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杀胡令原文 微历史:冉闵颁布的杀胡令
十六国时期,冉魏的皇帝冉闵为了巩固统治,连发三道“杀胡令”,导致汉人与胡人之间自相残杀,尸野遍地。经过这次大的民族斗争,匈奴、羯从此一蹶不振。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个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国家政权。从公元304年起至隋朝统一中国前的二百多年时间里,这些政权互相攻伐,几无宁日,旧史上称“五胡乱华”。事实上,“五胡乱华”的说法并不妥当,要是没有西晋年间的严重天灾,没有统治者争夺政权的“八王之乱”,可能不至于发生如此长时间、大规模的的民族动乱。
“乱世出英雄”,在兵荒马乱的时代中,羯族大将石勒(274年至333年)率领十八个人揭竿起义,很快出人头地。他本是上党武乡(山西榆社县境)的羯族人,幼时曾因贫寒被掠卖为奴,骁勇善战。公元319年,石勒自称赵王。
329年灭前赵,一年后称帝,史称后赵。后赵在权利极盛时占有今天的山东、陕西和江苏、安徽、甘肃、湖北、辽宁的一部分。在十六国中,石勒政治清明,重视农业,劝课耕织,算是一代明君。但石勒在民族政策上采取“胡汉分治“,即把汉族人和胡人分开,在赵国封内之地设内史,管理汉人。
并且规定胡人可以随意劫掠汉族人,可以任意索取一般汉族人的东西,而汉族人不得反抗。同时规定汉人不能称游牧民族为“胡人”,应称为“国人”。
应该说,石勒在位期间,“胡汉分治“还算井井有条,没有出什么大乱子。但是在他死后,他的侄子石虎掌权,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石虎采取了更加残酷的民族歧视政策,他曾驱使四十余万汉族人修建洛阳、长安的宫殿,完全不顾汉族民工们的感受;石虎又劫掠汉族姑娘五万入后宫,肆意侮辱杀戮,死者不计其数。
在其统治期间,北方汉人锐减至六七百万,土地大量荒芜,也就是“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名“振古铄今,扭转乾坤”的将士,也就是在后世遭到无数争议的后赵大将、汉人冉闵。石虎在位时,冉闵历任北中郎将、游击将军。349年,石虎死,石世即位。同年五月,石遵得到冉闵支持发动政变推翻石世。
石遵即位后,冉闵任中外诸军事、辅国大将军、录尚书事。但由于石遵没有立冉闵为皇储,引起了冉闵的大大不满,手握重权的冉闵杀石遵,立石鉴。有勇有谋的冉闵始终为君王的心腹大患,石鉴欲杀冉闵,结果事情败露,反被冉闵所杀。
冉闵杀石鉴前一个月,致书各地,宣布“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也就是著名的“杀胡令”。“杀胡令”一共分三道。这个第一道“杀胡令”是说:所有敢拿兵器的胡人都要杀掉。冉闵一下令,汉族尽诛胡羯,不论富贵贫贱,不论男女老少,甚至连高鼻多须,头发略有发黄者都被杀掉。
这时的冉闵颁布了第二道“杀胡令”:与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听任各自离开。结果汉族人纷纷入城,羯族和匈奴人却蜂拥逃离,以致城门堵塞。冉闵就颁布了第三道“杀胡令”:所有汉人,凡是斩一个胡人,凭人头加官晋爵。这一次冉闵亲自带队,光在邺城就屠杀了二十万的羯族人。一日之内,数万胡人被砍头。无论男女老幼,都不能幸免,尸体被抛在城外,白骨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