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峰是谁 王雪峰:学术语言式微是大学世俗化的结果
刚刚过去的2013年,大学留给公众的最后记忆不是发明、创新,而是腐败: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四川大学一位副校长、浙江大学一位副校长的相继落马,使中国大学世俗化的色彩显得更为浓烈了。生活在大学中的我有一种明显的感觉,当今的中国大学“正常人”越来越多,类似金岳霖、沈有鼎、陈景润这类的“怪人”越来越少了。
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日常语言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学术语言的使用频率越来越低。一言以蔽之,学术语言在中国大学里日渐式微。
余生也晚,没有经历老清华、老北大时代,但是从前辈学人的记录中可以一窥当年学术语言流行的盛况:
“在清华这个环境当中,你要讲不正当的话,找一个人讲讲肮脏话是不可能的。先生同先生、学生同先生、学生同学生,碰见了都是讲,某个杂志上有某篇文章,看过了没有?如都看过两人就讨论起来,如一方没有看过,看过的就说这篇文章有什么好处,建议对方去看。”(姜亮夫:《忆清华国学研究院》,收入陈平原、王枫编:《追忆王国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329页)
如果说当下的中国大学已经彻底废弃学术语言,则失之绝对。但是,当今的学术语言多半出现于课堂、学术讲座或者学术论坛这些特殊场合。在日常生活和师生的日常交往中,学术语言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了。至少如今的导师和研究生在一起,谈的多是饮食起居、工作去向,如果一味讨论学术而非人生,导师会被视为迂腐,学生会被认为死板。
老师之间的交流,大凡围绕课题的数量和层次、文章著作的多寡这类数量化指标展开,也涉及如何提升这类数量的“屠龙之术”和“终南捷径”。
除此之外,大家更关心的是如何用这类“数量”改善个人的生活“质量”问题。学生间的交流,恕我落后于时代,大多数专有名词已经超出“我懂得”的范围,能明白的除了日常琐事多为奖学金、考研、推销自我之类。
以上所说,主要是针对普通本科院校。至于高职高专类院校,虽然也归入大学类,但是因其课程的“流程化”和“操作性”取向,学术性语言的使用频率想必更低。
学术语言的使用仅限于课堂、学术讲座或者学术论坛这样的专门场合,其潜台词是: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只是一种职业行为,学术语言只是一种工作语言,并非日常生活所必须,更不是生命的必要组成部分。这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误解:学术只是外在而非内在的东西,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为学术而学术”不过是一种“神话”。
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来说,学术语言的式微会使其丧失归属感。没有“共同话语”就没有生存和成长的环境,就没有必要的学术氛围,心智便难以得到挑战和训练。“微斯人,吾谁与归”,对学者而言,学术语言式微的结果就是精神上的流离失所。
学术语言的式微是大学世俗化的必然结果。当学者从“象牙塔”走向“十字街头”,“目迷五色”,便绝难做到“心无旁骛”。要保卫学术语言,就要还大学以宁静,为师生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让学者过一种“精神贵族”的生活。这,也许可以归入大学理想甚至中国“大学梦”的一部分吧。
(本文作者王雪峰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