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德馨本草心悟 【问道国医大师】颜德馨: 中医不能成为“盖浇饭”

2019-06-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2年,为了抢救中医国粹.助推广东中医药强省建设,<南方日报>和广东省中医院.康美药业联合启动"问道国医大师"系列报道活动.高山巍巍,师恩如山,弟子们奔赴大江南北,向各位医道精深的大师们叩问中医药传承之道.中医药发展之道.中医药技术应用之道--颜德馨本草心悟 [问道国医大师]颜德馨: 中医不能成为"盖浇饭"这是一次"问道"之路,同时也是弟子们的感恩之旅.感谢老师薪传岭南的豪迈;感谢他们倾囊相授的热忱,更感谢他们血荐岐黄的义胆雄心!

2012年,为了抢救中医国粹、助推广东中医药强省建设,《南方日报》和广东省中医院、康美药业联合启动“问道国医大师”系列报道活动。

高山巍巍,师恩如山,弟子们奔赴大江南北,向各位医道精深的大师们叩问中医药传承之道、中医药发展之道、中医药技术应用之道……

颜德馨本草心悟 【问道国医大师】颜德馨: 中医不能成为“盖浇饭”

这是一次“问道”之路,同时也是弟子们的感恩之旅。感谢老师薪传岭南的豪迈;感谢他们倾囊相授的热忱,更感谢他们血荐岐黄的义胆雄心!

今天,让我们再次跟随“问道”之旅,缅怀颜德馨老的大师风范。

颜德馨:

颜德馨本草心悟 【问道国医大师】颜德馨: 中医不能成为“盖浇饭”

中医不能成为“盖浇饭”

颜德馨是“亚圣”颜回后裔,出身中医世家,妙手仁心,在传统中医“八法”之外创立调气活血的“衡法”治则,为治疗疑难杂病、抗衰老开出新路。晚年创办上海颜德馨中医药基金会,在同济大学发起举办中医大师传承班,影响深远。

颜德馨本草心悟 【问道国医大师】颜德馨: 中医不能成为“盖浇饭”

而为广东中医界感念的,是他12年前打破门户之见,为广东带徒,指导广东弟子抗击非典,还将膏方绝学倾囊相授,使这一原本在江浙地区流行的传统中医保健妙方如今在广东传播,造福百姓。

近日在上海家中接受采访时,颜老儒雅严谨的大家风范和充沛的精气神令人印象深刻。他对中医西化和传承问题不乏忧思,坦言现在一些中医看病有点像“盖浇饭”,“西医”的饭上加一点“中医”的料,中医成了点缀,应该警惕。他还托广东省中医院名誉院长吕玉波带话给广东国医大师邓铁涛,要继续携手推动中医人才培养。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问道者

◎吕玉波 (广东省中医院名誉院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

◎杨志敏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颜德馨弟子)

成才之道

熟读经典临床求证 兼收并蓄问道大家

吕玉波:您出身中医世家,后来又到上海中国医学院接受科班教育,这种家学加师承的培养方式,对现在青年中医的培养很有启发。能否跟我们讲讲您的成才之路?

颜德馨:我走上从医的道路与父亲的言传身教分不开。我出生在江苏丹阳,父亲颜亦鲁是江南孟河学派名医贺季衡的门生,行医60余年,对脾胃学术研究尤深,是全国名老中医之一。

知医必先明道。幼时,父亲先让我读十三经,从汉儒的章句之学开始到宋儒的义理之学,使我先懂得师传,再从圣贤经传中寻找心法的学习路径。我12岁时,父亲就让我背颂《内经》、《伤寒》等中医古代典籍,但对医理还是似懂非懂。每逢父亲临诊,我就侍诊一侧,帮他抄方子,分门别类地整理,内科、儿科、妇科、喉科、外科整理了几十本。又熟读了《内经》、《伤寒》、《金匮》等经典原著,打好了基础。

1936年,16岁的我考进了上海中国医学院,随程门雪、徐小圃、秦伯未、盛心如、单养和、费通甫、祝味菊、章次公等中医大家学习,以临床疗效为标志,汲取各家长处,提高了理论认识和临床实践水平。

杨志敏:您如何认识中医流派?如何做到博采众才,又有自家面目?

颜德馨:有句老话叫“无偏不成派”。各家各有所长,自成特色,合读则全,分读则偏,但接受在我,应用在我,变化亦在我,应以自身为主体,兼收并蓄,择善而取之,方能学得真谛。

以前的中医界容易有门户之见,但当时上海名医程门雪、盛心如被誉为“医之医”,经验丰富,乐为青年学子析疑解难。我年轻时常遇到一些疾病无法解决,就向他们请教。

所谓“一药之师,感德不忘”。我从盛先生等老师那里,还学习了很多简便有效的好方子,沿用至今。

吕玉波:广东省中医院一直在推动科主任和青年医生读经典。但一些年轻医生提出,感觉读经典与临床实践是“两张皮”,理论很好,但在临床好像运用不上。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颜德馨:学好经典著作,是学好中医的关键。我的学习方式,是以自学为主。凡在临诊时遇到疑难问题,我常从书本上寻求解答。青年时,我利用业余时间,我学习了《黄帝内经素问》、《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浅注》、《陈修园七十二种》、《本草备要》、《景岳全书》、《临证指南医案》等书。

此外,我还阅读各家学说,尤喜名家医案医话,因为这类书通常是前人临床经验总结,带有鲜明的学术个性,读时每叹其独具慧眼和真知灼见,有着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我一直强调,中医是实践医学,“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诊多”。要把经典著作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在临床中运用、修正,才能奏效。

学术之道

突破旧说创立“衡法” 对症用药抗击“非典”

杨志敏:您最为中医界熟悉的,就是在传统中医“八法”之外,创立“衡法”,开辟了一条新路。您是如何勇于突破了父亲的脾胃学说,创立新说的?

颜德馨:总结这几十年的临床实践,我发现各种疾病都与气有关,尤其是久病、怪病等疑难杂证。虽然我从小崇拜父亲的成就,但通过长期观察发觉父亲的健脾学说不尽完美。事实上诸多疑难杂证是源于淤血。

为了寻找理论依据,我和同事曾对565例疑难病症患者进行“甲皱微循环”、“血液流变性”等实验,结果证实这些病人都有血瘀阳性指征,经治疗好转后,实验室指标也相应好转。我深感“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的临床意义重大,由此提出了“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新观点,进而提出了“衡法”的治疗法则。

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曾提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8种治法理论。但沿袭至今,“八法”已不能包括中医所有治法。我提出“衡法”即是通过治气疗血来疏通脏腑气血,使血液畅通,气机升降有度,平衡阴阳,从而祛除各种致病因子。

在治疗上,“衡法”以“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为纲辨治各种病证,以活血化瘀,行气益气等药味为主,或从气治,或从血治,或气血双治,处方用药当多从“通”字着眼。可归纳为10种配伍方法,灵活运用,尤其运用于心脑血管病领域,颇有效验。我曾用“温阳活血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使不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明显减少,减少硝酸类药物剂量,有些患者甚至停用西药。

后来,我将气血学说和“衡法”治则应用在抗衰老领域,反响强烈。

杨志敏:我从2001年跟您学习,最难忘的还是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日子,我和医院林琳主任两位青年女医生,被派到香港支援抗击非典。我们经常晚上打电话向您和邓铁涛、周仲瑛等大师求助。最后,中医疗效得到香港西医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承认。

颜德馨:一晃10年了,这些事仍历历在目。非典属于中医的温病范畴,我当时担任上海市中医防治专家组顾问、上海市中医治疗指导组组长及华东地区防治非典首席科学家,到过传染病医院,还参与你们在广东、香港等地的治疗。

“非典”作为一种急性传染病,由于流行区域不同、患者体质差异以及病程长短不一,临床表现因而不尽相同,所以必须“有是证,用是药”,坚持辨证论治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我当时总结了“非典”的病机要点:热、湿、瘀、痰、虚5字。我们运用中医疗法,有效解决了激素治疗引发的肺纤维化问题。

中医诊治急性热病是个宝库,数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中青年中医已很少接触到包括急性热病在内的急症,但非典的教训告诉我们,完全有必要培养中青年中医师处理急性热病的能力,并将一批具有较好辨证论治水平的中医师组织起来建立中医治疗急性热病应急网络,全面介入,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传承之道

中医西化成致命伤 为育新医在粤传道

吕玉波:我最感动的是,2001年您和一批老中医专家,响应邓铁涛邓老的号召,不顾年迈,不计报酬,打破门户之见,为广东带徒。近年来,您又设立基金会,在同济大学开设“中医大师班”,年过九旬还亲自带徒,令人感佩。是怎样的情怀促使您这样投入?

颜德馨:近年来,我们这些老中医对中医传承很担忧。中医学校教育重“西”轻“中”,中医毕业生不会“望、闻、问、切”,不懂“八纲、八法”,不懂辨证施治,有的甚至连“四君子汤”这样最基本的方子也写不出。当时,中医处于低潮,邓老振臂一呼,我们都响应了,要在广东打造一个铁杆中医的黄埔军校,为全国作出示范。2008年11月,我又促成了“中医大师传承班”在同济大学开班。现在一批学生都出师了,我感到欣慰。

南方日报:您认为,现在中医发展存在的“病灶”是什么?

颜德馨:这些年,中医系统出现了严重西化、内涵弱化、自信不在的危险局面。“中医西化”已成为中医学传承和发展的致命伤。

首先是学校教育模式出了问题。大多数中医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是西医科目多于中医科目,中医理论总是被简单带过,毕业的本科生就相当于半个中医中专加半个西医中专。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中医的成才必定离不开实践经验的累积。但现在的博士教育却重实验、轻实践,总是和小白鼠打交道,只会做实验,这样怎么会给人看病?

比课程设置失衡更严重的,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中医知识与传统文化血脉相连。如果没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学生怎么能理解中医、学好中医?不少中医学生连《内经》、《伤寒论》这样的中医经典也不能熟读。

第三,没有理想的实习基地,也是中医人才培养的一个大问题。

南方日报:对于中医传承,您有什么好建议?

颜德馨:我不反对使用CT等现代化设备,但关键在于不能丢弃传统的方法,如果完全依赖设备和化验单,中医也就丧失了生命。可以打一个比方,现在中医看病有点像“盖浇饭”,“西医”的饭上加一点“中医”的料,中医成了点缀。

我们需要一大批献身中医的人。只有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先做好原汁原味的继承,中医才不致消亡,才能发展。中医教学应该适当增加学生学习中医知识的时间,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并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熏陶。同时,大力发展传统中医“师带徒”传承模式,趁现在我们这批老中医还在,能带出一批信中医、用中医的青年中医人才。

养生之道

常服膏方保健养生 呼吁不可千人一方

颜老年过九旬,依然精神矍铄,还能诊病带徒。原来,他是我国著名的“膏方圣手”,不仅为病人开膏方保健,自己也常服膏方养生。

膏方俗称膏滋药,是将30味左右中药加水煎煮后滤渣,再加辅料而成的膏状制剂,具有滋补强身、抗衰延年、治病纠偏等多种作用。在冬至到立春之间服用膏方进补,是江南盛行的传统养生方法。

广东一带气候湿热,过去很少吃膏方。2001年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跟随颜老学艺,老人家把膏方绝学倾囊相授,又帮她找老药工学习制膏技艺,把膏方传到广东。这几年,广东省中医院每年举办“膏方节”,把这个养生良方推广到寻常百姓家,很受欢迎。

对于目前的膏方热,特别是市民滥吃固元膏,颜老表示不妥。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疾病类型不同,不可千人一方。膏方讲究一人一方,量体用药,还要提前吃“开路方”,方能达到增强体质、祛病延年的目的。而且市民自己用阿胶等药物熬制的膏方,往往偏于粘腻,容易导致脾胃消化不良,

颜老开膏方,喜欢佐以运脾健胃之品。因为补品是“静药”,必须配以辛香走窜之“动药”,动静结合,才能补而不滞。比如用檀香拌炒麦芽,醒脾开胃;或用桔梗、枳壳,一升一降,以升清降浊。尤其喜用苍术一味,其气辛香,为运脾要药,加入众多滋腻补品中,能消除补药粘腻之性,而起赞助脾运吸收之功。

据了解,今年11月28日,广东省中医院80周年院庆当天,将举行“膏方节”,向市民推广颜老的膏方养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