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宁年龄 儿科医生历时4年为海宁运河写传
说起儿科医生董仲达,长安镇上很多人都认识。今年68岁的他从医数十年,退休后依旧是海宁市第三人民医院(省人民医院海宁医院)的返聘医生。上午8点上班,下午4点半下班,他依旧适应着这种节奏。
就是在这样忙碌的生活中,董仲达完成了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花了四年时间,走遍海宁运河段的每一个角落,一坝一闸一桥,沿岸风光皆是他的目标。他拍了许许多多照片,收集了大量资料,晚上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最终,近20万字、含1500多张照片的《海宁运河图说》诞生了。
目前,《海宁运河图说》还只是电子稿,董仲达一有空就要打开文档,从前到后,再次翻看,也是重温这几年里,自己骑着“老伙计”(自行车)东奔西跑,为水而欢的经历。
挤出时间 骑上“服役”20年的自行车出发
大运河(海宁段)总长度为27.4公里,流经我市的崇长港和上塘河,在元代以前一直是大运河的主航道。崇长港自桐乡市崇福镇至长安镇,全长7.5公里,海宁市境内5.4公里。上塘河自许村镇吴家堰,经长安至盐官北门,海宁市境内22公里。
董仲达是老长安人,从小就在运河边长大,对这条河有着特别的情感。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运河的通航功能是越来越小了,上面的水坝、水闸渐渐失去了活力,有些石桥荒废了,有些拆了重建成了水泥桥……董仲达的心里不是滋味,他总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自己有相机,对运河沿岸的道路又那么熟悉,还等什么?于是董仲达决定行走东西南北,要把大运河(海宁段),包括它的支流水系都给摸摸清楚,记录下它们的样子。
董仲达有一辆已经“服役”20年的自行车,多年来形影不离,收集运河图片文字时,他出发沿河骑车最远到达海宁与杭州余杭区的交界,花了大概两个小时。
有理有据 收藏的大量史志书籍帮上大忙
“京杭大运河的南段就是江南运河,江南运河分东、中、西三线从苏南流入浙江,东线到杭州就是要过我们长安的,当初可是最繁忙的航道呢!”董仲达用手比划着。
通过挤时间、抢时间,董仲达现场素材收集了不少,可如何展现“图说”这个概念呢?有了图还得说明啊。其实董仲达早有准备,答案就在他压箱底的收藏品中。
《中国历史地图集》、《海宁州志稿》、《海宁史志》、《浙江省海宁县地名志》、《海宁市水利志》、《杭州运河桥船码头》、《运河古镇》、《长安镇志》……一下子还真数不过来。
这也是董仲达对自己完成作品很自信的一个原因,因为里面提到的内容,都是他自己经过考证的。比如涉及一座桥、一座坝,其他书里面是怎么描述的,大小、位置等等,这次经过自己摸底之后,再补充相关文字描述。
董仲达的这些书现在市面上不容易买到,也算是他的珍藏品了,不用的时候,他把书整齐地放进纸箱内,并且在箱子外面标明里头装的是什么,等到要用的时候马上可以找到。“我不看电视,不打麻将,基本没什么休闲活动,晚上不是在翻书就是在电脑前查资料或者打字。”董仲达说道。
爱好使然 为拍一照长久等待
要完成一部作品往往不可能一帆风顺。董仲达也碰到过许多难题,但是他只说“把做这件事当成一种乐趣就行了”。
冬天去拍水坝水位差不明显,拍不好,夏天去拍石桥,树荫遮挡取景困难,“要充分发挥照片的画面记录功能,拍好拍坏的差别可大了。”董仲达拍照也有十多年了,虽没有经过专业学习,但光是凭经验,也算得上是位行家了。
有一次他到许村镇,要去拍有高铁经过的桥,为了体现现代文明和古老水道共存的画面,他一定要等列车经过才能按快门。等啊等,列车许久不来,他倒也不急,收起相机就地坐下来放松会儿。
后来他听到了列车开来的声音,立马起身打开相机,准备对焦取景,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高铁的速度竟然这么快,没几秒就过去了,根本无法完成拍摄。后来,他吸取教训,只得提前做好准备,等待列车“入瓮”来。
董仲达也曾租船在河上悠悠地行进,以更真实的视角进行拍摄。还有一次,他成功拍摄到了一座石桥,但却不知道它的名字,找遍桥上各个角落也没有信息,他只好去问附近的老农民,也不知道问了多少家……
“瞧,这张照片,夕阳余晖,残破的石桥下水流得正急,但附近空无一人,杂草丛生,是不是很有沧桑感。”董仲达翻出一张照片给记者看。
有快有慢,有动有静,有史有变,有韵有情,这就是运河的美,是家乡带给董仲达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