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培民电影 电影《郑培民》的真实背景故事

2017-09-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不知从何时起,国家干部的称谓在众媒体中都成了"官员".本来,只要是为老百姓办事,叫什么名儿都无所谓.可是,怕就怕有些国家干部听着称他们为"官

不知从何时起,国家干部的称谓在众媒体中都成了“官员”。本来,只要是为老百姓办事,叫什么名儿都无所谓。可是,怕就怕有些国家干部听着称他们为“官员”,便真把自己当成官老爷了。再加上,几千年来咱国家的老百姓似乎都挺“畏官”,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朝廷的几位清官身上。

如今讲民主了,官民平等了,可还是有那么一些官员的官架子十足:弄幢豪宅当“官邸”,开辆奥迪,宝马什么的当“座骑”,再养他三房四房“姨太太”,还经常收回一些说不清名目的礼物……

但还有一种干部,他们在老百姓中间的名字叫“公仆”。二十世纪中期的县委书记焦裕禄是公仆,二十世纪末期的地委书记孔繁森是公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原湖南省省委书记——郑培民,他更是公仆:他没有“官邸”,还经常与贫苦农民同睡一张床;他没有“座骑”,拄着拐杖,靠着一双腿来往于山头林间;他没有“姨太太”,却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 ;他偶尔也收点“礼 ”,但那是却是一些深含着老百姓感激与牵挂的土山药……。

他去世之后,党和中央将他作为新时期干部的楷模加以宣传和歌颂;中央电视台把他评为2002年度感动中国第一人;潇湘电影制片厂将他的故事拍成了电影《郑培民》;世界一流媒体——日本《读卖新闻》派人专程来到长沙了解他生前的事迹;而他的人生信条“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也已成为众多中国干部的座右铭……

公仆是平凡而伟大的,“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郑培民做到了这种平凡的伟大。 他是官员,更是公仆。 有的官员常在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时标榜自己是“公仆”,可一旦面对“具体问题”的时候,又变成“官老爷”,他们做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而真正的公仆如郑培民,视老百姓为自己的父母,他们做官,是在踏踏实实地为老百姓造福。

但,我们不必为了那少数的官老爷一样的官员而对所有的干部失望。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人的出现正是告诉我们无论是建国初期,改革开放还是经济大潮汹涌澎湃的今天,公仆一直都存在于在我们的生活中,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了国家人民的至高利益默默地奉献着,尽管除了被广泛宣传,学习和赞扬的少数几位,大部分并未被我们知晓。

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的“公仆”不会少,因为怀着“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的信念,未来的公仆可以是你,是我,是他。

愿他们都不再是“孤家寡人”

为了解决湘西贫困地区老百姓的生存问题,他请专家鉴定土质,制定发展规划,酬款修路。 一个囚犯的女儿无人照料,他督促街道办事处主任解决她的生活,学习问题,并悉心开导,消除她内心的自卑。 从湘西回到长沙,他带给妻子一件礼物:一双价廉物美的胶底布鞋,因为妻子上班要走40多分钟的路。官至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副主任,他从未用自己的权力为家人带来任何“好处”。

其实,郑培民并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伟大人物,他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他从未做出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小事,是很符合他的身份和官职的应该做的事。 郑培民是如此平凡,他是人民的儿子。踏踏实实的为老百姓办事,这是他最简单,最理所当然的想法与做法。然而,他又是这样的不平凡,在其他为数不少的干部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对自己该尽到的义务百般推诿和敷衍的时候,他站稳了脚跟。

在这个浮躁喧嚣,大部分人都为了自己而疲于奔命的社会,他的恪尽职守,不为所动才显得如此可贵,高尚。他的这种选择无疑需要勇气和足够的思想准备。面对官场的混沌,官员的麻木,他没有表现得痛心疾首,怒发冲冠,而是点到为止,默默的坚持着自己的立场。

因为他明白从一开始决定要走自己的路,就已经注定成了一个“孤家寡人”。在他平时乐观,豁达的外表下,其实是一颗深沉,孤寂的心,虽然家庭和睦温馨,妻子儿女都理解,支持他的选择,但是在事业上,他却很难找到自己的同志。他把悲凉深埋在心底,只是在与陈方平那番推心置腹的谈话中,才吐露出肺腑之言。

好官如郑培民,焦裕禄,孔繁森等不多,贪官如成克杰,赖昌星,李真等则更是少数。夹在这两者之间是一批数量相当大的庸庸碌碌,随波逐流的“不好不坏”的官员,正是他们,构成了中国特色的“官场”。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曾有过满腔的为国为民的抱负,但后来却逐渐迷失在周围迷雾重重的环境中,他们没有勇气冲破这层迷雾,没有勇气做一个象郑培民那样的“孤家寡人”。

期待着有一天,这一大批人能勇敢的站出来,做好他们想做的,该做的事,那么郑培民们也好,他们自己也好,就不会再有“孤家寡人”的悲叹,到那时候,中国目前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也便不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