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汇文中学校园走出的时代骄子与英才

2017-09-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创建于辛亥革命爆发前一年的昌黎汇文中学,曾是不少外地学子的异常渴慕的求学之地.而在碣石山下的清秀.美丽的校园留下自己中学时代学习生活的异地学

创建于辛亥革命爆发前一年的昌黎汇文中学,曾是不少外地学子的异常渴慕的求学之地。而在碣石山下的清秀、美丽的校园留下自己中学时代学习生活的异地学子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后来成了各方面的卓越人才,成了时代的骄子与英才。

在爆发"五四"运动的1919年秋天,刚刚招收6年中学生的昌黎汇文中学校园(时名成美中学),走进一个叫"孟昭英"的13岁少年。当时,谁也没有想到,日后这个少年会成为闻名中外的实验物理学家和电子学家,成为中国无线电电子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1906年12月24日出生在当时距昌黎县境很近的乐亭县走马浮村的孟昭英,在昌黎汇文中学学习了4年初中课程。1923年夏天,他由昌黎汇文中学初中毕业,考入北京汇文中学高中部,由于学习成绩异常优秀,一年后即被保送到燕京大学深造。

在燕京大学,孟昭英选学理科,开始对物理学科发生浓郁的兴趣。1928年,他获得燕京大学理学学士学位,留校任物理系助教,兼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1931年,他以《氢气与铂、铜、镍接触时的电离》论文获硕士学位,并被提升为讲师。

两年后,他被燕京大学推荐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在波泰盼柯教授的指导下,他在研究巴克豪森-库尔兹效应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用自制微型电子管获得1厘米波长的连续振荡,创造了用电子管获得振荡波长最短的世界记录。1936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学位,并赢得"真空电子学专家"称号的孟昭英,回国出任燕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讲授无线电及电子学方面的课程。

"七七"事变爆发后,他与吴有训、周培源、赵忠尧等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一起南下,在由北平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任教。后来,他在昆明成为清华大学在长沙筹设的特种研究所分立的无线电研究所教授,并兼任西南联大物理系教授。

在此期间,他克服各种困难完成了三极管射频放大器线性调幅的研究。1943年,他到美国作学术休假,应加州工学院密立根教授之邀,任该院客座教授,兼作科学研究工作。一年后,他转到麻省理工学院的辐射实验室(实际是美国的雷达研究所),担负10厘米波段雷达系统中发送接收开关研究。

他以其深厚的电磁波、气体放电和元素放射性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研究技能,很快地完成了这项深得美国雷达工程界赞许的科研任务。

紧接,他又与两个助手合作完成了关于微波波谱学课题的实验研究,论文《氧的毫米波吸收谱》发表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为后来蓬勃发展的波谱学起到了开创作用。1946年夏天,结束在麻省理工学院辐射实验室的工作后,他辞谢美国一些著名大学、研究所和一些大企业的高薪聘请,毅然决定回国。

1947年初,他回到北平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后又兼任代理系主任。北平解放后,他继续在物理系任教,利用带回的资料,开设了"无线电学"、"电波学"等课程,为学生开出了10多个以计时电路、脉冲电路和微波为主的实验项目。

1953年,清华大学成立无线电系,孟昭英出任首届系主任。当时,国家发展电子工业与军用电子装备所急需的真空电子器件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为培养填补这个在我国尚属空白领域的高级技术人才,他在系内增设了电真空专业,并亲自兼任电真空教研组组长。

在此期间,他还凭借自己对国际电子学科发展动向的敏锐感觉,促使清华大学于1956年率先在国内建立了半导体专业。就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建立半导体专业的1956年6月,中国科学院成立学部,孟昭英当选为技术科学部的36位学部委员之一,并出席了第一次学部委员大会。

同年,中共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着手制订《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孟昭英应邀参加并担任电子学组副组长。也是在这一年,中国科学院为了发展尖端科学技术,决定成立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电子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筹备委员会,孟昭英被任命为电子学研究所筹委会第二副主任。

▲孟昭英(1906-1995)1957年,孟昭英在"反右"运动中被错划为"右派";1962年,宣布摘掉他的"右派"帽子之后,仍不允许他参加被认为需要"保密"的微波研究,为此他只好转向从事阴极电子学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1979年2月,清华大学作出撤销1957年将孟昭英划为右派分子的错误决定,并恢复其一级教授职称;1981年,中国科学院正式宣布恢复他的学部委员称号。1979年12月,孟昭英作为中国科协代表团的副团长,赴美参加美国科学促进会暨《科学》杂志创刊100周年纪念活动,会见了不少老朋友,为促进中美两国科学技术交流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80年10月,他开始参与推动我国与美国国家科学院建立正式交流关系的工作,先后4次率领代表团访美,并领衔出任了一些关心祖国前途的在美华人学者与中
▲***总理在建国初期与梁思成(右二)、孟昭英(右三)等清华大学教授亲切交谈
国科学技术协会合办的《科技导报》的主编。

1984年,清华大学成立现代应用物理系,孟昭英担负起新建的单原子探测应用实验室顾问和指导单原子探测技术研究的重任;他邀请这一项新技术的创始人赫斯特教授到清华大学讲演,并借到美国访问之机去赫斯特的实验室参观,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清华大学的单原子探测应用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孟昭英在政治上得到平反和恢复了名誉以后,担任了不少学术性社会职务,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积极为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建言献策。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在中国电子学会总部组织的一次新春座谈会上,针对知识分子政策中当时存在的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直言不讳地指出:现在,造原子弹的不如卖山药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及拿剃头刀的。后来,这句话成了流传一时的"警世"名言。

1986年,孟昭英在清华大学为他80周岁华诞而举行的大会上真诚地表示:"要完成整个民族的使命,就像接力赛跑,每一代都要比上一代跑得更远。一般说来,跑接力赛,交掉接力棒就可以不跑了,可我还要跑十年八年,为祖国再做贡献。

"
1995年2月25日凌晨,终于又"跑"了"十年八年"的孟昭英与世长辞,终年89岁。
孟昭英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几年,异常怀念年少时在昌黎汇文中学留下的宝贵的学习时光,他非常支持昌黎恢复"汇文中学",表达了一个老科学家的真诚祝愿。


比孟昭英小两岁,也比孟昭英晚两年走出昌黎汇文中学校门的一个叫张伯仁的外地学子,他后来虽没像孟昭英那样成为在科学研究方面有显著成就的人,却在抗日战场上成为印度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大夫的助手,成为一个为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


张伯仁是从昌黎汇文中学的美丽校园走出去的革命烈士方治的原名。1908年4月12日,他出生在滦县城南30公里处的连北店村(今属滦南县境)。其父张洪生为在滦县榛子镇东王店子村福音堂传教布道的基督教牧师,他在小时候即被送到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在中国办的教会学校读书,小学和中学都可能是在建校时就把滦州、临榆的教会小学合并到一起的昌黎汇文学校上的。

1925年7月,张伯仁由昌黎汇文学校中学毕业以后,到北京考上了医学院。由医学院毕业后,他在开滦医院工作几年后,于1934年辞职到榛子镇独自行医,开办"新新"西药房。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秘密参加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在冀东抗日大暴动爆发前夕,协助发动武装斗争的中共党员做宣传动员工作,并为大暴动的主要领导人李运昌治疗过臀部的疖疮。

暴动失败后,他依然以行医的身份秘密坚持抗日斗争。1940年1月,为到抗日战场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他跟随地下党负责人王大中通过秘密渠道奔赴平西抗日根据地,取《圣经》中诺亚方舟救治万民之意,化名"方治",担任了区党委机关的医生;不久,印度援华医疗队的柯棣华大夫从晋东南八路军总部转到晋察冀军区,接替已殉职的白求恩大夫的工作,军区卫生部选调他担任柯棣华大夫的助手,到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工作。

为纪念白求恩而成立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建立后,他密切配合和协助院长柯棣华工作,和柯棣华大夫一起做了有两千多例手术。1942年12月,柯棣华大夫不幸病逝,方治成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外科的主治大夫。1944年7月,他主动要求到斗争环境异常艰苦的冀东抗日根据地筹建白求恩卫生学校冀东分校。

同年9月上旬,昌黎抗日军民在七里海畔营救了7名跳伞的美国盟军飞行员,当这些飞行员被送到冀热边军区司令部时,他担任了翻译工作。

待那些飞行员得知他也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又在他们获救的昌黎城里的美国教会学校读过书后,感到异常亲切,进一步加深了对坚持奋战在敌人大后方的八路军的美好印象。送走美国飞行员,丰润县境内发生了我军领导机关遭受重大损失的"杨家铺战斗",方治立刻投入抢救重伤员的紧张工作。

到1944年12月,由他负责重点治疗、护理的区党委社会部部长钟子云的伤势基本好转,上级决定让他和一个警卫排护送钟子云等同志去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养伤。在出发之前,他获准回到一别将近5

▲方治烈士遗像年的榛子镇,探望了自己的妻子儿女。1945年2月中旬,他在平西抗日根据地的杨庄子村突出日军包围时壮烈牺牲。
1958年4月,冀东烈士陵园落成。方治烈士的遗骸被家乡人民迁回,他的遗像,他用过的医疗器械,还有家人珍存的昌黎汇文中学1925年7月1日颁发给他的中学毕业证书,被长期陈列在冀东烈士陵园的陈列室。


方治烈士,是昌黎汇文中学的骄傲,也是留下他多年求学时光的昌黎的骄傲。
在诸多在昌黎汇文中学校园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考入高等学府学有所长,成为学界精英的外地学子中,成就显著的还有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家、地震地质学家,与孟昭英一样也成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马杏垣和国内外著名的病毒学专家顾方舟等。


祖籍昌黎邻县乐亭、"五四"运动爆发那一年出生在吉林***春市的马杏垣,在"九一八"事变后回到家乡一带读书,在昌黎汇文中学完成了自己的中学学业;在"七七"事变爆发那一年,他离开昌黎,到北平考入北平大学,旋即随学校南迁,进入西南联合大学学习。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被深明大义的中国***人的思想深深吸引,于1938年3月毅然加入当时由***领导的中共南方局地下党组织。1942年,他完成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的学业后,毕业留校任教。

抗战胜利后,他得以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1948年底,他在爱丁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平大学地质系副教授、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他从1952年起在北京地质学院任教,相继担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副教务长、院士助理、副院长等职。

1978年,他被调任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并兼任地质研究所所长。他为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1980年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先后出任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等学术团体的领导职务,并曾任国际地震危险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际岩石圈委员会执行局委员,第六协调委员会喜马拉雅及其临区分委会副***及***。


马杏垣的研究领域广阔,尤其是在构造地质学、前寒纪地质学、岩石圈动力学和地震地质学方面造诣颇深。

1956年,他主持完成了山西五台山区域地质调查;后来,又在湖北、河南等省进行了大量的1∶20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区域地质构造特征;80年代初,他又开始从事岩石圈动力学的研究和全球地学断面的编制等工作。

多年来,他提倡构造解析方法和解析构造学,强调重力不稳和密度不无在构造过程中的重要性,对中国前寒武纪地质构造的研究和中国大陆内部地震构造与地震活动性,特别是裂陷作用与地震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突出成果。

他是李四光荣誉奖的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的两次获得者,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国家图书奖一等奖、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全

▲马杏垣(1919-2001)国科学大会和地矿部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他在国内外发表有百余篇论文,其中《中国前寒武纪构造架及研究方法》、《地质构造形迹图册》、《嵩山构造变形--重力构造、构造解析》、《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江苏响水至内蒙古满都拉地学断面及说明书》等论文、著述,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为祖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作出创新性突出贡献的马杏垣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1年1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祖籍浙江鄞县(现划入宁波市)、1926年6月16日出生在上海的顾方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昌黎汇文中学的校园度过自己整个中学时期的学习生活的。1944年9月,他在昌黎高中毕业后,到北平考入北平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开始献身祖国的医学事业。

1951年8月,由北京大学医学院刚刚毕业一年的顾方舟,被保送到苏联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攻读病毒学。1955年9月,他获得医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先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当时为卫生部直属的流行病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工作,相继出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学科学院科研处处长等职务。

从1978年10月起,出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1985年11月,升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并担任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国际科学联盟全体委员会国家委员等职务。

现在,顾方舟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顾问、中国科协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成员、北京市科协名誉***。
顾方舟是国内、国际著名的病毒学家,是我国口服组织培养活疫苗开拓者之一。他从40多年前就开始致力于脊髓灰质炎的预防及控制工作,及时地解决了消灭脊髓灰质炎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为在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作出了巨大贡献。

顾方舟由苏联学成归国之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主要从事乙型脑膜炎的病毒学研究工作;1957年,我国大面积流行小儿麻痹症,为了斩断伸向不少新生幼儿的"魔手",他毅然决定放弃对"乙脑"的研究,承担起对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的病毒学、血清学及流行病学研究工作。

1958年,他和同事们首次在我国分离出小儿麻痹症的病毒,并确定我国流行的脊髓灰质炎以"Ⅰ型"为主。

1960年,顾方舟研制出防治脊髓灰质炎的活疫苗;1962年,他又成功地研制出防治脊髓灰质炎的糖丸剂型活疫苗。同时,他根据我国脊髓灰质炎流行的特点,提出了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免疫方案和免疫策略,并在实践中首次证明活疫苗在我国这样的肠道病毒带毒率高的温带国家也可以控制脊髓灰质炎流行,阻断野毒株散播。

当时,在死、活两种疫苗存在激烈争论情况下,他根据国情提出采用活疫苗技术路线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建议,被卫生部门采纳;数十年的实践

▲青年时代的顾方舟证明,他的这一建议是完全正确的,在我国实施的消灭脊髓灰质炎工程中起到关键作用。1964年9月,他受命出任所长,远赴云南筹建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成功地完成了大批培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的任务;1971年10月,他被调回北京,出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科研处处长。


顾方舟治学严谨,在为国家培养大批医学科研和生产技术人员的同时,先后出版有《脊髓灰质炎》、《淋巴细胞杂交瘤》、《生物技术的现状与未来》等著作,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很高声誉。

他先后5次获得国家级、部级和医科院级奖励,并于1987、1990和1992年分别被英国皇家内科学院,欧洲科学、艺术、文学科学院和第三世界科学院授予"院士"称号。

近几年,他正在从事单克隆抗体这一新技术领域的研究,以求尽快把这项生物技术从科研转到实际应用之中,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多年来,顾方舟十分怀念为他打下比较坚实的深造基础的中学母校。1995年9月在纪念昌黎汇文中学建校85周年之际,他欣然为母校的85周年校庆题词:"朴诚勤敏育新人,科教兴国谱新篇。

"
与顾方舟同为浙江鄞县人,比顾方舟年长3岁的楼乾贵,也曾经是昌黎汇文中学的学生。1942年夏天,他从昌黎汇文中学毕业后,选择的也是医学专业,考入的是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只是,他没有像顾方舟那样,成为医学专家,而成为了一个全国著名的抒情男高音歌唱家。

楼乾贵自幼酷爱音乐,在昌黎汇文中学校园读书时就显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是校园著名的歌唱家。

他考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后,从1943年起就在上海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声乐,并从1947年开始兼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声乐系的课程。当时,他在上海的舞台及一些歌咏活动中显得异常活跃。1949年夏天,楼乾贵在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被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系聘为教师。

到北京工作以后,他仍心系歌唱舞台。1953年8月,他作为中国青年艺术团的成员,参加了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获民间歌曲比赛二等奖。1955年,他被调到中央歌剧院,除担任音乐会独唱外,还在著名的西洋歌剧《蝴蝶夫人》中扮演男主角。

近些年,他曾在北京、天津、上海、青岛等地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他在20世纪50年代演唱的《黄河之恋》、《在那遥远的地方》、《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歌曲,在国内外均有较大影响,并出版有唱片、专题录音,拍摄有舞台艺术纪录片。


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离开昌黎汇文中学的外地学子中,又有一些出类拔萃的共和国英才脱颖而出,其中有曾多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副部长的董智勇,有多年来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司令员的杨国梁上将等。


生于1927年9月30日的董智勇,是与昌黎紧邻的滦县人。他的父亲董鹤年,曾在昌黎汇文中学长期担任体育教师。在董智勇两岁时,天津以东地区的中学联合运动会在昌黎汇文中学新修的操场举行,正在昌黎汇文中学上高中的董鹤年一人参加了9项比赛,获得6项第一、3项第二,列个人总分第一名,成了首届津东联合运动会的"明星";在董智勇3岁时,以董鹤年为队长的昌黎汇文中学足球代表队又在天津举行的河北省足、篮球预选赛决赛中获胜,成为河北省足球代表队的基本代表队。

1931年,董鹤年毕业留校,担任体育主任助理。1933年,在董智勇6岁时,董鹤年作为河北省代表队的运动员参加了全国运动会;后来,他接替美国人文安思,成为昌黎汇文中学的主要体育教师。由于父亲在昌黎汇文中学长期任教的关系,董智勇的小学和中学都是在昌黎上的。1946年夏天,他由昌黎汇文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东北大学林业系。

1952年,董智勇从由东北大学林业系改建的东北农学院林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东北行政委员会林业局工作。1954年,他被调到北京,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工作。到林业部工作以后,他虚心学习领导经验,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先后担任国家林业总局森林经营局第一副局长、林业部森林保护司副司长等职务,并曾出任山西省雁北行署副专员。

1982年,他被提拔为林业部副部长,并担任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1987年9月,第四届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会在美国举行,大会特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自然资源保护领导奖";在授奖时,大会***特意致函董智勇,称赞他在自然资源保护的实际工作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就在这一年,董智勇被评定为高级工程师,兼任林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1989年,董智勇当选为中国林学会第七届理事长。进入20世纪90年代,不再担任林业部副部长的董智勇,发起创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宋庆龄基金会野生生物保护基金会管理委员会等组织,先后任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理事长、宋庆龄基金会野生生物保护基金管理委员会会长和***环境保护委员会科学顾问、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主任,以及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开始主要致力于自然和野生生物保护的社会工作。


近50年来,董智勇长期投身祖国的林业建设事业,在绿化祖国、科技兴林、保护野生动物、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等方面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先后发表了50多篇论文,率先提出生态林业理论和重视林业环境建设的思想,主张以生态经济理论作为林

▲董智勇为母校85周年校庆题词业经营的理论基础,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管理和经营林业,体现了自己深湛的学识。多年来,董智勇主持编写有《中国森林》、《中国林业专家大辞典》、《世界林业发展道路》、《生态林业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科技专家传略·林业卷第一卷》等著作,并为东北林业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学院等高等院校的兼职教授。


杨国梁是由昌黎汇文中学改建的昌黎一中高中毕业生。他于1938年3月出生在遵化市洪水川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以其兄杨建中在昌黎一中任教导处主任,从遵化农村考入昌黎一中读书。

1958年夏天,他由昌黎一中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航空学院,开始献身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1963年,他由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到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基地工作,先后任基地司令部参谋、副科长、基地发射团副团长和基地司令部副处长、处长等职务。

1983年,他被任命为基地副司令员;1985年,他出任基地司令员,继而又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副司令员。1988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
杨国梁从1992年11月起任第二炮兵司令员,1993年晋升为中将军衔,1998年晋升上将军衔。

他从出席中国***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起,连续当选为中共第十二、第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四、第十五届中央委员。
在数十年的军旅生涯中,杨国梁上将异常怀念留下他中学时代学习生活
的昌黎。1999年,母校昌黎一中筹建校史馆,他欣然应邀为校史馆题写了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