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炫烟花易冷 如何评价林志炫版的《烟花易冷》?
额,我不太喜欢把一首歌比来比去的,题目本身也只是针对这一个版本来问的。作为知乎(非)著名大仙迷妹,我觉得有必要说说我对这首歌的这个版本的感受。
/* 实际上在听到这首歌之前,我并不太认识林志炫,之前只听过单身情歌,以为就是一个普通的口水歌歌手而已。然后就被这首歌吸引住了,去听了他的其他歌,然后才堕落成了迷妹。。。所以,以下所有对于这首歌的我的主观评价,是在我成为迷妹之前就产生了的,不存在任何迷妹光环的问题。
我第一次听《烟花易冷》,是听同学唱的,然后听了两个名气比较小的选秀歌手的版本(好像一个叫李维一个叫乔维怡?),之后才听过林和周的版本。所以,先入为主的概念也是不存在的,否则我会觉得一开始那两个选秀歌手的版本是最好的。但实际并非如此,《烟花易冷》这首歌我还是最喜欢歌手第一季的这个版本。 */
第一次听林的《烟花易冷》的时候的感觉是:这首歌好特别,这个人的声音和唱法也好特别。这歌给我一种清冷的感觉,好像很没有感情,又好像感情满得接近溢出来。他对歌词好像很不走心地、铿锵地、一字一顿地”念“出来,又在唱的过程中保持各种细腻的发声和咬字上的变化。再听了几遍以后感觉理解了这种唱法和歌曲背后的感情。
我不赞成楼上各位(不论是谁的粉丝也不论这么说是褒是贬)对于大仙唱这歌是以”讲述别人的故事的说书人“的身份来唱的看法。实际上,我直觉地认为大仙是真正地把自己代入了这个故事中的主角的身份。中国,尤其是古代,对于情感、人格上的审美,是非常强调含蓄收敛的。
一个人如果持续地为了爱情而忧愁(并且表露在了脸上和行为上),实际上会被认为是某种轻浮(中性词)。所以太过外露的情感表达并不合适。而林在唱这首歌的时候,我认为就很好地把控住了收敛与外露的关系。
除了最后几句以外,大部分时间他都是以那种看似非常无情、清冷的咬字和共鸣位置来唱的,但也适时地在其中加入了很多的小颤音和强弱来作为变化。我的感受是,前者就是他在这首歌里用声音所扮演的那个爱情故事的主角在外表上显露出来的无情,后者则是这个主角内心汹涌的情感在外表上所流露出来的一点点波澜。
歌曲的最后几句,我不知道他是真哭了还是运用的声乐上的技巧,总之那一点点哭腔的点缀,就已经是他扮演的这个角色所能、所敢、所应当表露出来的最大的感情波澜。
到了一首歌的末尾,感情的爆发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了,但若是爆发的太夸张,就与之前的形象不符合了,林在这里做到的我认为刚刚好,再多一分少一分都不合适。
当然这首歌里情感的表达也并非只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伴奏配乐也有极大的贡献,甚至可以说是配乐与歌手本人是各自五五开的。这首歌里用了钢琴和二胡作为最明显最主要的伴奏乐器。与歌手的克制不同,乐器是可以、也应该尽情地释放的(虽然我不确定每个听歌的人是否都可以注意到人声之外的元素)。
二胡是一个非常悲伤的乐器,它在这首歌里所扮演的正是主角内心的激烈的情感。钢琴也是类似的作用,但它更多地承担了一个”变化“的角色。它在一开始是很普通很平常的,但到副歌和临近副歌的部分,特别是最后一段的副歌的时候,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它也愈来愈激烈,然后最后又回到一开始的平静。
这与我所理解的歌曲中的人物的心境变化的逻辑是相符的。如果单独地只听人声的演唱,这首歌的感情不会那么丰富立体有感染力;但如果不听人声和词曲,这种感情变化又会变得莫名其妙,没有一点依据。
所以说他们是互相依赖和成就的。 //以上是我在成为迷妹之前所体会到的关于这首歌的感受。
《歌手》节目里,林志炫展现了很多自己对于音乐、对于唱歌的看法与理念。他说:
”好歌手最看中的是情感的表达“
”把歌唱到刚好只有一滴泪落下,不能再多也不再少,是我所追求的最美的状态“
”尝试用声音去扮演歌中的人物”
“我的愿望是能把一首歌照顾好“
”一首歌里乐器是很重要的角色,我希望能形成乐器与人声的对话“
以当时我作为一个路人的角度去看这版的《烟花易冷》,他在这首歌题都做到了上面提到的那些理念。你说我是过度解读没关系,只要你愿意承认你看来的过度解读仅仅是我看来的正常解读就行;你说这首歌他唱的意境感情全无也没关系,只要你允许我觉得这首歌他唱的很有意境很有感情就行了。对于一首歌的欣赏和爱好本来就是很主观的事情,每个人不一样才是正常的,一样才恐怖。
我文笔太jb差了,只能做这种冷冰冰的分析。对这首歌的所想要表达的感情状态的描述写不好。。。 不过我特别赞同 @佛斯特尔王 同学在他的答案里写的:
《烟花易冷》这个故事,更不用哭。或者说,要哭,就在城墙处,轻抚那石碑,撩动那藤蔓的时候哭。那种哭,不欲为人见,不欲予人闻,更不欲所爱之人知道。哭完了,就收起悲痛,带着那不管是经历战乱还是生死都不会改变的爱,回到伽蓝寺继续活下去。
就是这种永远收在没人的地方的情感,它不适合在任何非私人的角落明晰地展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