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掀起一股"数学热"浪潮 带来正能量

2018-03-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近日,建党95周年献礼剧<解密>在湖南卫视播出,不仅收获超高口碑,更占据了各大收视榜的榜首.作为一部红色题材作品,<解密>以其独特的"偶像派+技术宅+细节控"风采独树一帜,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被观众誉为"养眼又养心的高水准谍战剧""一部给年轻人看的献礼剧",获赞"开启了90后的家国情怀". <解密>因为剧中多处散溢而出的数学气质,掀起了一股"数学热"浪潮.从中华民族危

近日,建党95周年献礼剧《解密》在湖南卫视播出,不仅收获超高口碑,更占据了各大收视榜的榜首。作为一部红色题材作品,《解密》以其独特的“偶像派+技术宅+细节控”风采独树一帜,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被观众誉为“养眼又养心的高水准谍战剧”“一部给年轻人看的献礼剧”,获赞“开启了90后的家国情怀”。

《解密》因为剧中多处散溢而出的数学气质,掀起了一股“数学热”浪潮。从中华民族危亡之际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数学天才与“情商白痴”容金珍,如何成长为一名隐藏在共和国绝密档案中的人民英雄?在扞卫国家利益与抗击敌特分子的暗战中,多数人认为“学之无用”的数学又是如何建立奇功、改写历史?《解密》以抽丝剥茧的叙事手法及生动鲜活的形象塑造,为观众呈现了一席别开生面的“数学大餐”。

说起《解密》的同名文学作品及其作者麦家,就不得不提11年前的经典电视剧《暗算》。作为麦家在《解密》之后创作的谍战类文学作品,“同门师弟”《暗算》反倒在影视剧改编的路上先行一步,并以其开创性的密码破译题材成为标志性的时代国产精品。而作为麦家此类题材的首部作品,2014年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为年度图书的《解密》荣获声誉之隆,只在《暗算》之上而非其下,概因比起跨越数十年岁月、如同一幅时代长卷的《暗算》,其结构更为精巧,其想象力更为诡谲——主人公们需要破译的不仅仅是难如登天的密码之钥,更需要在重重迷雾中寻找到自己人生之谜的唯一解答——家族秘史在家国变迁中支离破碎,岁月传奇在命运洪流中扭曲成荒诞现实,历经前后十余年苦心孤诣打磨出的剧情张力十足,可谓是改编成影视剧的天然璞玉。

值得称道的是,剧版《解密》不仅延续了原作剧情上的天然优势,更实现了多种元素的协调融合,高智商的“701”组织并没有按照脸谱化模式塑造成不近人情、更不查物情的“书呆子”,而是以青春偶像破题,让无名英雄“走下神坛”,以更亲切、更符合现代审美的“萌化”形象走入观众中间。“小鲜肉”陈学冬挑战一个内心戏十足、面对严峻挑战百折不挠的年轻“学霸”,於演员而言,这是戏路的突破,於青少年观众而言,则不啻为来自偶像的一次学习召集令。事实上,偶像的号召力立竿见影,日前便有一位全职妈妈向湖南卫视发私信表示感谢,她的儿子面对奥数存在畏难情绪,却被容金珍破译“紫密”的韧劲所感染,重燃了解决难题的斗志,她还表示,《解密》像是一针特效药,让整个奥数班都开启了“鸡血”模式,不算出题不罢休。而纵观全国,青少年们痴迷《解密》,想要一展数学才华的劲头,大概已经不输给《太阳的后裔》引发的“投军冲动”了。

我们不妨看看另一部题材相似的作品,获得第87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并获得7项提名的《模仿游戏》,同样备受好评的原着,同样的密码破译题材,同样的“呆萌”主角,同样的偶像派卡司,别有诉求的《模仿游戏》尽管摘得桂冠,却缺少了一份令人对数学神往的感召力,这或许是东西方审美差异使然,但不可否认的是,《解密》所造成的积极社会影响,远超《模仿游戏》,其引发的“数学热”对於整个民族未来科学素养的提升,有着极为可观的意义。

深究起来,上一次有如此的全民“数学热”,大概要追溯到1978年徐迟发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之时,那个在一夜之间家喻户晓的“怪人”陈景润,吸引了无数少年发奋向学、用知识建设祖国,用今天的话来讲,可谓是当之无愧的时代偶像。而分外凑巧的是,陈景润所追逐的“皇冠上的宝石”数论,也正是容金珍破译密码所需的最重要的数学理论。前后两任“时代偶像”,串联起了一份不变的正能量——百折不挠、求知求真。

历经近40年的时代变迁,早已退潮的“数学热”又被《解密》带回了我们当中,它不但饱含着祖父辈一代建设党和国家的热忱,为民族复兴甘愿默默奉献一生的信仰,更契合了新时期人们对於“高大上”内核进行贴近化演绎的精神需求,这样的精神感召,远胜於空喊口号。无论任何时代,能够破解“紫密”乃至“黑密”的奇才容金珍都注定是凤毛麟角,但那个不解难题誓不罢休、奉献青春扞卫祖国的无名英雄容金珍,永远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