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荷英河北梆子专缉 燕赵梨园百家 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许荷英
记得是1997年的岁末隆冬,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青年演员许荷英进京举行了一场专场演出,演出剧目是《夜宿花亭》、《翠屏山》和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梦蝶劈棺》。有好事的观众计算了一下,两个多小时的戏,许荷英足足地唱了四百多句,没一丝疲劳感,始终是神气十足。有观众议论:四百句唱啊,就是说也得是口干舌燥嘴唇发木,别说是唱了,没点真功夫不成。这青年演员也真是不简单!
当洗尽铅华,脱去斑斓彩衣的许荷英出现在戏台前时,我始发现她是那般单薄瘦弱。
大凡歌唱演员,多以大块头为佳,世界著名歌星帕瓦罗蒂就是个例子,中国著名歌唱家、蒙族歌手德德玛亦是如此。据说那样“风箱”大,胸腔共鸣就好。中国的戏曲就是怪,苗条娇弱的女演员唱得声震屋宇者大有人在,许荷英就是其中的一个。
许荷英的唱,时而高亢激越,如山泉瀑布,时而低回婉转,如淙淙溪水;时而轻快明亮,如黄莺歌唱,时而冷艳哀绝,似杜鹃啼血……多少人羡慕她有一条极富表现力的好嗓子。了解许荷英的人都知道,这一切的得来是多么的不易。爹妈固然给了她一条好嗓子,真正玉成她的是苦难与艰辛。
许荷英1963年出生,她度过了一个苦难的童年。由于家境贫寒,她13岁就肩负着生活的重担,母亲也在这一年去世,许荷英幼小的心灵承受着生活的不幸。为了生活,她拉砖坯,垒砖窑,干着壮劳力的苦活,生活教会她忍受苦难,忍受不幸。
许荷英的父亲是京剧票友,他酷爱戏曲,尤其爱看梅兰芳的戏。父亲把希望寄托在爱唱爱跳的许荷英身上,他知道女儿能吃苦,而且脑子灵,悟性也好,如果勤奋点儿一定会唱成功。父亲亲自送她去学唱戏。
少年许荷英考上了沧州黄骅市河北梆子剧团。从此,十五六岁的小荷英跟随剧团四处演出,一年四季在乡下唱戏,她在《红灯记》中演铁梅,在《花打朝》中演程七奶奶。那个时候,每月也就十几元生活费,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地到各处出演,靠的是双脚走路,而且还要背着自己的行李卷儿,可小荷英从不叫苦叫累。
无论做人做事唱戏演出,她都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加上她的灵气、悟性及勤奋,不久就成了一名远近闻名的河北梆子演员。为了能继续深造,1984年许荷英考入河北省艺术学校,在校期间,她得到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贾桂兰和京剧表演艺术家齐兰秋等名师亲传和指教,演技迅速提高,演出屡屡获奖。
1987年,许荷英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了省河北梆子剧院。
到了省河北梆子剧院,荷英的眼界开阔了。有名师的指导,有观众戏迷的鼓励,荷英更加刻苦,无论是演主角还是配角,对每一个字、每一句,她都认真仔细,反复琢磨。有的时候为了一段唱腔,她也会起早贪黑十几个小时在排练厅反复练习。
为了不同剧情的内容,她总是设计出适合不同人物性格、情感的唱腔,梆子戏风格的身段动作,以达到情、声、形的完美统一,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滴汗水,一份回报,每次演出,台下无数观众那渴望的双眼、无数次经久不息的掌声,就是许荷英辛勤耕耘的回报。
二十多年来,许荷英视河北梆子艺术为生命,在充分吸取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努力创造河北梆子的新流派,使之适应和满足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为河北梆子艺术增添了活力。她借姊妹艺术的演唱优势,已形成了一种既有剧种特色,又富时代美感的新型演唱风格。
她同时注重戏曲综合表演技巧和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很强的艺术可塑性,善于刻画不同角色的人物性格,在全国和省级各类艺术竞赛中频频获奖。早在艺校学习期间,她主演的河北梆子现代戏《玛丽娜》就获得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地方戏曲征集比赛”的优秀演唱奖,此剧还荣获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梨园杯”优秀表演奖;她主演的《杜十娘》荣获“华北、西北七省市地方戏曲汇演”表演一等奖和河北省首届河北梆子青年演员大赛一等奖;她在《武松》一剧中扮演的都监夫人,荣获1995年“中国戏剧节”最佳配角奖;她主演的戏曲广播剧《小香水与金刚钻》获1995年河北省文艺振兴奖;1997年参加中国戏剧“梅花奖”的角逐,以《夜宿花亭》、《翠屏山》、《梦蝶劈棺》三个折子戏参赛,一举夺得第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2000年获全国第二届戏歌邀请赛最佳演唱奖和最佳作品奖。
她的艺术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承认。1997年底进京参加“梅花奖”参评演出时,北京电视台进行了实况录像并在播发的新闻中评价:“许荷英以优美甜润的演唱,性格迥异的人物塑造,亦文亦武的技艺展示,艺惊首都剧坛。”在中国剧协为此次演出组织的首都专家座谈会上,中国剧协领导何孝充和霍大寿说:“这台精彩的折子戏晚会很见许荷英的表演功力,不温不火,很有分寸,表现了非常高的演唱技巧。
早在成都戏剧节上看她演《武松》的都监夫人,我们就提出嘉奖她,现在更可以看出许荷英是一位很有实力的青年表演艺术家。
”《中国戏剧年鉴》主编曲六乙说:“许荷英演唱特别好,音域宽广,音色甜美,唱、念、做、表很有功夫,正在从优秀演员走向艺术家的道路上前进。
”戏剧理论家龚和德、著名导演金桐认为:“许荷英最大的成功是刚柔相济,音色美,用新的发声技巧加强了时代美感,这种追求是有战略眼光的”。《中国戏剧》副主编安志强、《中国京剧》主编吴乾浩说:“许荷英交了一份竞争‘梅花奖’的优秀答卷,前途无量。
”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刘玉玲说:“许荷英的演唱非常过关,要哪儿有哪儿,善于用声腔塑造人物。”北方昆曲剧院原院长、著名导演丛兆桓说:“许荷英吐字发声很好,不看字幕就可以听出她在唱什么,演唱水平已达到了一般演员很难超越的高度,唱做俱佳,技术全面,非同一般,很有光彩。
”中国剧协副主席刘厚生、郭汉城认为:“许荷英是个很优秀的青年表演艺术家,她的演唱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而且非常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许荷英多次随团赴日本、法国、意大利、希腊、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讲学和演出,受到国外学者及观众的热烈欢迎,为中国古老的戏曲艺术走向世界,为世界了解河北和开拓国际演出市场做出了积极贡献。她先后排演了大小几十出剧目,塑造了很多性格各异,行当不同的人物。
她的代表剧目有《杜十娘》、《窦娥冤》、《南北和》、《秦香莲》、《李慧娘》、《翠屏山》、《梦蝶劈棺》、《夜宿花亭》等,并且在新创剧目《尧天舜日》、《大都名伶》及现代戏《玛丽娜》中担任主角。
许荷英在石家庄演出专场时,许多香港、台湾的友人、戏迷都专程赶来看她的戏。许荷英对此非常感动,她说人生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刻,就是舞台上的表演能得到台下观众认可,也以此慰藉给过自己那么多关心和帮助的师长、同行、亲人、朋友和家乡的父老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