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杀了多少羯族 解密:险些被冉闵杀光的"羯族"到底是些什么人

2019-01-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冉闵的名声,历史上从没有像今天一样如雷贯耳,甚至还有网友帮他伪造了一篇漏洞百出的<杀胡令>出来. 不过冉闵作为后赵的大将,杀过后赵的"国人"--羯人,这个是没有疑问的. 晋书载: "闵知胡之不为己用也,班令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冉闵杀了多少羯族 解密:险些被冉闵杀光的"羯族"到底是些什么人一日之中,斩首数万.闵躬率赵人诛诸胡羯,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余万,尸诸城外,悉为野犬豺狼所食.屯据四方者,所在承

冉闵的名声,历史上从没有像今天一样如雷贯耳,甚至还有网友帮他伪造了一篇漏洞百出的《杀胡令》出来。 不过冉闵作为后赵的大将,杀过后赵的“国人”——羯人,这个是没有疑问的。 晋书载: “闵知胡之不为己用也,班令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

冉闵杀了多少羯族 解密:险些被冉闵杀光的"羯族"到底是些什么人

一日之中,斩首数万。闵躬率赵人诛诸胡羯,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余万,尸诸城外,悉为野犬豺狼所食。屯据四方者,所在承闵书诛之,于时高鼻多须至有滥死者半。

” 这里面“班令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应该就是网友伪托冉闵的《杀胡令》史料依据了,确实在邺城杀了,还杀了不少,老少男女总共20多万人。 这一段,《十六国春秋》、《魏书》都有记录,事情自然是真实的,至于有没有皇汉们所期望的杀绝羯胡,历史已有答案。 在后赵政权崩溃后,羯人仍有众多遗种留存,而且一个比一个生猛、暴虐。

冉闵杀了多少羯族 解密:险些被冉闵杀光的"羯族"到底是些什么人

险些被冉闵杀光的“羯族”到底是些什么人? 比如尔朱荣、侯景,都是鲜卑化的羯人,前者镇压了六镇起义后覆灭了北魏,后者渡江后将江浙一带化为焦土,间接摧毁了南梁。 羯人作为“五胡乱华”中的主力之一,登上历史舞台的过程却与大漠无关,而是始自中原,确切地说,在上党郡武乡县的羯室(今山西榆社县)。

冉闵杀了多少羯族 解密:险些被冉闵杀光的"羯族"到底是些什么人

中国的史书,在石勒这个“马贼皇帝”出场之前,对羯人毫无关注。直到羯人和匈奴人的屠刀几乎将北中国屠戮殆尽的时刻,才从石勒身上追根溯源,了解到羯人是南匈奴19种中“羌渠种”的小部,早在东汉时期即已内迁到今天山西省境内。

内迁的羯人虽然保存着部落组织,仍有大小酋帅,但和他们的宗主南匈奴人一样,早已不再游牧为生,主要从事农业,又因为战乱和被贩卖为奴,流散到河北各地,才以羯胡之名单独出现。

然而,以羯人为统治民族的后赵政权,最强大的时候,地盘也没能深入草原,而是在长城以南、淮河以北的中原地区活动,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高鼻、深目、多须,属于高加索人种。

简单地总结,羯族是随南匈奴南下的“羌渠”别部,这个“羌渠”又是什么呢?前辈学者的意见不一,有说是羌人与匈奴混血的,有说是呼揭国的,有说是小月氏的,陈寅恪先生和蒲立本先生的意见相近,也是比较有语言学根据的解释,认为羌渠即“康居”。

“康居”是汉魏时期西域古国,疆域在今天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北部是游牧区、南部是农耕的粟特人城邦。 险些被冉闵杀光的“羯族”到底是些什么人?

这些粟特国家中,有安国、石国、康国,唐朝的著名叛将安禄山,父亲就是康国的胡人,而他的部队里,也有一支特殊的人马,名为“柘羯”(也称赭羯、拓羯)。 有趣的是,《大唐西域记》记载飒秣建国(康国)多有“赭羯”;《新唐书》说安国有“柘羯”,这个赭羯就是雇佣的专职武士,其来源则多为北部的康居游牧人;《通典》里记录东突厥灭亡时,可汗所属的“柘羯”不来归降唐朝,可见东突厥汗庭也有这个编制。

作为后人我们知道,康居人就多为高鼻深目多须的相貌,按照语言划分,则属于突厥语族。

再来看唐朝安史之乱中的“柘羯”,与安禄山的另一支特殊部队“曳落河”一样,也都是精选壮勇形成的雇佣军,并以收义子的方式笼络到身边,区别是,“柘羯”是骑兵,“曳落河”则是步兵,以契丹、奚等民族为主要兵员、这个词汇一直被契丹人所继承,到了辽代,还发展为“拽剌军”,是辽军中专门的步兵部队名称。

根据上海社科院研究员芮传明的研究,“柘羯”和“曳落河”的突厥语语音恰恰可以对应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禁卫军右翼皇家骑兵和左翼近卫步兵,而后者已经是14世纪末后的产物了。 陈寅恪先生曾指出,康居招募勇士组成军队叫做“柘羯”,在进入中国后被省略为“羯”,也就成为他们新的族称。

冉闵的名声,历史上从没有像今天一样如雷贯耳,甚至还有网友帮他伪造了一篇漏洞百出的《杀胡令》出来。 不过冉闵作为后赵的大将,杀过后赵的“国人”--羯人,这个是没有疑问的。

晋书载: “闵知胡之不为己用也,班令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一日之中,斩首数万。闵躬率赵人诛诸胡羯,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余万,尸诸城外,悉为野犬豺狼所食。

屯据四方者,所在承闵书诛之,于时高鼻多须至有滥死者半。” 这里面“班令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应该就是网友伪托冉闵的《杀胡令》史料依据了,确实在邺城杀了,还杀了不少,老少男女总共20多万人。

这一段,《十六国春秋》、《魏书》都有记录,事情自然是真实的,至于有没有皇汉们所期望的杀绝羯胡,历史已有答案。 在后赵政权崩溃后,羯人仍有众多遗种留存,而且一个比一个生猛、暴虐。 险些被冉闵杀光的“羯族”到底是些什么人?

后人所绘侯景像,此人曾挟持梁武帝、梁简文帝,自封为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比如尔朱荣、侯景,都是鲜卑化的羯人,前者镇压了六镇起义后覆灭了北魏,后者渡江后将江浙一带化为焦土,间接摧毁了南梁。 羯人作为“五胡乱华”中的主力之一,登上历史舞台的过程却与大漠无关,而是始自中原,确切地说,在上党郡武乡县的羯室(今山西榆社县)。

中国的史书,在石勒这个“马贼皇帝”出场之前,对羯人毫无关注。直到羯人和匈奴人的屠刀几乎将北中国屠戮殆尽的时刻,才从石勒身上追根溯源,了解到羯人是南匈奴19种中“羌渠种”的小部,早在东汉时期即已内迁到今天山西省境内。

内迁的羯人虽然保存着部落组织,仍有大小酋帅,但和他们的宗主南匈奴人一样,早已不再游牧为生,主要从事农业,又因为战乱和被贩卖为奴,流散到河北各地,才以羯胡之名单独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