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许鞍华三代影后,明月此时有

2018-03-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部电影能同时聚齐四个影后,真是很难得的事了.虽然<明月几时有>里的彭于晏很神气,霍建华很好看,但都不如几个女人的戏打动我. ­二十五岁的春夏,四十不惑的周迅,再到七十岁的叶德娴与许鞍华(本来还有鲍起静,鉴于她这次只是客串就略过啦),一个女导演与三代影后刻画出了三代革命女性.不是神勇枪手,也没有过人智识,这些普通的女人选择了一条艰辛坎坷的道路,只能靠着坚强与隐忍走下去.有了她们,才有了洒在黑暗里的白月光. ­1. ­叶德娴年轻时候拍过不少电影,但真正让她赢得影后光环的,还是许鞍华的<桃

­一部电影能同时聚齐四个影后,真是很难得的事了。虽然《明月几时有》里的彭于晏很神气,霍建华很好看,但都不如几个女人的戏打动我。

­二十五岁的春夏,四十不惑的周迅,再到七十岁的叶德娴与许鞍华(本来还有鲍起静,鉴于她这次只是客串就略过啦),一个女导演与三代影后刻画出了三代革命女性。不是神勇枪手,也没有过人智识,这些普通的女人选择了一条艰辛坎坷的道路,只能靠着坚强与隐忍走下去。有了她们,才有了洒在黑暗里的白月光。

­1.

­叶德娴年轻时候拍过不少电影,但真正让她赢得影后光环的,还是许鞍华的《桃姐》。

­一个无儿无女的中风老人,渐渐生出对世界的不信任与不安全。她依赖着少爷罗杰,但始终不敢放肆。

­这与叶德娴自己的人生可能有些接近。33 岁离婚,与子女也疏远淡薄,多年来她都是一个人生活,她说,"任何关系我都觉得太脆弱。"

­叶德娴用她的敏感演出了剧本里没写出的部分,眼神里的不安和琢磨,动作里的衰弱和凄惶,令桃姐这个角色十分生动,轻易让你想起身边某一位年长的女性。

­《明月几时有》里,叶德娴演的是周迅的母亲。一出场她就带着香港妇人的精明市侩。作为房东,她想挽留茅盾夫妇继续租房,于是端出一碟点心招待。她从点心罐里先拿出了三块,掂量一番,又放回去一块。

­茅盾夫妇执意要搬走,她并不接招,只是殷勤地笑,"再考虑考虑罢",最后看真的留不住,笑容一下冷掉,还不忘把那一碟点心端走。就是这样一个细节,让整个人都有了生气。

­许鞍华用了不少笔墨,来讲母女俩的戏。跟《桃姐》一般,也是昏黄灯光下,两个人对桌吃饭。一小碗米饭配上半盏南瓜,聊着米啊面啊这些日常琐事。叶德娴跟所有的母亲一样,日子过得精打细算,无时无刻不在忧虑子女的未来。

­听说女儿参加了游击队,叶德娴忙劝她,""要打日本人,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死不要紧,不要连累队友啊"。这样的劝说,很笨拙但又饱含母亲的真诚。许多人看到这里都笑了,又觉得心里一酸。

­周迅坚持要离家抗日,叶德娴留不住,她思忖再三,追上去送了一把伞,又把一枚金戒指塞进周迅手心。乱世里,钱不是母亲的命根子,子女才是。

­为了让女儿少奔波一些,叶德娴也稀里糊涂加入了游击队。携带情报被捕后,她打死也不招认。王菀之问她:"被打痛不痛啊。"叶德娴笑笑答:"不痛,没有第一胎的时候痛。"女性这样平实而生动的回答,也只有在许鞍华的电影里才能听到吧。

­"你如果出去,记得和阿芳(周迅)说,我不会说的。"

­叶德娴演的母亲牺牲了,不是为了革命,而是为了女儿。虽然海报上最显眼的是周迅,但电影里的叶德娴真的太出彩,任何人都无法抗拒这样一位平凡又伟大的母亲。

­"一生人只一个,血脉跳得那样近",叶德娴在演唱会唱《赤子》,足足哭了六场,演唱会结束后儿子只给她发了几个字," Good job,mom. "。叶德娴将她的爱都给了电影,生活里保持着一种孤独的尊严,大概也是另一种伟大。

­2.

­44 岁的周迅,要演 27 岁的方姑,确实还是有些为难。电影开头的她,留着齐刘海,抱着大兔子,隔着屏幕都感觉到了一阵尴尬。(还好,这段只是为她投身革命作铺垫。)

­曾经的周迅,演少女的时候,灵气最足。《大明宫词》、《苏州河》、《李米的猜想》,都因为周迅的出演而变得轻盈飘逸。有些明明很矫情的台词,被周迅念出来,就是那样自然与舒展。

­这几年的周迅,没办法一直演少女了。2009 年,她演了《风声》,算是转型比较成功的代表作。她在电影里饰演一个地下党员,少了少女的灵动,多了成熟女性的坚韧。

­尤其是有一场她被处以绳刑的戏,周迅拍得身心俱疲。虽然镜头是一晃而过,震撼却是长久的。人们无法想象那么一幅弱小的身躯,能够抵抗如此巨大的磨难。

­"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我爱的人不知我因何而死。"这样的遗言,从周迅的口里说出来,尤其有分量。奋不顾身地爱过那么多人,迅哥儿对每一段爱情都是毫无保留,坦诚相待。

­《明月几时有》里,周迅也延续了这样的戏路,从懵懂少女蜕变为了一名坚强的革命女性。

­她娓娓念起茅盾的那首《黄昏》,成为了穿起零散剧情的引线。

­有一幕戏是,母亲被捕后,彭于晏跟周迅商量怎么做营救。衡量再三,周迅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她镇定的向前走,走着走着突然蹲下哭泣。望着明月,她哽咽地对彭于晏说,"我的母亲是个很自私的人,但心肠很好。"

­这样不动声色的惊心动魄,是四十已过的周迅才演得出来的好。

­3.

­香港电影里的春夏,始终带着异乡人的疏离与清冷。

­她在写给饶雪漫的自荐信里说,自己小时候被孤立过,喜欢偷东西和尿床,因为和班级同学不和转过很多次学。中专的时候就跟一个大自己二十岁的男人恋爱,渴望长大,却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

­《踏血寻梅》里算是复刻了她性格里的不安因子,早早开始漂泊,看尽人间冷暖,少女的眼神里有天真也有迷茫。

­她靠这部片子拿到了香港金像奖的第一个 90 后影后。结果拿到奖的时候,她很平静,没有哭,只是声音微微颤抖地说:"谢谢香港电影,因为香港电影我才可以有饭吃有梦做,可以一直拍电影。"

­《明月几时有》里,春夏的笔墨不多,但许鞍华似乎很懂得她,给她的角色也与她本人性格很契合,一个看起来很柔弱但骨子里很要强的地下党员。

­被捕的时候,她与叶德娴、王菀之关在同一屋。王菀之哭到鼻涕都流出来,而她只是在黑暗中安静做着祷告。

­被日本宪兵枪决之前,她跟叶德娴跪在一起,用罐头盒子自掘坟墓。叶德娴体力透支快要倒下,春夏默默地接过她手里的罐头盒子,然后奋力地挖。

­这一幕,春夏本人散发的气息与角色自然地糅合到了一起,让人动容。就像史航说的,"春夏那么遥远陌生不曾与你交心,你却看不得她一丝受苦而她偏偏在你眼前受尽苦。"

­4.

­35 岁的时候,她拍了《投奔怒海》,成为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作。70 岁的时候,她拍了《明月几时有》,作为香港回归 20 周年的献礼片。

­有人说,许鞍华老了,没那么尖锐了。我倒觉得,这么多年来她始终如一。政治命题会随着时代而改变,人性微光才是永恒。

­当年许鞍华就坚持否认《投奔怒海》涉及政治隐喻,她说只想刻画人性。其实《明月几时有》也是这样,先是历史片,其次才是抗战片。许鞍华舍弃了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只是细细描绘时代剪影下,每个投身洪流的香港人,那么一段微尘弱草,雨萍风絮的人生。

­电影里是许鞍华惯有的克制与内敛。泼墨般的海,沉默的远山,葱郁的芭蕉叶,还有那摇碎在桨声灯影里的旧时月色,掩盖了每个人心上的忧愁。

­许鞍华自己也有出镜。冰室里,她背对着镜头,跟梁家辉做访问。讲完故事的梁家辉,颤颤地起身,坐进出租车,驶入车水马龙,不见踪影。

­还好,许鞍华仍在原地。

­许鞍华跟叶德娴同年,70 岁了。至今单身,无儿无女。新闻报道说她买不起房子,只能和母亲租住在香港北角的一间廉价公寓。

­她曾经拍过一部半自传电影《客途秋恨》,讲自己的身世。妈妈是日本人,爸爸是中国军官。她曾对母亲有过反感,但走过了澳门香港英国,在陪母亲回日本省亲的路上,她突然明白了羁旅行客的惆怅。

­这是许鞍华电影里一贯的底色,颠沛流离的生活中,那些平凡人的挣扎与坚持,如同奔向远方再不回头的波浪。

­看完电影我总会想起杨牧的那首《花莲》,以大海的口吻,写给战争后留下来的人:

­"泪必须为他人不要为自己流。你必须和我一样广阔,体会更深:战争未曾改变我们,所以任何挫折都不许改变你。"

­向许鞍华致敬,向所有动荡岁月的坚强女性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