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说书张和平 【随笔】陕北说书——穿越千年的声音

2017-06-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文艺百花圣地开,陕北说书上舞台.民间艺术人人爱,一代比一代更精彩"作为延安的特色曲艺形式,陕北说书以其通俗流畅的词句,激扬粗犷的风格,为全

"文艺百花圣地开,陕北说书上舞台。民间艺术人人爱,一代比一代更精彩"作为延安的特色曲艺形式,陕北说书以其通俗流畅的词句,激扬粗犷的风格,为全国人民所熟知,为延安人民所喜爱。

21日晚,我和队友一行三人来到了延安著名的宝塔广场。当地人介绍说,每天入夜,陕北说书艺人李培东就会和自己的搭档张世宏来到广场为大家说书。远远看去,广场的一角聚集了不少听书的人,慢慢走进,我们看到了人群围拢中,两位说书人一弹一唱,好不热闹。

作为一名天津电台相声广播的新兵,作为一个在曲艺之乡长大的广播新人,对曲艺特殊的敏感性,让我加入了广场上一群听书者的行列中。也使我有幸近距离接触了这门具有千百年历史的曲艺形式。

今年41岁的李培东,14岁起师从陕北说书名家张俊功学习说书,到现在从事这门艺术已有27年。当得知我们来自曲艺之乡天津之后,李老师十分激动,"你们那里相声很有名啊!"在遥远的延安还能听到对天津相声的赞扬,更加拉近了我与李老师的距离。随后他热情的为我们介绍起了陕北说书。

一架三弦加上绑在自己左腿上的三块木板,李老师既能给身旁手拿四块小木板击节而歌的搭档伴奏,也能自弹自唱出成本大套的书文。首先吸引我们的正是这些伴奏乐器,李老师介绍说,绑在腿上的木板叫做甩板,而手上拿着的小木板在当地叫做"麻喳喳",十分类似于演唱太平歌词时伴奏用的御板。

而陕北说书的表演形式并非一成不变,有说有唱,说唱穿插。根据演出需要,表演者可以添加小锣、梆子、琵琶等乐器作为伴奏,同时还可以根据现场的情景现编现唱,合辙押韵,令人拍案叫绝。

据李老师介绍,陕北说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自唐宋至今,这门艺术已经传承了上千年。这让我不禁产生了联想:上千年是个什么概念呢?这门艺术会不会像竹简上的文字一般古奥晦涩呢?当然不会的,李老师介绍说,陕北说书在传承的过程中,从演出形式到内容,都是在不断发展的。

红军时期,说书艺人结合当时的形式,编演了许多讴歌红军,讴歌革命根据地的新作品,同时大胆的将秦腔、信天游、道情等陕北民间艺术形式融入其中,极大的丰富了陕北说书的表演技法。

解放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陕北说书艺术又有了新的发展。表演者从单人表演变为了多人合演,最多的时候可以十个人一起演出,并能结合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创作新的节目。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陕北说书表演艺术家,如张和平、曹伯炎、解明生、牧彩云等。

千百年来,陕北说书一直在不断改变,但唯独不变的是人们对她的热情。听众或凝神注视,或闭目聆听,说书人则娓娓道来。正是这一点,让我真正的理解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如天津相声茶馆里喝彩声透露着码头的火爆,苏州评弹馆内吴侬软语传达着江南的雅致,而延安的书场,透着的是陕北人的质朴。

谈到目前经常表演的书目,我们还从李老师的口中得知,现在说书的内容已经变得十分丰富了,经常上演的节目中,既有传统书目,如《五女兴唐传》、《摇钱记》、《观灯记》等,也有革命斗争时期配合形势创编的《宜川大胜利》、《翻身记》、《我给毛主席说书》,更有反映新时期新面貌的节目,如《定铁公路人人夸》、《不能靠扶贫》等,这些节目大多贴近群众生活,说的是百姓喜闻乐见的事儿。用乡音承载着故事,深受听众喜欢。

李老师说他每天晚上都会来广场为大家说书,已经坚持了一年多的时间。只要大家对陕北说书这门艺术抱有热情,自己就会不图回报地坚持表演下去。听着他的讲述,让我不禁对家乡天津的曲艺艺术产生了思考。天津时调、大鼓、评书,乃至名扬四海的津味相声,但凡是深受家乡百姓喜爱的艺术形式,都是能不断出新人出新作,能够跟上时代脚步,能够到群众中去"接地气"的艺术;同时,也都有像李老师这种甘愿为艺术传承和发展出一份力的人。

只有这样,艺术才能被人们接受,才能生生不息。

采访的最后,李老师款动丝弦,为我们这些远方的客人即兴编唱了书词,"弹起三弦定准音,想不到广场上咱遇贵宾。祝你们工作顺利步步得升,回到天津,为陕北说书多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