藩评价:少荃天资与公牍最相近,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也未可知。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拼命著书。

梁启超评价: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要而论之,有才气而无学识,有阅历而无血性。誉满天下,亦谤满天下。

李鸿章名言 薪尽火传 功过难评的名臣李鸿章(三)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评价: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清史稿》评价: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不愧为社稷之臣;惟才气自喜,好以利禄驱众,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卒致败误。疑谤之起,抑岂无因哉?

李鸿章名言 薪尽火传 功过难评的名臣李鸿章(三)

李鸿章为曾国藩写的挽联: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功过难评的人物,赞同者称之为“国家栋梁”,摒弃者称之为“卖国老贼”,而他却自称为大清帝国的“裱糊匠”。

李鸿章名言 薪尽火传 功过难评的名臣李鸿章(三)

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他到底有怎样的风云机遇和人生传奇?此系列文章将为我们缓缓地展开李鸿章跌宕起伏的人生画卷。

(接上期)

严师磨砺 受益无穷

曾国藩深知李鸿章才气纵横但为人自傲,决定好好地打磨他一下。

因此,李鸿章加入幕府之后,曾国藩一开始只安排他做一些普通公文批示、文书整理、往来接待等相对清闲的工作。

李鸿章能力过人又自视甚高,也认为他的幕府生涯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过得很惬意。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痛苦生活才刚刚开始。

众所周知,独当一面的一把手和协助主帅的幕僚之间角色差异很大,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更是天差地别。

因李鸿章离开曾国藩很多年又曾经在安徽独当一面、掌握重权,所以回到幕僚的角色之后,他很快就暴露出很大的不适应。

曾国藩的为人性格、处事习惯方面都和李鸿章有很大区别。

曾国藩严于律己也严以待人,李鸿章则宽于律己也宽以待人;曾国藩行走坐卧都讲究法度,生活没有任何想象力,简直是刻板的苦行僧,而李鸿章认为工作时应该全力以赴,但空闲的时候该放松还是要放松,美食和娱乐都不可或缺。

以前曾李两人只是空闲之余联系一下,聊的都是一些大的共识,所以大家感觉都很好。现在朝夕相处,这种三观的细微差异就导致两个人之间都很不爽。

曾国藩对李鸿章的生活细节很不满,而李鸿章作为地位较低的规则遵循者,腹诽之外尤其感到痛苦。

曾国藩为人自律,每天黎明时分就起床查营,并与幕僚们共进早餐,以便加强关系的粘性。

而李鸿章向来性格懒散,习惯了富贵人家的生活,前面又当过一把手,作息时间都由自己说了算,所以习惯于睡懒觉。

李鸿章对天不亮就起床的行为简直深恶痛绝,认为这种行为完全是自虐,一点价值都没有。

于是,他坚持早起几天后终于放弃,开始偷懒赖床,并经常让人告诉曾国藩——“他头痛就先不吃早餐”。

精明的曾国藩对李鸿章的性格了如指掌,决心履行老师的责任,改变李鸿章“荒废光阴”的不好习惯,让他重新回到“早睡早起的有为青年”的行列。

有一天,李鸿章又借口头痛赖床不起。曾国藩决定教训一下他,就派人去请李鸿章,并通知说他如果不到所有幕僚都不吃早餐。李鸿章一听卫兵传达的这一番话,可不想成为所有人的公敌,于是马上狼狈不堪地冲向食堂。

到餐厅一看,李鸿章发现曾国藩黑着脸,端正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他心里惴惴不安地端起饭碗,味同嚼蜡地吃着早餐。

饭后,曾国藩把李鸿章叫到自己的面前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他严肃地说道:“少荃,你是我的学生,我对你寄予厚望。你出身富贵家庭,以前可能形成了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这不能完全怪你。

但是,你既然到我的幕府参赞,就要遵守规则。

第一,绝对不能说谎,这是君子的底线。

第二,你要为人自律,严格要求自己。响鼓不用重锤,相信你能深刻领会我这一番话的涵义。”

李鸿章此时羞愧交加,恨不得地底突然裂开一条缝好让他钻下去。从此,他逼迫自己严格早起,每天都在被窝中与自己进行艰苦的斗争。

在经过一段痛苦的坚持之后,他突然发现并没有原来想象的那样完全不能接受。于是他很快就习以为常,并养成了一生的早起习惯。

晚年的李鸿章回忆起这段往事,很感激曾国藩的严格要求,他曾对身边的幕僚们感慨地说道:“早起的习惯让我的一生受益匪浅。当年如果没有涤师(曾国藩)的严格要求,我一定没有今天的成就。”

融入湘军 奏折之要

在李鸿章被曾国藩打磨了一段时间并逐渐适应幕僚身份之后,曾国藩开始对他进行重点培养,安排他处理湘军的各项重要事务。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起草奏折。

众所周知,“奏折”相当于是中国古代高级官员给朝廷的“工作汇报”和“工作请示”。遇到有稍微重要之事,大臣们都要向朝廷“汇报请示”。

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官员的仕途沉浮。换句话说,你不向领导汇报思想动态,领导怎么知道你把他放在心里并始终与他保持一致?

你不关心领导的身体和忧国忧民之心,不向领导展示你的工作成果,领导怎么知道你很有能力?怎么知道你呕心沥血地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尤其是中国古代的通讯不发达,大臣们远在外地工作,没有办法随时对皇帝嘘寒问暖,没有办法随时聆听皇帝高屋建瓴的重要指示,那么奏折的重要性就更为凸显。

从某种程度上说,奏折不仅是一个日常化的汇报流程,更是朝廷与地方上下级沟通的一个关键纽带。

大臣们通过奏折与皇帝建立情感联系,通过奏折向皇帝汇报自己的思想动态,也通过奏折展示自己在基层的巨大功绩。

俗话说的好,你连汇报工作都做不好,你连自己的成绩都不关心,你连表扬和自我表扬的能力都不掌握——这是典型的没有上进心的体现。那朝廷还怎么给你身上加担子?还怎么敢相信你能够不辜负朝廷和人民的期望?从这个角度来看,奏折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为过。

但是,皇帝每天都要披阅大量的奏折,所以一目十行是他的基本功。言简意赅和一针见血的奏折才能让人眼前一亮,而要以最少的文字陈明原委、说透道理委实不易。

关键是所奏之事又大多是朝廷和地方的政治、军事、经济大事,其中不少与上折者个人利益甚至身家性命息息相关。

因此,奏折中的每一个字都十分珍贵,每一个字都不能浪费,真正是“一字千金”。

如何写奏折——简单地说就是下级怎么样向上级汇报工作,这是有大学问的,这也是古代考验一个官员是否前途远大的重要依据。

可以说,古代名臣中基本没有一个是不擅长于写奏折的。

胡林翼曾经说过,天下写奏折有三大高手,曾国藩算一个,左宗棠算一个,而自己也算一个。因为他逝世较早,所以没有遇到李鸿章的鼎盛时期。其实李鸿章汇报工作的能力绝不在他们三人之下,甚至犹有过之。

其实这很也正常,因为不会汇报工作的官员基本走不了太远,毕竟领导的时间和心智资源都有限。再牛的人一天也是24小时,再完美的人也有自己的喜好。

你不跳到我的眼前来,不让我从你的汇报中认识你、欣赏你,那我就只能说声“对不起”了,你自己孤芳自赏吧!我的时间宝贵,我的辐射能力也有限。你没有升迁很可能是我真的不知道你的能力很强,真的不知道你做过那么多事。

因此,包装和造势是古代官员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不会汇报工作的官员可能早就在激烈的官场挣扎中被大浪淘沙了。

师生谈心 弹劾翁抚

关于李鸿章的著名奏折很多,除了前面那一封打动咸丰皇帝因而把吕贤基送到坑里的名折外,载入史册的奏折也是不胜枚举。篇幅所限,南山君就再举一个案例与大家分享。

有一次,曾国藩因某些原因要弹劾安徽巡抚(地位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安徽省长)翁同书。前文有介绍过,常熟翁氏是真正的名门望族,底蕴深厚。翁心存是三朝元老,德高望重,门生故吏遍天下。

曾国藩此时是两江总督(地位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政治局委员兼江苏、安徽、江西省委书记、上海市委书记兼两江大军区司令),安徽也是他的辖地。

清代的总督和巡抚从机构的设置上来说是有一定的制衡考虑的。曾国藩要弹劾翁同书,就相当于现在的某个省委书记要正式地向中央弹劾省长。这是非常敏感的事件,处理不好会有很多的后遗症。

第一,朝廷会慎重考虑你对大局的驾驭能力。虽然巡抚能在一定意义上制衡总督,但是地位还是有相当差距的。

你一个天下第一重镇的总督,连下面的三个巡抚都搞不定,到这个位置上还具备“掌好舵把、斗而不破、团结一切力量向前看”的基本素养,那么以后还怎么让朝廷相信你的能力?怎么敢把你放到更重要的位子上去?

第二,弹劾自己属下用来制衡你的巡抚,你是否还有别的居心?是否党同伐异搞小山头?这样一来,想象空间就会无限延伸,事情就太敏感了。

按理说,这种事情最合适的方法应该是找一个自己派系的御史(古代的纪委),由曾国藩提供材料让御史出手弹劾一下。

不论能不能成,这是御史的职责所在,谁都说不出什么闲话。至少曾国藩在政治上就立于不败之地,可进可退。

当然,我们不知道当时的曾国藩为什么没有这么做。也许是形势确实很紧急,来不及联络御史;也许是他瞬间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决定不顾一切先把巡抚弄下来再说。

即便这样,曾国藩对这件事也是极为慎重的。他自己写了一封奏折,看了看觉得不是很满意。然后他又让幕僚草拟了一封奏折,还是觉得不行,总觉得差了一点火候。

曾国藩想了一下,就把正在处理后勤转运等事务的李鸿章找过来,温和地对他说道:“少荃,你先坐吧,喝口茶歇一歇。你这几天看上去好像清减了一些,最近工作辛苦了。虽然公务繁忙,但是你也要注意身体啊。”

李鸿章目光中露出感动的神色,诚恳地说道:“多谢恩师的挂念,大军转战,后勤事务繁多,事关重大,学生必须亲力亲为才能放心(表了一下功劳)。

不过,我也亲自领过兵,早就习惯戎马生涯了。对了,恩师您急忙把我从后营召唤过来,不知道有什么急事吗?”

曾国藩喝了一口茶,慢条斯理地说道:“我准备弹劾安徽巡抚(地位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安徽省长)翁同书,但是写的奏折一直不如意。事关重大,我现在思路有点懵,所以想让你帮忙写一封弹劾奏折。”

李鸿章大吃一惊,像弹簧一样‘噌’的一声站起来,焦急地说道:“恩师,您要弹劾翁同书?这件事可是非同小可,您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啊。

常熟翁氏是海内望族,翁心存又是三朝元老,位列帝师,根子极深。万一打蛇不死被反咬一口,那可就为您未来树一大敌啊。呃,对了,翁公还是我的太老师,您把这件事交给我好像也有些不合适。”

曾国藩沉默不语,眯起三角眼盯着李鸿章,心想:“小子,你入了我的曾氏门下,还想脚踏两条船?未来你的老师只有我曾涤生一个,其他的各种房师、座师等都要靠边站。

我现在就是要趁这个机会逼你选择站队,以此来衡量未来是否要继续培养你。”

李鸿章偷偷地看了曾国藩一眼,发现他面色阴沉地盯着自己,更加惴惴不安。

过了好一会儿,曾国藩才开口说道:“少荃啊,我对你的未来是有期许的。你的资质和才华都在我之上,未来前途远大,惟有心性还未定型。

圣人曰——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你如果一直都是瞻前顾后、畏惧徇私的性格,未来只会成为一个庸俗的官僚,是成为不了名臣的。”

停顿了一下,让李鸿章稍稍消化这一番话后,曾国藩继续说道:“今天这大帐中只有我们师生二人,我可以跟你说说一些阴私的事情。

你想有远大的理想,就要看破一个‘狠’字,为了实现理想能够打破束缚。在前进的路途上,不论是谁挡了你的道都要把他扫掉,更不要说一个太老师了。

前朝(明朝)的徐华亭(徐阶)和张江陵(张居正)份属师生,情同父子。可以说没有徐华亭的大力栽培绝不可能有后来张江陵的功成名就。

但是张江陵登上首辅之位后,老师徐华亭阻挡了他的改革之路,他是怎么处理的?你熟读史书相信很清楚。也正是因为这样,张江陵才成就了赫赫大功,载入史册。

少荃,如果有一天我阻挡了你的路,你也应该毫不犹豫地把我搬开,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这就是我今天给你上的一堂课。”

李鸿章听了这一番话,瞬间就差点吓尿了,小心脏忽上忽下噗通噗通地直跳,猛地跪到地下发誓地说道:“恩师,您怎么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了?皇天后土可鉴,学生绝不敢做这种欺师灭祖之徒。”

曾国藩对李鸿章的表态很满意,心里笑开了花,暗暗想道:“昨天复习了一下和珅的《为官之法》,确实效果不错,哈哈。也不枉我软磨硬泡地从润芝(胡林翼)那里把这些文章搞过来。”

但是,他还是表情严肃地看着李鸿章。这也是一种领导艺术——心里很满意,但是盯着你不说话,让你心里发慌、忐忑不安,从而制造压力和建立权威。

李鸿章脑袋有些发懵:“对了,刚才讨论到哪里了?好像是写奏折的事吧,怎么突然跑偏到这么敏感的话题?呃,我的小心脏啊。我们还是聊一点稍稍轻松点的话题吧。”

俗话说的好,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李鸿章其实很清楚如果他出谋划策弹劾翁同书的话,未来可能为自己树立一个大敌。

把原本有巨大帮助的人脉搞成势不两立的政敌——这对古代的官员来说是最愚蠢的事情。但是,此时的李鸿章已经没有选择,两害相权取其轻吧。呃,曾国藩还坐在那里眯着眼睛盯着呢!

于是,李鸿章心思转了一下,瞬间做出了选择,郑重地对曾国藩说道:“恩师,学生虽然才疏学浅,但还是愿意为您分忧。我马上动笔写个奏折草稿,供您参考。”

曾国藩深知一味的严肃打压是不行的,恩威并施才是驾驭下属的正道。

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微笑地说道:“少荃,快快起来喝一盏热茶吧,地下这么凉,你怎么还跪到地上去了?我们之间不需要这些虚礼。你呀,为人处世还是不够稳重,还需要好好磨砺。”

李鸿章腹诽了一下:“呃,我都跪了这么久,你现在才说这话。”但是,他的脸上还是露出非常感激的表情。大帐中马上又恢复到“师生相得”的融洽气氛中。

通过李鸿章加班加点的埋头苦干,又一个千古明折横空出世——《参翁同书片》,这封奏折也成为曾国藩众多的历史明折中最富盛名的一道。

奏折中有一句话直到今天还让读者感觉到阵阵杀气——“臣职分所在,理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

正是这一句话才让这个奏折名载史册,它的杀伤力不在“故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而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之下。这一句话有三层意思,南山君在此简单地为诸君解析其中蕴含的高明之处。

(篇幅所限,留待后述)

下期导读:

曾国藩的两大爱好为什么会让人却之不恭?而李鸿章又为什么会与老师闹翻,从而拂袖而去?

请看下期文章《薪尽火传,功过难评的名臣李鸿章(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