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睡李太后 李太后大怒:抄了张居正的家 钱不就有了嘛
有的人很奇怪,为何帮助张居正赶走高拱、在万历和众臣反感乃至反对张居正时曾经坚决支持他的李太后,在张居正被“清算”时竟然没有发过一声。其实,这样的人忘记了李太后的三个身份,她的每个身份都使其不但没有出面阻止万历,反而是暗中“支持”万历清算张居正的人。
李太后坚决主张对张居正抄家,目的只是为了给二儿子潞王凑足结婚钱。由此,许多人对此更是百思不得其解,李太后怎么变得前后如此不一?难道之前支持张居正是假的?其实,这些都忘记了李太后的性别、身份、时代特点。
(1)孝定李太后的四个身份不应忘记
孝定李太后生于嘉靖二十五年即1546年,卒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寿享68岁。她以宫女身份入选裕王府。1563年生下了后来的万历皇帝。
1567年,隆庆登基后被册封为贵妃。1572年,万历继位后被尊为皇太后。她在后宫以“皇权”的“第一代理人”身份,支持了张居正实行的各种改革。
待神宗亲政后,她就立刻隐居后宫,不再过问朝政。为何她走得那么潇洒?似乎不恋红尘的滚滚尘沙。其实,如果我们能够牢记她的四个身份,就不会纳闷儿。
A.在“后宫不得干政的朝代”受到了灵魂洗礼
大明朝,无论后宫外戚干政还是武将造反基本绝迹了。这要感谢朱元璋父子,自朱元璋起就设定了“后宫、外戚不得干政”的传统,而且这个传统也基本被后世皇帝继承。特别是外戚势力,“后宫干政”与外戚势力大小有很大关系。在朱元璋屠戮功臣下,有军权的外戚全部被消灭。朱元璋统治后的朱棣,其铁腕统治更不输于明太祖。
朱棣将锦衣卫的权力发挥到极致,之后又设立东厂,为后世皇帝们递过来一把新刀。可以说,明朝皇帝手中的刀很多,后宫、外戚也没有插手的余地。
B.男尊女卑已成历史现实
“男尊女卑”时代,在汉唐时期虽有但并不明显,特别是在统治阶层内部,汉朝四百年天下,后宫、外戚主政三百年。大唐女人都可以当皇帝。
男尊女卑时代是从宋儒开始,那时的儒家开始固化。但因为辽宋金时代乃是乱世,这个过程被元朝打破。但从朱元璋开始,才真正地将儒家思想从上到下地贯彻好。由此,“男尊女卑”时代也就无可争议地降临了。在这个时代,即使你是皇后、太后也是如此。它就像是一面铁幕,隔离了女能人与皇位的距离。
C.在后宫这个“尔虞我诈”之地培育出的“唯一硕果”,李太后的智商非常高,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很明确
后宫包括皇帝的正式的女人们、非正式的女人们以及太监。大家都看过“宫斗剧”,也知道“三个女人一台戏”(当然三个男人甚至两个男人也是一台戏)的俗语,因此,从宫女出身的李太后,在“尔虞我诈”中生存了四五十年,可以说其智谋已经成“精”了。
D.李太后虽是太后,但她首先是女性
作为一名女性,母亲的重要性要高于女人的重要性。有些“历史发明家”、影视或小说编剧,让我们向着“情”去思考二者关系。但这些完全是想象,做历史的人是不能“遐想”的。即使有,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儿女总要比情夫、后老伴儿要重要得多。特别是在封建社会,母以子为贵的情况下。
综上所述,因为上述四大本性,李太后同样是政治动物,在政治动物面前,权力永远是第一位的。谁威胁皇权,她同样会咬碎敌人。张居正威胁到了皇权,这与高拱完全类似。
(2)高拱、张居正与李太后
高拱和张居正是隆万时期一对能力、性格高度一致的人。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张居正的性格要比高拱好,高拱脾气不好,喜欢争论、搞斗争、心眼小儿。然而,实际上张居正掌权后,特别是掌权中后期,高拱的这些毛病张居正也存在。
高拱生于1512年阴历十二月十三日,其实就是1513年1月19日生人。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考中进士在翰林院工作,1558年担任裕王的讲师。1565年,裕王地位因为景王薨而更加巩固,所以,高拱受到徐阶推荐,以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身份入阁。
1566年嘉靖死后,裕王登极。高拱、徐阶因为互相争斗,先后退休。隆庆三年(1569年),张居正等人请高拱出山任首辅。万历登极(1572年六月)后被张居正、冯保、李太后赶出内阁。其后,险些被张居正、冯保陷害,多亏吏部尚书杨博、左都御史葛守礼等相助得以幸免归家养老,于1578年病逝。
张居正生于1525年,1547年考中进士,属于徐阶的亲信。1562年徐阶代替严嵩任首辅,张居正开始崭露头角。1564年,在徐阶推荐下为裕王侍讲侍读。1567年,张居正为吏部左侍郎、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
高拱和张居正长期在翰林院工作,长期上下级关系,但是张居正和徐阶的关系,高拱、徐阶在反严嵩过程中有着高强度合作。
高拱和张居正都很有才能,改革方向也基本一致,但他们都因为相同的问题而会造成“改革反而加速明朝灭亡”的问题。
高拱和张居正都“缺乏地方工作经验”,正需要海瑞(关于海瑞的能力问题我想还是要多了解了解比较合适)、庞尚鹏这样既清廉又有工作能力和改革经验的人进行扶助。可惜,高拱、张居正都不能重用这样的人才。
可以说,在改革问题上,二人都犯的是同样的问题。
在“一条鞭法”推广问题上,其实葛守礼等人的意见是比较公正的。这不是后人站着说话不腰疼,而是葛守礼认为:北部少白银、西部白银匮乏不宜一刀切的观点,确实符合历史发展轨迹。西部因为白银匮乏(商业氛围淡,内外贸易、白银流通少)也确实造成流民(白银是唯一缴税货币)大规模出现。
而且二人都比较独裁。所以,无论是谁主持日后的改革基本都不多。高拱经常被人批评性格暴躁、不能容不同意见。因此,高拱的强悍只是在争夺和保护最高权力时地展现。张居正更多的是在“强悍”下地无奈,等其掌权后容得下不同意见了吗?答案是没有。
高拱被李太后、冯保、张居正掀翻在地,就是因为高拱在言辞上看不上年小的万历。由此,为了保住皇权、为了保住自己的儿子的地位,她选择支持冯保、张居正。从张居正、冯保共同陷害高拱的“王大臣案”看,高拱是否说过这些话在“历史之外”也可以表示怀疑。
同样,张居正后来的威望、权力集团也确实影响了万历发挥皇权。他们同样威胁到了皇权!
谁敢威胁皇权,就打倒谁,这是“权力动物们”的必然选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