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从菲律宾偷偷带回一根青藤,间接造就了康乾盛世!

2017-09-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红薯,又叫番薯.现在,红薯己成为我国仅次于稻米.麦子.玉米而居于第四位的粮食作物.现在,不少中外学者都指出,红薯对于中国历史上明清时代的人口激增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甚至,人们所赞美的"康雍乾盛世",就是以红薯为基础奠定起来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跟辣椒.玉米.土豆.烟草.花生等等作物一样,红薯并不是我国的原产土作物,而引植自海外. 话说大明万历年间,有个福建人叫陈振龙,他自幼饱读经书,年纪不到二十就中的秀才,可是等到考举人的时候却屡考不中,因而厌倦科举,干脆来个弃儒经商,跟同乡一起

红薯,又叫番薯。现在,红薯己成为我国仅次于稻米、麦子、玉米而居于第四位的粮食作物。现在,不少中外学者都指出,红薯对于中国历史上明清时代的人口激增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甚至,人们所赞美的“康雍乾盛世”,就是以红薯为基础奠定起来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跟辣椒、玉米、土豆、烟草、花生等等作物一样,红薯并不是我国的原产土作物,而引植自海外。

话说大明万历年间,有个福建人叫陈振龙,他自幼饱读经书,年纪不到二十就中的秀才,可是等到考举人的时候却屡考不中,因而厌倦科举,干脆来个弃儒经商,跟同乡一起去吕宋岛(菲律宾)做生意。在隆庆五年(1571)的时候,西班牙人就以武力征服了吕宋,并以吕宋为基地,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所以当时吕宋华人特别多尤其是福建人,海贸十分发达。

在吕宋的时候,陈振龙没有把注意力放到生意上,反而对当地种植的一种农作物十分感兴趣。此物, 耐旱易活,生熟都可食,当地人称作朱薯。他以敏锐的眼光认识到朱薯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若把朱薯引种乡土,将是一件造福万民的大好事。但是朱薯是西班牙人带过来的,因而控制十分严格,只能在当地种植,严禁带出岛外。于是,陈振龙只能潜心去学会了朱薯种植之法,暗地里等待时机。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50岁的陈振龙不顾当地西班牙殖民政府不准带朱薯出境的禁令,花巨资购得几尺薯藤,为了避开检查,将薯藤绞入吸水绳中,藏匿于船中,经七昼夜航行,终于将薯种带回故乡福州。

但是可惜的是这种神奇的农作物进入中国的时间还是太晚了,它没能在崇祯大灾中拯救大明。主要原因是这种作物的食用口感不如大米和面粉,虽然吃下去很耐饥饿,但口感太差难以下咽,若不是迫于无奈很少有人吃,吃多了之后还有胀气、泛酸等不良反应。因此百姓对这种高产作物种植积极性不高。而到崇祯年间,全球进入小冰期,天灾人祸不断,推广种植红薯,从时间上来说已经来不及了,况且灾区农民起义不断,明政府也已经不具备推广种植的条件了。

最终红薯便宜了清朝,造就了最后一个康乾盛世。其中陈振龙的子孙也出力不少,“克承世业”,一直致力于将番薯引种、推广到全国各地,功绩卓著。陈振龙的曾孙陈以柱在浙江省鄞县试种番薯,把番薯从闽中推广种植到长江流域。到乾隆年间,陈振龙五世孙陈世元带领几个儿子把番薯引种到山东,在北方各地推广。他不仅赠送薯种和传授技法,还四处自费张贴招贴,动员百姓种植番薯。并撰写《金薯传习录》传世,该书是我国我国第一部甘薯专著,是宝贵的农业科学史文献。据说乾隆盛世的主角乾隆皇帝本人也特别爱吃番薯,他能活到89岁跟喜欢吃番薯也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