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洪磊 洪磊: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体现中国外交的抱负和担当

2018-01-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人民网北京11月9日电(赵光霞 宋心蕊) 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主办的"十年再出发--中国新闻发布实践与创新论坛"今

人民网北京11月9日电(赵光霞 宋心蕊) 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主办的“十年再出发——中国新闻发布实践与创新论坛”今天在北京大学召开。以下是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发言全文:

尊敬的刘伟副校长,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今天非常高兴有机会能够来参加这样一个论坛,感谢北大做出这么大的努力,让我们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来分享我们在新闻发布方面的实践与经验。

今天我的讲话,题目叫做《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努力追求正能量的作用》,正如郭局长刚刚指出的,在过去十年里中国的政府发言人机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应该说这一机制是在改革开放进程当中诞生的。它是政府联系公众,中国联系世界的桥梁,为推动中国政务公开,建设开放透明的服务型政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营造良好的国内国际舆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新闻发布也是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外交部的发言机制来讲,我们要再走回20年,应该是30年再出发。刚才程曼丽教授已经给大家介绍了,1983年的3月1日,中国外交部举行了首次记者会,回首这30年,我们感觉中国外交部的发言人机制,一直在社会上努力致力于发挥正能量的作用。我想从五个方面来介绍我们的追求:

第一,中国外交部的发言人制度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的深入发展和完善,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对外窗口。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中国需要走向世界,1982年3月26日,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要求,时任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钱其琛,以外交部的名义去了一场发布会,向几十名新闻记者阐述中苏关系的理解,只有三句话的发布会,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1983年3月1日外交部正式设立新闻发言人,举行首次例会,建立了发言人制度,成为改革开放进程中成为中国政府一块重要的试验田。30年来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制度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与此同时,锐意创新,不断的充实完善。

发言人制度成立之初,我们的发布会每周只举行一次,只主动发布,不答问。上个世纪80年末,90年初,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外交部的记者会也顺应时代的要求,增加为每周两次,接受提问,翻译方式改为同传。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们从世界第六走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在重大问题上的立场关注度更加的提高。国内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在这样一个形势下外交部在2011年的9月做出了一次重大的改革,每个工作日都举行记者会,中国外交部成为继美国国务院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每天都举行新闻发布会的外交部,外交部新闻发布会时效性和影响力再一次得到了质的提升,也被外媒称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进一步深化重要的标志。

目前这一新机制已经运行了两年多,无论是在舆情的跟踪,发布内容的统筹,传播手段的扩大等各方面,都上了新的台阶。整体的制度趋于健全,运转高效,规范有序。国际社会和国内媒体对于中国外交的报道大幅度的提高,中国的声音传播得更猛更快。

应该说外交部发言人制度的深化、改革和创新,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进程,契合中国和世界发展关系的要求,契合了中国和世界增长了解的要求,这是它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二个方面,我们认为外交部发言人制度成为发出中国政府权威声音、维护国家利益和形象、助推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重要平台。

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世界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国家面临着多重的挑战和考验,如何推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如何在国际上去伸张正义,如何为我们的国家广结善友,同时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尊严,维护中国同胞在海外的合法权益,这是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持久的主题。

我们积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和各国友好发展,把中国人民追寻中国梦和世界各国人民追求美好梦想的愿望联系在一起。在台湾问题、涉藏,涉疆,人权,这样一些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尊严问题上,我们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和形象,发出中国人民正义的呼声,彰显中国人民不怕压力的精神,体现中国人民的坚定意志和决心。

在中国与世界经贸往来的问题上,我们高举互利共盈的旗帜,倡导扩大中国和世界的互利共盈和共同利益。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中东和平,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这样一些重大国际地区热点问题,我们切实恪守、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选择,坚持劝和促谈,反对干涉别国的内政,反对政权更迭,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为处理当代国际关系发出了中国的声音,展现了中国的智慧,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工作,坚持真实、真理的品质,体现中国外交的抱负和担当,点点滴滴都在服务于提升国家的政治影响力,形象亲和力,道义感召力。

第三个方面,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制度,满足国内民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坚持中国外交是人民外交的理念,增进政府和民众的亲密关系。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公众不断深入参与国家政治,国内民众以不断上升的国家实力为自豪,关注外交,参与外交,社情民意对外交工作的影响日趋重要。

同时在我们国家与外部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外交与内政相互交织,相互转化,它与民意双向互动关系也更显突出。我们深知中国外交只有植根人民,服务人民,造福人民,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服务,服务国内民众的重要职能不断上升,我们践行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公开发言和表态,搭建外交工作和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我们关注民情,倾听民生,汲取民志,及时主动发布信息,回应民众的关切和呼声。

最近几年来中国大概有8千万的公众走出国门,为维护民众在国外的合法权益,我们既通过发言人渠道,发布领事和领保信息,向海外中国公民传递乡音和福音,我们第一时间滚动发布信息,把祖国和人民、政府对每一位同胞的关心和爱护带给每一个海外的同胞,让他们相信自己的安全和合法权益会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使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感觉到这个问题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中国的网民已经近6亿,世界第一,网络成为中国公众了解信息的重要渠道,外交部是中国政府部门当中最早开通微博的政府部门,目前大概有粉丝800万,今年我们还开通了手机客户端服务,外交部发言人通过外交部的网站,外交小灵通官方微博,还有微信,举行网上访谈等形式,密切与中国公众进行沟通。我们拉近了中国外交部,中国政府和公众的关系,体现了人民外交应有的情怀。

第四方面,外交部机制深耕媒体合作,打造政府与媒体的连续互动关系。外交部发言人发布工作,离不开与媒体的合作,我们深刻把握中央媒体作为新闻发布传播主要渠道的地位和作用,在发布工作中理解媒体,尊重媒体,善待媒体,形成与媒体的良好互动。

改革开放以来,驻中国的外国记者人数不断的上升,到目前大概有400多家媒体,来自59个国家,近700名的记者常驻中国,他们是中国全方位发展的见证者,也是报道中国各方面情况的主力军,也是中国外交部发布会的座上客。

中国的中央媒体,北京的媒体,以及港澳台媒体则是中方主要的参加方,我们始终坚持真诚的对待媒体,有求必应,除举行例行记者会以来,我们通过值班电话,回复传真、电子邮件等,回答媒体的问题,及时回答他们真实性的关切。国外媒体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制度给予了高度评价,体现了中国政府坦诚友善,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第五个方面,外交部发言制度,也发挥了中国公共外交重要平台的作用。随着外交部发言人机制的发展,在国内国际上越来越受关注,许多人希望通过这个窗口了解中国外交,了解中国,找到一种亲近感。于是我们的外交部发言人每天的发布会,就向国内外公众开放,以今年为例,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接待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120多批,4千多人次的听众旁听我们的记者会。

这其中包括政府官员,社会团体,港澳台同胞,青少年,热心网民等各界人士。

每次外交部举行公众开放日,外交部发言人也毫不例外出现亮相,与公众沟通,和他们面对面的交流,增强他们对中国外交发展的了解。与国内的沟通,主要交流怎么树立理性的中国观,理性的世界观和国家利益观。与国内朋友探讨最多的是如何客观全面的世界观,讨论得十分热烈。我们还和美国,印尼、巴基斯坦,伊朗等国家开展了发言人互访机制。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同学们,当前我们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在经历深刻复杂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历史性的变化,中国新闻发布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考验。我们将继续从增进国际社会对我们国家的了解和信任,国内公众对中国外交的理解和支持出发,不断提升外交部发言人制度和新闻发布的水平,为优化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为拉近我们和世界的距离,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营造良好的内外舆论环境,做出我们新的努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