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善玉沪剧选段 茅善玉:心存高远玉娇女

2019-04-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大型电视专栏<走近他们>第一百三十七期播出时间 2008年1月26日被访问者:茅善玉访问者: 骆新上海沪剧院的当家人是一位年轻干练的女明星--茅善玉.她12岁考入沪剧团学馆,34年没有离开过舞台.上世纪80年代,她是上海家喻户晓的"金鹰奖"."梅花奖"."白玉兰奖"获得者.2002年,她竞聘上岗成为上海国有文艺院团最年轻的法人代表.茅善玉沪剧选段 茅善玉:心存高远玉娇女骆新:您做院长做了六年 当时因为什么原因会找您来做茅善玉:2001

大型电视专栏《走近他们》第一百三十七期

播出时间 2008年1月26日

被访问者:茅善玉

访问者: 骆新

上海沪剧院的当家人是一位年轻干练的女明星——茅善玉。她12岁考入沪剧团学馆,34年没有离开过舞台。上世纪80年代,她是上海家喻户晓的“金鹰奖”、“梅花奖”、“白玉兰奖”获得者。2002年,她竞聘上岗成为上海国有文艺院团最年轻的法人代表。

茅善玉沪剧选段 茅善玉:心存高远玉娇女

骆新:您做院长做了六年 当时因为什么原因会找您来做

茅善玉:2001年 2002年时候 在上海文化界文艺界有一些改革的措施 我们沪剧院归并到上海解放报业集团 报业集团是有这么一个规矩 所有的这些(领导岗位)都要竞聘上岗 我们属于中层干部这一类的 都是在集体的范围内竞聘上岗 当然还有一些要求 比如年龄的要求 职称的要求 这些要求我比较符合 那时候我很犹豫 要做院长还是不做好 因为不做有不做的好处 做演员比较自由比较自我 什么事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

茅善玉沪剧选段 茅善玉:心存高远玉娇女

骆新:院长有几个竞争者

茅善玉:大概有三四个 我记不得了 大家一起干了那么多年工作的伙伴 很多人就开始每天都在和我聊这个事 他们也很鼓励 你为什么不参加 你一定要竞选 我们都很相信你的 我这个人也很容易激动 很多人都来和我说这个事 我就说我试试看 于是我就打了一个报告 然后把自己的一些情况 以及如果我做院长 我的打算 写成文字 然后我们在某一天就开始竞聘了

茅善玉沪剧选段 茅善玉:心存高远玉娇女

骆新:没有任何悬念 你就当上了院长

茅善玉:应该有悬念吧 因为从资格上来说 我比较嫩一点 然后从整个管理来说 我觉得自己也没有经验 我个人认为我来参与 成功 那我好好地干 不成功也没关系

沪剧是上海特有的地方戏曲剧种,上海沪剧院曾经拥有强大的演出阵容和数量可观的观众群体,但是到了90年代末,它跟其他剧种一样遭遇了票房低谷。

骆新:一般来说要竞聘当院长 或者当整个机构负责人 一定会先盘整一下机构本身的资源 我做的这个院长 究竟是一个目前蒸蒸日上的院 还是正在面临着一些变化 甚至有些走下坡路的剧院

茅善玉:那个时候其实整个剧院的状态是蛮走下坡路的 也不是我们剧院的问题 是整个大的氛围

骆新:他们为什么觉得您可能行 除了当院长的经历 是不是和您当时的知名度有很大关系

茅善玉:这也有一定的关系 作为院长的话 如果知名度比较高的话 打通各方面的环节也是有好处的 然后我这个人给人的印象当中也是敢说敢当的人 所以大家觉得可能你还能行吧

骆新:您现在回过头来看 您觉得对剧院最大的改变是在哪几个方面

茅善玉:我记得我一上任的时候 正好要轮到发工资了 我到很晚才知道其实我们帐上已经没什么钱了 然后我第一个动作 我们赶快搞了一个股份制的戏 这个戏叫《石榴裙下》

骆新:股份制的戏

茅善玉:对 因为我觉得我们已经没退路了 生存存在很大的问题 我上任的时候 剧本储备也没有 一上任也不知道排什么戏 但是剧团是靠戏来维持来支撑的 (我们)开了一个大会 把我们的财务状况 以及市场面临的困惑 以及人才的问题 我都很坦白地向大家沟通

骆新:院务公开

茅善玉:于是我就把我们整个计划 怎么来做股份制 分红是什么形式 我们整个投入是多少 都做好了计划 然后再一次地公开 张榜 什么人都可以看 弄好了之后 我就说大家如果对我们有信心的话 我们就来做

骆新:这部戏大概要凑多少钱

茅善玉:我记得是40万

骆新:回报如何

茅善玉:我们大概演到了第13场的时候 就把本全部收回 13场以后 大家可以拿到他们的本和息 利息都有了 当然这部戏我没有一直这样经营 我是有年限的 大概是经营两年 两年里面都有分 两年以后就归沪剧院了

邵智星(上海沪剧院 副院长):当时职工面对这个市场都有疑虑 她带头参加股份 而且积极运作 她利用她的社会影响 组票都亲自走 又要排戏又要组票 应该说这部戏上演以后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我们的戏前后演出了30多场 又顺势推出了青年版 前面是明星版 整个演出当年收入都是很高的 要达到90多万

金雪苓 (上海沪剧院 党总支书记):从剧目人才培养经营管理方面 她是全方位的动足脑筋 这些年来 我们两条腿走路 一个是传统剧目的新版上演 另外一个是原创剧目的上演 原创剧目有《上海老师》《生死对话》《青春年华》等等

热爱沪剧、热爱舞台的茅善玉当上院长后,不甘心沪剧受冷落的局面,面对市场现实、顺应改革。她心存高远,紧抓写戏、排演,把剧本创作和新手培养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沪剧院的一年、三年、五年规划,她成竹在胸。

骆新:现在剧院的戏 和您原来上任之前的戏有多少区别

茅善玉:我主张两条腿走路 一条腿走沪剧 老百姓喜欢看的 有一些好的传统戏 我们不妨拿出来 因为以前就是演完了就扔了 其实这是我们的资源 我们没有好好地利用 我把这些东西 根据现在的观念和要求理念 我们重新包装 重新做很大的调整 这是一个 另外一条腿 我们开掘现代戏原创的这块 比如表现丛飞这个年轻人如何去关爱社会 资助贫困农村的(孩子) 我们用他的(事迹)蓝本来做了一个戏 叫《人间之爱》 2007年的时候也被列为重点项目 这也是我们这一年当中戏曲唯一入围主旋律的重点项目

骆新:这样的戏赚钱吗

茅善玉:我们说主旋律 并不是说一味地做一个宣传工具 前一阵子我的一个朋友说你们《生死对话》什么时候再演 看得时候我们好感动 其实那部戏很好看 我们是主旋律 但是我们仍然有文化内涵

骆新:让艺术院经营者比较困惑的 一方面希望把比较传统经典的戏曲能够传承下来 能够一百场上千场地去演出 另外一种 大量的戏曲院在做现代剧 原创剧 符合时效 但是这些戏很大程度上会成为明星版 成为一两场献礼篇 等献礼篇结束以后 这些戏慢慢就没有生命了 这种戏多了以后 会不会导致沪剧完全变成了一种应时应景的一种剧目

茅善玉:这个问题我很重视 因为这之前我没当院长的时候 其实上海其他院团发生过这种事情 也是应时应景的 消防出钱 写个消防的戏 长此以往 观众的群体开始流失 我和我们领导班子说 留钱一千万两千万 老实说两三年就用光了 如果把一个好作品创作好 留下去 那就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这我们有体会 我们很多的一些传统戏 《杨乃武小白菜》 《大雷雨》 《雷雨》 这些都是老前辈的结晶 一代一代传给到今天 他们没有传给我们钱 他们传下了他们的作品 但是作品是无价之宝

30年前,茅善玉从戏校毕业,幸逢沪剧市场最佳的黄金阶段,老一辈艺术家不遗余力推举新人,使她在《一个明星的遭遇》中一炮打响,成为当时沪剧界青年一代的领军人物。

邵智星 (上海沪剧院 副院长):当时看戏买票 在大众剧场共舞台 是要排队的 有时候可能要通宵排队 1984年正好是建国35周年 当时天安门广场 邓小平作为第二代领导人 上检阅台 大家都记得“小平你好” 后面就有一辆彩车 就是沪剧的《姊妹俩》 应该说从建国以来 文艺单位享受这个殊荣 作为上海 我们是第一家 以后也没有过

褚伯承 (沪剧院艺术室主任 国家一级编剧):她把周璇喜欢演唱江南的民歌和沪剧比较好地融合起来 这在方面她有很多独创的地方 比如她在里面唱的金丝鸟 大家都知道这是她的代表作 她到奥地利维也纳的金色大厅 也唱《燕燕做媒》紫竹调 也是民歌 她唱民歌 沪剧实际上就是从江南一带农村来的 上海的农村来的 她结合得天衣无缝

江南丝竹委婉秀美的唱腔越来越成为茅善玉发自内心的喜爱和迷恋,2006年,她的紫竹调唱响在维也纳金色大厅。

骆新:您是12岁开始入行 那时候是因为自己喜欢还是因为家长喜欢 把您送来的

茅善玉:那时候不是我喜欢 那时候我对沪剧一窍不通 什么叫沪剧都不懂 我们那个年代只知道京剧 还有芭蕾 除此之外 什么越剧沪剧淮剧锡剧 都没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