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不宠无惊过一生 丰子恺:《不宠无惊过一生》——诗中蕴含的成功学
《不宠无惊过一生》是丰子恺先生的一首诗作,这首诗,也是我曾在青春时期用刀刻在书桌上的座右铭。《不宠无惊过一生》不仅代表的是一种豁达、进取的人生态度,其中更是蕴含着一种的成功学的理性思维,值得我们仔细研读。
以下是笔者的见解和观点,若有不妥,请大家予以雅正。
全诗分为五节,每节三句,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压韵等形式主义的束缚,全诗显得更为自然、富有灵气。
这可以看作是人生的第一阶段——少年时。少年时,我们不应该经常受到外界的因素而使自己内心感到迷惑,迷茫,不应该早早地为世情所牵绊,要有自己的独立意识,与他人保持一种距离。不应该对未来的人生和生活充满畏惧,要充满信心,也不应该老是生活在回忆里,活在过去,人生要大步向前走,向前看,这样,才会使得内心舒适、自然。
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年轻而让自己流于世俗,随波逐流。做任何事情都应有自己的主见,也不能让思绪老是停留在过去,不肯接受现实,要敢于认识新的事物,并接受它,承认它,最终适应它,这才是一个少年应有的阳光姿态。
正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所说:“从现在开始,你应该成长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要知道,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少年成长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求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总会遇上困难和挫折,我们不应该为此而感到畏缩,不肯向前迈步,我们既要看到远方的真理和光明,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也要做好吃苦的思想准备。
对于过往,已经过去的事情就让它成为历史,留在回忆里,如果你因为错过了太阳而感到悲伤,那么朋友,你也即将失去群星了。
看事情要看得长远些,深思熟虑,不能只图一时之欢。君子之交淡如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要有明辨是非的眼光和能力,深明大义,做任何事情既要看到事情的主体,也要把握局部和细节,深悉小节。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要学会享受心灵的宁静。
这可以看做是人生的第二阶段——青年时。这是个过渡期,刚刚经历了纯真的少年时代,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会在这一时期形成定性,这是一个人一生的重要转折点。做事时要深谋远虑,要看到未来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不能因盲目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将来的发展潜力。交友时我们更易选择那些与我们志趣相投的人做朋友,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交友的首要前提,泛泛之交不如深交,深交不如如水之交,而人世间最难能可贵的是如水之交。
青年时期,我们一定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忠?什么是义?这是衡量一个人心态是否成熟的标准。什么是大义?什么是小节?既要把握整体的发展趋势,也要紧紧抓住细节,不能顾此失彼。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的内心才会真正的平静,舒坦,也才能感受生命的宁静与美好,才能迸发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我们走向成熟和理性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扩大自己的胸怀,不能斤斤计较,要有博大的心胸,要善于感恩,心存感激,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去做人,去做事。要勇于迎接挑战,敢于挑战权威,善于搏击风雨,要有自己的事业,并为之去努力去奋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要敬业、精业。
在这一时期,我们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既要有强大的内心,出要学会从容、淡定地生活,不再沉迷于美色,沉缅于虚妄。要有一颗不断进取的心。
这两节都可以看做是人生的第三阶段——中年时。中年时期,我们身上背负的责任重担也愈加沉重,于自我,于家庭,于事业,于社会关系。但在这一时期,我们也会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我们的事业往往在这一时期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年时期的我们,没了年少时的青涩,没了青年时的狂热,更多的是一种执著,一种坚持。这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一种最佳的人生状态。
这是人生的第四个阶段——老年时。每个人都会慢慢地从孩童成长为老人。这是一种自然规律,也是一种人生常态。心态,在老年人的生活中尤为重要,心态好的人,往往待人接物积极,乐观,易把生活当成一种乐趣,反之,则显得孤僻,寂寥。
当我们年老的时候,我们也要做到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怍于人,无惧于鬼。方才对得起生命,算得上是在这世上走了一遭。这才是人生最圆满的谢幕。
从《不宠无惊过一生》这首诗中,我读到了成功学的理性思维。一个人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着重点,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你都能找准自己的状态,倘若你能以诗自律,践行诗中传达出的人生信条,想必,日后,你定会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