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乱世为儒 熊十力:良知是一种呈现
冯友兰(1895-1990)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已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
熊十力和牟宗三的师生情还成为学术界的一段佳话。
熊先生曾经在北大教书,当时北大有一个大一新生,叫做牟宗三,牟宗三有一天这边走走,那边看看,看到有四五位学者坐着聊天,里面也有冯友兰先生。
牟宗三一看就知道这些都是教授,因为大学里面的学生年纪都很轻的,看到几位中年人坐在那边聊天,忽然有一个瘦瘦的、干干的、看起来像老头儿模样的人,拍着桌子站起来说:
“当今之世,讲晚周诸子,舍我其谁!”
晚周就是指春秋战国时代,诸子就是我们讲诸子百家的诸子,儒家、道家、墨家、法家这些,“舍我其谁”是孟子用过的话。这种生命气魄,确实很震撼。当然老一辈的风范,我们现在只能想象了。
这一幕就把年轻的学子牟宗三给震住了。牟宗三先生后来回忆说,他认为自己听到了狮子吼,好像狮子吼一声,让他觉悟了。他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跟熊先生学习国学。
所以后来很多人把熊先生看作当代新儒家的开创者,熊十力先生他作为一派宗师,那是没有问题的。
图片:徐复观(右三)与牟宗三(左一)、熊十力(坐者)
北大求学以后十年,牟宗三一直追随熊十力,他曾说:“生我者父母,教我者熊师,知我者君毅兄(即唐君毅)也。”
熊十力先生最受争议的,不是国学方面的观点,反而是他对佛教的研究。他有一本书很有趣,叫做《佛家名相通释》。因为佛教传入中国后,名词是最难搞定的,为什么禅宗能流行起来,因为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因为一有文字就让人觉得压力很大,很多名相的问题搞不清楚。
所以熊先生就在名相上特别下了功夫,写出一本书,叫作《佛家名相通释》。就是说我帮你解释一下这些名词。事实上解释的时候难免会有他个人的立场。
佛教有一个宗派叫唯识宗,有本书叫做《唯识论》。熊十力对于唯识宗也特别下过功夫,就写了一本《新唯识论》。另外一位专门研究佛教的学者看到了,对熊先生的很多看法不能接受,认为他的很多看法是他自己的想法,就写一本书叫做《破新唯识论》,意思是我要把你破除。熊十力看了之后就又写一本书回应他,叫《破破新唯识论》。所以有时候学者们观点针锋相对时也是很有意思的。
熊十力14本国学著作
那时学术界还有一段著名的争论,就是熊十力先生和冯友兰先生争论“良知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冯友兰先生他听到别人谈论宋明理学,他就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儒家讲良知是一个假定。冯友兰先生是留美的学者,他先接受了西方新实在论的思想,而西方哲学讲求逻辑性强,所以他就说良知是一个假定。
注意这个词,良知是一个假定。什么叫假定?就是说,你要解释很多人心里不安,心里不忍,必须先假定人有良知,否则你说这个人好好的,为什么看到别人受伤,会心里不安心里不忍呢?所以冯友兰先生他就说,良知是个假定,你要假定人有良知,才能解释一个人看到别人受伤时心里为什么会不忍。
熊十力先生说,不对。良知不是假定,良知是一个呈现。什么叫呈现?呈现是本来就有的,真的存在的,不是假定。因为假定是个理论上的东西,呈现是真的存在。良知平常不用呈现出来,看到有人受苦受难,不自觉地就呈现出来。
就这个争论来说,当然是熊十力先生对了。冯友兰先生讲良知是假定,熊十力先生就说错了错了,良知不是假定它是呈现。呈现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天上有没有月亮?你看到乌云密布,看不到月亮;可等到乌云散掉之后,发现月亮永远在那里。这就是月亮的呈现。那为什么之前月亮没有呈现呢?因为被乌云遮蔽了。
再转到“良知”上面来看,你计较很多利害关系,是因为你的良知被遮蔽了,你什么时候能把这种计较的心去掉,良知自然就呈现了。就这个争论来说的话,冯友兰先生是不能成立的。
但是,熊十力先生在良知这个争论上的继续发挥就有点麻烦了。
要解释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为什么要杀身成仁,为什么要“朝闻道夕死可矣”?活着是任何生物的本能,是人都希望活下去,哪里有人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成就仁和道义呢?解释这个问题的时候,熊十力先生就假定,天是一个存在的东西。假定有个“天”存在,而人要对“天”负责。
我讲国学这些年,我认为熊十力先生在这里,正好犯了和冯友兰先生一样的错误。我认为“天”不是假定,“天”也是一个呈现。人都有一个天性,天命之谓性的那个“天”,在儒家来说它不是为了解释杀身成仁才假定出来的“天”。
譬如说,孔子在《论语》里面有两次差点被杀,第一次是在匡被围住,孔子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9.5)第二次到了宋国,宋国的将军司马桓魋要杀孔子,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篇》7.23)看到没有?两次有生命危险,孔子都把“天”拿出来。
“天”也是一个呈现,一直在那边。只是你平常活得好好的,没有必要要把“天”拿出来吓人,但你遇到生死攸关的时候,要选择要判断是否坚持理想、坚持道义的时候,“天”就呈现了出来。就跟熊先生前面解释“良知”是一个呈现,用了一样的解释方式。
我在年轻的时候读到他们辩论的这一段,我就发现熊十力先生也有他类似的困难,为什么你说良知是一个呈现,大家都可以体会,你说“天”是个呈现,很少人可以体会呢?因为这个世界上,本来就很少人会碰到生死攸关的时候,你平常活得好好的,就说“天”是一个呈现,那别人听了也不太知道你在说什么,但是当你遇到生死攸关的时候,你决定要不要为你坚持的原则而牺牲的时候,“天”就呈现了。
我们在学习古代经典的时候,对一些文辞语句可以做任何形式的理解,但是遇到一些关键的字,你就要多思考一下,想到你自己这样讲,是不是适合原来那个意思。所以我在学习的过程也从很多前辈那边得到启发,但是你还是要有一个最后的判断的标准,还是要回到《论语》《孟子》这些最早的经典上面来。
《孟子》
《庄子》
期待您的加入,从今天开始我们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