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心了故宫 上新了故宫 上心了夜经济
故宫又“上新”了。今年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故宫博物院将建院94年来首次举办“灯会”,紫禁城古建筑群在晚间被较大规模点亮,在晚间免费对预约公众开放。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将在古城墙上闪耀,让这个“最大的四合院”亮起来。
一不小心穿越怕不怕,百岁故宫玩起心跳,一点不输年轻人。北京的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所以近年来几乎没有元宵灯会会在文保单位内举办。今年,紫禁城将打破传统。
夜经济正当时,故宫也要试一试。当消费者有心逃出拥挤的朝九晚五,就很难再满足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底层。翻开博物馆的历史,它更像是一个由精英欣赏到开启民智的演化过程。大都会博物馆建馆前后,纽约并不完美。城市的管理者把教化民众当作拯救城市的方法,手段之一是通过艺术的滋养。到了当代,博物馆的理论里越来越强调对民众的关怀和贴近生活。
十几年前,《清明上河图》也曾在故宫展出,并没有引起这么大轰动。对于大众意识而言,作为景点的故宫,开始与其名称匹配、“转换”为文化启蒙的博物馆,成为文化消费的重要场景,作为观察现今中国的一个横断面,故宫文化和商业探险见证着这个国家与民众的成长。
故宫并不是一门简单的文化“生意”,这场传统文化大IP的营销,出过问题,受过争议。从年前口红下架牵出嫡庶之争,到过去的文物失窃、私人会所、拍卖、逃税,故宫想红的这些年,与其说故宫在努力修缮激活手中的文物,不如说是在修缮中激活自己。
一道宫门,不再是两重世界。在紫禁城墙之外,那些做故宫生意的公司,早就将这个古老的IP捧到红得发紫。2015年,故宫文创产品销售额9.6亿元。如今,文创产业一年进账15亿元。百岁的故宫还在努力做网红,拼命炮制爆款,这个顶级文化IP还在持续爆发。有人甚至发问,这个进击的故宫离上市还有多远?
时光千年一瞬,故宫却不再隐秘遥远。多年经营,故宫是正襟危坐的紫禁城,更是一座声情并茂的博物馆,也是一座现代商业勃兴的试验田。人们对故宫的欢喜不仅因为它的名声,而是因为时光璀璨,山河依旧。
故宫不“服老”,因为故宫根本不怕老。从厚积到薄发,故宫和全体国民一样,在时势的千变万化之下,走出舒适区,尝试打破自身的局限。赋予原本冰冷的历史故事崭新鲜活的形象,拉近了文物同观众的距离,也拉近了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距离。
文化一边承载着乡愁,也一边稀释着地域的隔阂,奋斗依然是故宫和远走他乡的人不变的故事主线。当紫荆城华灯初上,那些匆匆返乡的劳动者,早已回归各自的工作岗位,看异乡的月,阴晴圆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