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这段超过1200岁“朗读天团”的朗读如何燃爆年轻人?

2018-06-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图:董卿与潘际銮先生. 近日,最新一期<朗读者>再度刷屏了不少人的朋友圈,这次的主角是一组以中科院院士潘际銮为首的清华大学"朗读天团",他们的年龄加起来超过1200岁,但他们带给观众的最强烈的感受却是一个极为"少年"的词--燃! 节目中,潘际銮讲述了自己从10岁开始历经抗战.异地求学,及投身焊接事业,为创造征服世界的中国高铁与核电站工程的提供了世界顶尖的焊接技术的一生.整个过程中,年迈的老院士始终透着一股充满少年气的单纯.而当十三位清华功勋级老院士.老师

图:董卿与潘际銮先生。

近日,最新一期《朗读者》再度刷屏了不少人的朋友圈,这次的主角是一组以中科院院士潘际銮为首的清华大学“朗读天团”,他们的年龄加起来超过1200岁,但他们带给观众的最强烈的感受却是一个极为“少年”的词——燃!

节目中,潘际銮讲述了自己从10岁开始历经抗战、异地求学,及投身焊接事业,为创造征服世界的中国高铁与核电站工程的提供了世界顶尖的焊接技术的一生。整个过程中,年迈的老院士始终透着一股充满少年气的单纯。而当十三位清华功勋级老院士、老师和校友一同朗读起那封著名的《告全国民众书》时,更是仿佛带着我们回到了那个激昂的属于他们的少年时代。

作为书香门第家的孩子,潘际銮先生自幼就非常自强爱学习。10岁时,一场卢沟桥事变,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生在那个时代的潘际銮先生的命运。因为家乡被毁,从那以后,潘际銮开始了异乡求学的旅途。在战争中辗转,潘际銮看遍了这个国家的悲怆与伤痛。在节目中,潘老先生说:“我们念书的目的,就是抗日、救国、回家,这么三句话。”

抗战胜利后,潘际銮的家已经没了。无敌可抗,无家可归,但这个国家还需要他们这些科学家去拯救。潘际銮回到清华,师从清华机械工程学系奠基人之一的李辑祥学习焊接工程,并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这份事业。作为中国焊接技术学科的奠基人,在他的主导下,创建了哈工大和清华大学的焊接专业,并让这一学科得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享誉世界的中国高铁和核电站正是因为他所建立的焊接技术才得以实现。

他说,我这一辈子都在我的工作上,技术上的事全都清楚,家里的事都不清楚。直到现在,90岁的潘际銮还奋战在科研一线,带着四位80多岁的老院士以及一帮年轻的博士生继续攻克焊接工程难题。

燃,代表一腔热血,代表少年意气。少年最容易燃,因为他们单纯。而潘际銮先生在朗读中产生的那种热血沸腾的少年感,就来源于对祖国、对事业的单纯。

在这场朗读中,除了亲临现场的潘际銮先生,还有十二位年过耋耄的老人。他们中最年轻的钱易先生,是国学大师钱穆的女儿,如今也已经81岁了,而最年长的王继明先生,如今更是已经101岁。潘际銮先生所经历过的那些岁月,他们也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甚至更老一辈的人来说,抗战都是存在于书本上的历史。但对于这些老人来说,抗战是他们曾切身感受过的经历。这封《告全国民众书》出自清华学生蒋南翔。没有人比他们更合适朗读这段文字,因为他们就是读着这段文字成长的。在即将到来的清华大学106年校庆到来之前,这群清华功勋级校友一同为母校献上了这份特殊的礼物。这背后的故事和情感,足以让人热血沸腾。

在这期《朗读者》中,潘际銮和这群老前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已经快忘却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展现了爱国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是在网络上谩骂与叫嚣战争,而是为了国家的强盛奋发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