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医生》热播 "原汁原味"急诊科获医界好评
由郑晓龙、刘雪松执导,张嘉译、王珞丹、江珊、柯蓝等领衔主演的医疗情感剧《急诊科医生》目前正在东方卫视黄金剧场热播。播出至今,平均收视稳居卫视同时段第一的位置,精致的制作和优良的口碑成为该剧大热的重要因素。剧中,无论是演员们专业的表演、急诊医生抢救病人时倾尽全力的表现还是剧本对于生命价值的讨论,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许多业内外人士的思考。
在以往的不少国内外同题材电视剧中,有时为了制造戏剧效果、满足观众的观看欲望,创作者们会加入一些夸大医生工作职能的桥段。这样的艺术加工或许让人看得十分过瘾,但却多少有些偏离现实。而如今东方卫视播出的这部《急诊科医生》在创作上保持了克制,在将医生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淋漓尽致展现的同时,选择了与患者和观众平等的视角,更加客观冷静地告诉观众——医生也是普通人,面对各种各样的疾病,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剧中有一个案例,张嘉译饰演的急诊科主任何建一接诊了一位遭遇车祸的青年,为节省时间,他直接骑在推车上为病人做心肺复苏。然而因为伤势太重,病人最终还是没能抢救成功。看着青年的父母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急诊科的医生们既遗憾又无奈。“患者总把医生当神”,这不仅是剧中的台词,也是现实中许多医者无助心情的真实写照。
另一个案例中,王珞丹饰演的海归医生江晓琪同何建一和江珊饰演的刘慧敏主任发生了矛盾。王珞丹认为病人拥有知情权,医生应该及时告诉病人他患了晚期癌症的消息,这样他才能安排好最后的人生。但何建一和刘慧敏却指出江晓琪的这种想法不符合国情,告诉病人噩耗只会让病人精神先于身体崩溃。通过类似这样的观点交锋,《急诊科医生》把医生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的艰难选择呈现给了观众。而这样的时刻也是许多病人也许永远都看不到的。
急诊科是一个浓缩了人间悲喜的地方,有医生这样救死扶伤的英雄,也有见义勇为的平民英雄。剧中有一个段落让许多观众为之落泪:火锅店发生爆炸,一个青年为了保护小女孩身受重伤。临终之前,他为自己下意识救人的行为感到后悔,想到自己的未婚妻还在车站等着自己去接她,想到他们即将举办的婚礼,青年不断向医生倾诉:“我后悔了,我应该跑的,我并不想伟大,我想结婚,我想结婚……”一边是正在向医院赶来的未婚妻,一边是被救女孩懵懂的笑脸,青年经历了他人生最大也是最后一次的悲喜交加,而观众们也从他的最后时光里看到了人性的真实、温暖和伟大。
早先在接受全国媒体采访时,郑晓龙导演就曾提到,《急诊科医生》的“剧本里有很强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对现实关照特别强”,而与此同时,在处理如上这样的强情感性桥段的时候,他又注意做到了“不黑暗、不低级、不矫情、不故意违心”。如此想来,也难怪郑晓龙导演会把这部《急诊科医生》认作是自己继十五年前的《永不放弃》之后,个人最喜欢的作品了。
观照现实、触动人心、引人深思,这不仅是郑晓龙创作《急诊科医生》的原则,更是他一直以来坚持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郑晓龙认为,一部优秀的电视剧应该要引发观众思考,能够对老百姓有一些实际的帮助。谈及想要拍摄急诊科故事的原因,他认为他对这个社会有责任感,他想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急诊。希望通过表现生与死、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引发观众的思考,传递温暖和社会正能量。“人们看这个电视剧会对照自己的生活和精神层面,可以好好感受一下我们自己对价值观的认识,对人文关怀和人文情怀的认识,这是我对这个电视剧的期待。”
《急诊科医生》中有大量病例和医生救治病患的场面,除了营造出快节奏和紧张感之外,最被观众津津乐道的还属其医疗戏的真实感与独特视角。
为了保证电视剧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北京协和医院全程协助拍摄。被张嘉译称之为“丧心病狂”的“细节控”导演郑晓龙与严谨的医疗指导们几乎是一拍即合。诚如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所说:“这部剧很好的还原了急诊科医生高度紧张的日常工作状态。”
除了北京协和医院之外,不少医界同仁都表达了对这部电视剧的支持。有从事医疗工作的观众表示:“确实比很多国产医疗剧要细致的多,希望这部电视剧能带来医生与病患之间更多的相互信任与理解。”、“医者仁心,在《急诊科医生》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东方卫视《急诊科医生》,每晚19:30两集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