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男神杜泽逊 山大四大男神之一 我校校友杜泽逊
杜泽逊,山东滕州人,1963年3月生,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副院长。1981年毕业于山东滕州一中,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1985年本科毕业考入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古籍整理方向研究生班,1987年毕业留所任教。
以后师从王绍曾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古籍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研究。长于清代文献、四库学、经学文献、山东地方文献研究。2000年9月,晋升教授。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8年起担任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2012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担任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评审专家、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评审专家组组长。著作《四库存目标注》、《文献学概要》、《清人著述总目》(主编)、《清史艺文志》(主编)、《微湖山堂丛稿》、《清史稿艺文志拾遗》(副主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常务编委)、《山东文献集成》(编纂处副主任)、《渔洋读书记》(王绍曾、杜泽逊编)、《清经解三编》(刘晓东、杜泽逊编)、《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第三辑)》(主编)、《经籍访古志》(杜泽逊、班龙门点校)、《古文旧书考》(杜泽逊、王晓娟点校)、《静嘉堂秘籍志》(杜泽逊等点校)、《史记校勘记》(王绍曾、杜泽逊整理)、《山东著名藏书家》(杜泽逊、程远芬撰)等。
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2012年以来主持《十三经注疏汇校》。他常穿一件白衬衫,外罩黑色风衣,走路挺拔又有精神,在山东大学的校园里,着实吸引了不少同学的目光。很难有人将一位52岁的长者与“男神”的称呼联系在一起,然而他做到了。
他是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古典文献学教授杜泽逊,曾被学生们评为“山大四大男神”,直到今天,无论学术还是人格,他仍是“男神”一般的人物。
杜老师看上去严肃,教诲严厉不苟,但熟识后,却发现他温和可亲。
杜老师做事要按秒计算,从不中断。有一次去台湾访学,他一头扎进“国立中央图书馆”,为了尽可能多看一些古籍书目,一天没吃任何东西,“吃喝需要上厕所,太占用时间。”他说。
这位学生还笑称,如果找不到杜老师,就去“校经处”蹲点,因为他不在“校经处”,就在去“校经处”的路上。
杜老师匆匆喝了一口水说,目前正带着学生做“十三经注疏汇校”项目。“十三经是经学的标志性成果,为什么他们成为后世的经典,理由全都体现在注疏上。”他和学生的工作,就是把十个版本的注疏校勘一遍。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单是书页就十万余页,这意味着他跟十几个学生一起校勘,要十几年才能完成。
对于以成果论英雄的学术体制来说,做耗时长的项目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然而杜老师却做过很多庞大的项目,比如《四库全书存目标注》、《清人著述总目》,历时都在十年以上。只要他觉得有意义,就一定做下去。
尽管项目耗时许久,他仍然坚持反复校勘三次以上,把错误减少到最低,保证书的质量。在做《四库全书存目标注》时,有人曾劝他先出一本,以便于评职称,但在他看来,急功近利粗制滥造,就糟蹋了前人这么好的研究,不如不去做。“好高骛远、好大喜功,只能欲速则不达。”《四库全书存目标注》得到了季羡林的公开赞扬,他也破格评上了教授,一度被学生们称为“学术男神”。
严谨的态度让他在生活中成了一个事无巨细的“大家长”,每次出差前,他都要给学生群发信息,嘱咐离开“校经处”要关门关电关水关机。
学术上严苛,杜老师只能把时间节省在平时。他的学生说,每次在校园看到他,都是行色匆匆,像是踩着风火轮,聚会能推就推,每天在“校经处”工作到晚上11点,午饭和晚饭大都在食堂解决。
他常对学生说,没有什么比沉下心来做学问更重要。甚至心情不好,就跑到“校经处”,考证出来几个条目,心情就豁然开朗。
讲到《永乐大典》,他讲过庚子事变时的故事,英国使馆的官兵,把包括《永乐大典》的书籍堆在荷花池中,用垃圾和泥土掩埋,使得数以万计的珍贵典籍化为粪土,令人扼腕叹息。
在杜老师看来,讲出自己的心得,就要求他花大力气备课。“讲课时举出的例子,都是经过筛选留下来的典型例子,首先得保证正确,如果这个不能保证,尽管有趣味性,也不能搬到教材里。”每条例子,杜老师先要深入研究,这样才能让大家收获大,进而兴趣浓,自然而然愿意听课,甚至其他校区的学生也都赶来旁听。
杜老师在考试中,也格外重视学生个人的心得。文献学的期末考试,杜老师允许大家开卷,最后一个大题,每年都要考学生对于文献学这门课程的感受,分值的差距就在这一道题中显现出来。
兴趣,是杜老师看重学生的一个因素,他从来不在课上点名,他觉得,一个课程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喜欢,如果学生不喜欢听,那就不应该强迫他来。“让他有时间去图书馆看看自己喜欢的书,做感兴趣的学问,不也挺好的吗?”
不过,不点名也让他有另一个苦恼,每当学生跟他打招呼,他总乐呵呵地回敬,走远了再打听这个学生叫什么名字,“总是记不住人名。”
在与他亲近的学生看来,杜老师经常“随时开课”,有时候在“校经处”有了心得,就立马跟学生讲述起来,出差时有了对古籍整理新的发现,就群发信息告知学生。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一旦讲起来,刹都刹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