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柱础 洛阳白马寺游记
左右两侧的白马,马鞍配饰,鬃毛线条,刀工雕刻古朴典雅,有一种很悠久强烈的年代感扑面而来,让人不禁浮想联翩。从白马健壮的躯体上,人们仿佛能感到时光留在它们身上的印记。这些白马应该是前朝的古物,应该是颇有些年头了。在兵荒马乱的时期,这两匹白马没被掠去卖给哪家博物馆,实在是一件幸事。
白马寺始建于东汉,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是汉明帝刘庄为了安置来中土的印度高僧并存放佛教经像而修建的寺院。为了纪念托载佛经有功的白马,将寺院命名为白马寺。白马寺是我国官方建立的第一座寺院,是我国佛教界公认的“释教”“祖庭”。
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寺院主要是明清时期的建筑规模,在两千年的岁月里,虽几经毁损,几经翻建,白马寺始终在我国佛教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用赵朴初题写的“白马寺”作为白马寺的牌匾,可以知道白马寺应该是近些年重新整修过的,只是不用原先的题匾,而用现代人写的题匾,让人感到有点遗憾。
进庙拜佛烧香是出门旅游的惯例,不管你信佛与否,进庙里感受一下宗教的神秘气息,看看佛教的精美雕塑和建筑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厚重的历史沉淀,岁月的沧桑,这些都会让人在寂静的宗教的氛围里去掉世俗的浮华与喧嚣,慢慢静下心来去思考一些自己人生的问题。
东汉始,印度佛教进入中国,在不断的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佛教不断影响着中国文化和政治进程。对苍天百姓而言,佛教是一种普遍的心灵的慰籍,是对未知世界的一种美好的解释。从遍布各地的不同历史时期修建的寺庙禅寺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官宦富贾,还是贩夫走卒,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在佛教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东西,在心灵深处找到了某种归宿感。
白马寺里古树挺拔,殿宇峥嵘,曲径通幽,肃然有序。寺内的天王殿,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四座大殿等建筑也和其他庙宇相仿,供奉的也是大家常见的佛祖菩萨。本来想在白马心情愉快,轻轻松松地转一个上午时间,可是在白马寺后面一处古迹边看到的一个说明牌上的文字,让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靠近法宝阁的侧面,有四个石头柱子基础,边上立着一块说明牌,上面写着令人胆战心惊的几行字:史载:“唐安史之乱”后,公元756年后回乞兵至洛阳“士女惧之”,皆登圣善寺及白马寺二阁以避之。回乞纵火焚二阁,伤死者万计,累旬火焰不止。今存之石柱础,即为唐代高阁之柱础。
读罢这几行文字,不觉抬头四周观看,只见四周古树苍苍,隐天蔽日,寂静无声。那一千五百年前通天火焰早已不存在,那呼天喊地的惨叫声早已散入历史的云烟中了,只有这几行文字,这四个围起来的柱础仿佛还在诉说着那场可怕的灾难。
回乞族,匈奴族和金人都是突厥族一脉,是汉族王朝历史上永久的灾祸和威胁。在安史之乱之后,唐王朝已是外强中干,摇摇欲坠,国力已大不如从前。趁着唐王朝的衰落,北方周边的强悍民族借机挑衅,骚扰边境,洛阳古都也遭受祸害。
在这次侵扰洛阳的时候,回乞兵一阵横冲直撞,把皇都打得七零八落,逃到寺庙寻求菩萨保佑的士女在白马寺的高阁里,在一把烈火中化作冤魂。白马寺成了这场灾难的见证,想必那冲天的火焰映红了红白马寺的夜空,也照红了回乞兵卒扭曲狂笑的脸。
在白马寺里面,佛教仅仅是人们在绝望之际最后寻找的庇护所,菩萨在人类罪恶和残暴面前无能为力,在佛教的祖庭,就这么上演了“万计死伤”的惨剧,如其说这是回乞兵卒的残忍,倒不如说是唐王朝的耻辱。
在名胜古迹旅游的时候就要有一种平常的心态,这样就不会太累。否则,那种沉沉的历史厚重感就一定会压得你透不过气来。多愁善感是一种对自己非常不利的情绪,为古人担忧落泪是一件于人于己毫无意义的事情。
当年因为汉明帝的一个梦,中土大地有了第一座佛教祖庭。在近两千的时间长河里,屈指算算,其中多少朝代更替,多少人来过往,历史的岁月被压缩在几册史籍之中。帝王将相,平民百姓,他们的故事仅仅变成了文字记载的一段内容,仅仅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符号文字而已。心经所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皆是幻象,一切的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都是空色而已。
树烧了可以再植,庙烧了可以重建,一切都可以从头再来。而只有白马寺的那匹白马是幸运的,大家都知道白马寺的来历,大家都记得两千年前翻山越岭,历经千难万苦来到中土的那匹白马,而那些奉命迎取印度佛经的汉朝使臣,那些普度众生的僧众,都已然无声无息,仿佛不存在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
走出白马寺,站在温顺的白马前面凝神片刻,信口胡诌几句诗,算是来洛阳白马寺一游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