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被贬江州的原因 【听见·白居易】第10集:宦海浮沉贬江州
正当白居易踌躇满志之时,他不得不因母亲病逝中断在京的官职回乡守孝。直到公元814年,43岁的白居易才被召回长安,官至太子左赞善大夫,正五品。唐宪宗早已听腻了他耿直又刺耳的谏言,权臣们对他的讽喻诗也是怀恨在心。虽是连升数级,但实则明升暗降。一个无事可做的东宫闲职,又该如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呢?
公元815年,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刺客逃之夭夭。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无动于衷。身居东宫的白居易百思不解,便上书谏言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
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
【白居易的奏书两天之内就传遍了整个长安,但是朝廷里的掌权人他们不高兴,他们第一个不高兴,就是白居易是一个小小的五品官,又不是谏官,但是他们又不好意思用这个罪名打击白居易,所以他们又找了另外一个罪名,不能说他不忠了,就说他不孝。就说白居易的母亲是在看花不小心掉到一口井里淹死了,白居易居然还写诗咏花,还写了咏井的诗,那这是不孝吧,“不孝”在封建社会当然是一个骇人听闻的大罪名,所以要把赶出朝廷。】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就这样,白居易背着不孝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结束了他在朝的政治生涯。
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
【他是因为忠于朝廷才受到打击的,所以心里就感到很冤屈,那么果然白居易到了江州以后呢,他发现这个司马真是一个闲差,唐代为每个州设置司马这个官,表面上他是刺史的副手,实际上是专门用来安置贬职的官员,他根本没有什么政务要办,白居易在江州一共呆了三年半,应该说是基本上无所作为,他也不能有所作为。】
任职江州使白居易的人生观发生了转变,开始思考人生与为官之道。他的笔下不再有锋芒毕露的奏疏,也不再有含沙射影的讽喻诗,但白居易并没有虚度在江州的三年光景。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立群:
【这个阶段的白居易创作了和《秦中吟》、和《新乐府》从志趣到手法很不相同的诗歌——闲适诗。这些诗歌应当说给白居易的诗歌带来了另外一种风貌,给他的诗歌创作来了丰硕的成果。】
虽官场失意,但白居易依然在《大林寺桃花》写下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纵然江州荒远偏僻,还依然写下“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名篇《琵琶行》。那么这个千古名篇是在怎么样情况下创作的?又如何流传千古的呢?明天请继续收听《听见·白居易》第十一集:《天涯沦落琵琶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