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沧龙为什么没事 刘沧龙:给我们一年 还世界一个新宏达

2018-12-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是6月的第一个工作日,汶川大地震后的第21天.阳光打在成都锦江畔的一栋写字楼里.刘沧龙正忙着批阅手中的文件,隔壁办公室的电话声此起彼伏.刚从什邡救灾现场回来,他又急着要去参加省里召开的一个紧急会议.出发前,略显疲惫的他神情坦然:"地震绝不会震垮宏达!"刘沧龙为什么没事 刘沧龙:给我们一年 还世界一个新宏达本报记者 郭新志蹲在废墟上泪水悄然而下6月2日下午,刘沧龙一身素装:短袖T恤,黑裤子,运动鞋.因忙于救灾,他将西装放进了柜子,用他的话说,这样可以"随时出发,随时到救灾现场

这是6月的第一个工作日,汶川大地震后的第21天。阳光打在成都锦江畔的一栋写字楼里。刘沧龙正忙着批阅手中的文件,隔壁办公室的电话声此起彼伏。

刚从什邡救灾现场回来,他又急着要去参加省里召开的一个紧急会议。出发前,略显疲惫的他神情坦然:“地震绝不会震垮宏达!”

刘沧龙为什么没事 刘沧龙:给我们一年 还世界一个新宏达

本报记者 郭新志

蹲在废墟上

泪水悄然而下

6月2日下午,刘沧龙一身素装:短袖T恤,黑裤子,运动鞋。因忙于救灾,他将西装放进了柜子,用他的话说,这样可以“随时出发,随时到救灾现场”。

此时已是地震后的第21天,21天前,他正在双流国际机场,准备赶往外地参加一个会议。“当时脚下突然颤动起来。”刘沧龙说,候机厅里的人都赶紧往外跑,那情形跟1976年的松潘大地震一样。

刘沧龙为什么没事 刘沧龙:给我们一年 还世界一个新宏达

“有了那次的经历,这次地震发生时就不害怕了。”刘沧龙说,倒是接下来的事情开始让他担心:所有通讯全部中断,远在什邡深山中的磷化工厂会不会有事?

3分钟后,他决定折回公司。途中,坏消息接踵而至:什邡磷化工厂4人死亡、有色公司4人受伤……消息仍在陆陆续续传来,伤亡数据不断刷新。

刘沧龙为什么没事 刘沧龙:给我们一年 还世界一个新宏达

刘沧龙马上改变了线路,直奔什邡磷化工基地。尽管早有心里准备,但抵达什邡磷化基地后,刘沧龙“浑身像被电了一下”,眼前的情形让他大吃一惊:原先整齐的厂房变成断壁残垣,工厂设备被废墟掩埋,崭新的办公楼已扭曲变形!呼救声、哭泣声不绝于耳,整个公司一下子变得面目全非!

看着自己辛苦建造的基业,刘沧龙强忍着泪水,爬上废墟,用手刨出埋在废墟下的员工。

“我没有想太多,这个时候,那些员工都是自己的亲人,不用想就知道怎么做了!”刘沧龙说,“宏达不会丢下每一个员工,也不会放弃每一个员工!”

夜幕降临,下起小雨。黑暗中,他听到了废墟里传出的呼救声,借着手电筒的灯光,刘沧龙在废墟中搜寻,声音是从厚厚的水泥预制板底下传出的,预制板横七竖八的叠在了一起,凭人力根本无法搬开,刘沧龙只能蹲在废墟上大声安慰被埋员工,泪水悄然而下。

震后第8天

重心逐渐转向重建

“本来是有机会救人的。”宏达集团副总裁刘德山回忆说,当时磷化工厂有一台推土机,但被开到别处救援了。宏达员工跑去要时,发现不远处的一所中学倒塌了,“那些娃娃都埋在里面了,他们更需要推土机!”

无奈之下,刘沧龙只得发动大家跟那些等待救援的员工说说话,打打气,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有一件事让刘沧龙至今难忘:宏达集团氢钙分厂一个副厂长,75岁的父母居住在什邡市蓥华镇仁和村四组。地震发生后,该副厂长积极带领分厂职工组织抢险,但他的父亲却在地震中失去了生命。得知父亲遇难的消息后,他仍然坚持在公司里加班抢险至13日凌晨,才赶到父亲的出事地点。因伤亡人数太多,公司里还有许多急需救援的生存者,他毅然决定请求部队官兵的帮助,将父亲的遗体简单地掩埋,然后回公司抢救生者。

救灾还在继续。

13日凌晨1时48分,刘沧龙通过断断续续的电话联系和手机短信布置成立四川宏达集团抗震救灾指挥部,商讨抗震抢险对策,他亲任指挥长,同时分别设立抢险救灾组、后勤保障组、卫生防疫组、财产核实组、灾后重建组,24小时值班,全面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前期主要是以救灾为主,5月20日以后的重心就逐渐转为重建。”刘沧龙说,这一系列的工作只能靠企业自己,“这次受灾面积太广,受灾人数太多,政府忙那些事都忙不完,宏达不能再给政府添负担。”

重建之前

给员工一个新家

随着救灾的深入,宏达集团的损失不断被刷新。

截至5月29日11时,汶川大地震已造成宏达集团108人遇难,372人受伤,5人下落不明,1800余名员工无家可归,受灾员工总数达5900人,受灾人口总数达13550人。“是多少报多少,决不能夸大”。

宏达集团辛辛苦苦建设的磷化工基地毁于一旦。783560平方米厂房全部坍塌, 8617台设备受损,总财产损失达76829万元。

“这是29年来我遭受的最大伤痛。”刘沧龙说,29年前,他一个人以500元起家,创办了一个作坊式的小企业———什邡县民主磷肥厂,之后经过许多风雨淌过许多泥泞,经历了很多次的“惊险一跳”,才发展到今天。但一场地震,将他最初的基业毁掉了。

尽管如此,刘沧龙说,天灾无法避免,宏达不会低头,那样对不起自己的员工,也对不起国家。

“重建是肯定的,但首先要稳定人心。”刘沧龙说,“宏达不会丢下每一名员工,我们要给他们一个新家。”只有他们先安定下来,企业才有希望。

5月22日,宏达集团召开紧急会议,受灾员工和遇难员工慰问政策悉数出台:遇难员工(含临时工)一律按工伤政策处理好善后事宜;员工(含临时工)遇难,集团发给家属慰问金壹万元;员工(含临时工)家属(父母/子女/配偶)遇难,集团发给员工慰问金3000元;在2000年宏达集团重组、收购之后退休的遇难员工,集团发给家属慰问金3000元……

“他们为企业做了贡献,在这个关键时候,我们不能抛下他们不管。”刘沧龙说,在未恢复正常生产期间, 德阳受灾成员企业由于无法实行吨产量工资制,宏达集团也出台了临时的工资发放办法。

除此之外,宏达集团也在积极筹建临时安置住房。目前,宏达集团每天给每名受灾员工发放1斤粮,10元钱。“集团在考虑怎么让职工过得更好一些。”刘沧龙说。

重建资金

主要靠自己解决

宏达重建,搬还是不搬?

在宏达集团看来,搬迁的话,也不是难事,重新选块地,建个新工厂就行;但原地重建的话,会不会再遭受地震?

刘沧龙对此早有打算,他说:“做企业,不能只想着自己,工厂搬到其他地方兴建,原来的职工怎么办?当地的经济怎么办?”

但重建工作并不简单。“宏达集团成立的灾后重建小组正摸底各受灾工厂的设备情况,同类型的机器,完全报废的彻底不用,能够相互拼接的可以组合在一起使用。”尽管如此,因有些设备需要提前定制,生产厂家也有一定的生产周期,这间接拖后了宏达重建进程,“事实上,有些生产厂家现在都没法找到。”

“总的来说,我们不是在简单的重复建设。”刘沧龙说,这次重建是宏达集团内在品质的一个再提升过程,重建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重新建造一个新宏达。

5月21日,停产9天的宏达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也正式恢复生产。“时间长的需要一年才能复产,短的8个月之类就可恢复原先的水平。”对于重建资金,刘沧龙表示,这次重建的资金不会少于地震造成的损失,“尽管数额巨大,但主要还是靠我们自己解决,如果国家能够提供贴息贷款等优惠条件,那样重建工作就顺利得多。”

“我们虽然受灾了,但是也没有外界想像的那么严重。”刘沧龙说,此次地震,宏达集团的利润贡献大户———金鼎锌业和四川宏达有色基本没怎么受损。“从这点来看,要说宏达集团受损有多严重也谈不上。”刘沧龙说, “先把每个企业的受损情况摸底,然后缺什么补什么,以前生产什么,重建后还是接着生产。”但工厂建起来后,因金河、清平两个磷矿被损毁,“原材料就需要国家来调配。”

今年,有关宏达股份与驰宏锌锗争夺矿山的事情曾甚嚣尘上。刘沧龙也并未回避此事,“宏达股份股东已赞成对金鼎锌业40%股权在同等条件下行使优先购买权。”倘如此,驰宏锌锗与宏达股份的矿山之争或许也会出现新的转机。

采访临近结束时,刘沧龙说:“我想告诉外界的是,宏达集团屹立29年不会倒,给我们一年时间,还世界一个新宏达。”

刘沧龙&宏达集团

刘沧龙现年53岁,上过初中,当过工人,开矿山、办工厂,是上世纪80年代什邡市最早的一批创业者。他有着众多的头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四川省首届十大杰出企业家、2008年度中国十大慈善家。而现在,他正忙得不可开交:带领万名宏达员工加紧灾后重建。

29年前,靠着当初借来的500元钱,他将一个小小的磷肥厂变成了如今资产达200多亿元的宏达集团———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带领一个此前毫不知名的企业走出国门,在国际上冲锋陷阵。

可如今,他面临着29年来的最大伤痛: 此次地震,宏达集团108人遇难,上万人受灾,损失7.68亿元———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磷化工基地毁于一旦。

但他依然坚定,满怀信心:“宏达集团不会倒,给我们一年时间,还世界一个‘新宏达’”。

相关链接

宏达股份损失减少一大半

宏达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宏达股份6月2日发布地震影响后续公告,称此次地震给公司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由原来的3.88亿元减少至1.60亿元。

经核实,宏达股份现已挽回损失的流动资产5458万元,将流动资产损失由原来预计的1.01亿元减少至4652万元。公司固定资产损失将由原来预计的2.87亿元减少至1.14亿元。

地震发生后,宏达股份持续披露受灾情况。5月20日,宏达股份公告显示,截至2008年5月19日,公司死亡人数为74人,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8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损失2.87亿元,流动资产损失1.01亿元。

随后,宏达股份动员各种力量力争减少损失,并相继制定全面修复设计和相关方案,公告称这些方案的实施,将大幅度降低公司的直接经济损失。

鉴于此次强烈地震对公司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公告还提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