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婚、不缺爱、敢任性,徐静蕾式人设凭什么?

2017-08-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不是每个姑娘都有本事活成徐静蕾,前提需要财务自由,明星光环加持,有资本使用昂贵的抗衰产品保持青春容颜.她这样的存在却可以提醒我们,人生的相对自由靠什么来完成. -- 她总 作者:云在 ▼ 徐静蕾给自己又放了个长假,再出现时,带回了自己的新作--动作片<绑架者>. 可惜,媒体对一个女导演导出动作片这个小卖点,似乎不如对她的不婚兴趣大. 而老徐婚不婚的话题,早已是老生常谈. 已经有最少八年的时间啦,徐静蕾对着不同的采访者,反复说我不是不婚主义,就是不觉得结婚能带来幸福,所以没婚. 似乎没人听懂.

不是每个姑娘都有本事活成徐静蕾,前提需要财务自由,明星光环加持,有资本使用昂贵的抗衰产品保持青春容颜。她这样的存在却可以提醒我们,人生的相对自由靠什么来完成。

-- 她总

作者:云在

徐静蕾给自己又放了个长假,再出现时,带回了自己的新作--动作片《绑架者》。

可惜,媒体对一个女导演导出动作片这个小卖点,似乎不如对她的不婚兴趣大。

而老徐婚不婚的话题,早已是老生常谈。

已经有最少八年的时间啦,徐静蕾对着不同的采访者,反复说我不是不婚主义,就是不觉得结婚能带来幸福,所以没婚。

似乎没人听懂。

事情很简单,她不需要婚姻来巩固她的爱情、填满她的钱包、带给她幸福。

这些,她已经有了,且一直在享受。

当然,她也不在乎别人懂还是不懂。

徐静蕾很少和人谈起自己的爱情,记者逼问,也多半是顾左右而言他。

这些是她的私事儿,犯不着跟不相干的人交代。

她秀恩爱,也极少。

2014年8月,她在微博上写,"五年没红过脸更没吵过架,也算是不得了了吧。对的人,就是让你变得更好的人。"

这似乎是对自己感情交代得最多的一次,连名字都没提。

她是分手后能和前男友处成好朋友、而让现任不介意的姑娘。

2015年,她推出新片《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她的前"绯闻男友"黄觉在微博里为她宣传、"卖"票;而她的另一个前"绯闻男友"王朔,则是这部影片的编剧。

之所以在"绯闻男友"上加引号,是因为老徐没有公开说过他们是男友,是媒体说的。

她自己说,有一个前任分手了二十年,她至今几乎还每天和他通电话,她的现任知道,不觉得有什么。

窦文涛直夸她"活得敞亮"。

(徐静蕾金星秀谈黄立行:他喜欢我漂亮,7年没吵过架。)

01

有能力选择,就能更自由

她不是那种等着王子来驱散厄运、赐予幸福的公主。

在她的童话里,公主安排了王子的出场和退场。

她说每一次分手,都是深思熟虑,分开了就不会复合,还要经过一个必要的隔离期。

鲁豫问她如果被人求婚怎么办,她说会很尴尬。于是,早同男友讲好,咱别来这个,如果我自己想结婚,会直接说。

关于为什么结婚,她想过,得到的结论是结婚不代表幸福,也不代表爱情。

在她现阶段的认知里,婚姻于她唯一的作用,是万一有孩子了,要给小孩上户口。

至于孩子,她目前没有打算要,但是也不确定未来的自己会不会改变想法。

她问过很多人要孩子的原因,只有一个答案打动了她:可以从孩子的眼里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她39岁那年在美国选择了冻卵,她把冷冻卵子视为"世界上唯一的后悔药"。 这么做,是"为自己多存一份选择"。

这样做,是把事情安排好了,自己就能放心地该干嘛就干嘛去了,

能掌控的人生,才是最大的自由。

02

为别人活我自己?算了

她不避讳提到自己的年龄。

四十多岁的她说年龄是财富,"经过的挫折和事情,让我变得更好。" 因此她"爱上变老这件事情"。

作为演艺界的一份子,她不热衷于走红毯,刷存在感。

出来见记者,她也敢穿着休闲装、素着颜,顶多,画个淡妆。

拍自己的电影,摄影师给她柔光,想把她拍得美一点。

她说不用,干嘛镜头一到我这就这样,长成什么样儿就是什么样儿。

(鲁豫大咖一日行,徐静蕾曝黄立行是生活主心骨,曾被求婚尴尬拒绝。)

她敢一放假就放两年,不仅自己跑出去看世界,还给自己公司的人都放了带薪长假,直到她想工作了。

问她不怕被人忘吗?她说忘了就忘了,被人忘了,说明你的作品站不住脚。

她这么说,有着北京女孩儿爱谁谁的劲儿。也恐怕是心里有底,因为已经为自己赢得了出场与否的掌控权,你忘不忘,想出场时我都能,用不着谁来给。

她是电影圈里少有的能演又能导的女性。

做演员时,年纪轻轻已经拿了百花、金鸡奖,可她不陶醉。

"我厌恶那种为别人在活我自己的感觉。"改行的想法就这么有了。

"你做一点实际上跟你性格不符的东西,就有一个声音会说别装了。这是我当时选择改变,尝试别的职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27岁时,她用自己拍广告和拍戏赚的钱,投资做导演,拍了《我和爸爸》,获得了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从此开始导戏,能拿奖,也能卖出票房。

她不排斥演戏,可是早已把自己的导演身份放到了演员身份的前面。

这很徐静蕾。

做演员,实现的是别人的想法,被动。

做导演,是实现自己的想法,主动。当然,享受这份"不听谁的"自由之前,要拿到投资。

她抱着《杜拉拉升职记》的剧本找投资,被要求按投资人的意见改剧本,她把投资人炒了;有人要她把预算压低了来谈投资,她扭头说再见。

最后和中影集团合作,因为韩三平信任她。

她也不辜负人家,影片上映后,徐静蕾成为首位票房过亿的女导演。

她说和资本合作,基础是信任。否则,免合作。

03

干嘛要自己绑架自己

波伏娃的书《第二性》她看过,她记住的一个点是:生活可以有不同的状态。她当时豁然开朗,"觉得生活的路很宽,不是只有眼前这一点。"

这个可能影响到她的婚姻观,但也不全是。

她自己本身就不喜欢按照别人的想法做事情。

她出道做演员,没有签约任何一家公司。准备做导演时,就自己注册了一家公司,用不着给自己找个老板。

她说:谁说的人一定得怎样过啊。这些所谓"一定得怎样"的说法,包括到时间要结婚生孩子,都是在拿别人的说法绑架自己、吓唬自己。

生活原本有很多可能,参考别人的活法过自己的日子,只是一种选择,她偏不。

都说她做导演,是受到一位朋友的精神导引,她自己否认,"他说我能,我就信。他说我不能,我就肯定不信。"

"凭什么我就按照别人认为对的事情去做呢?"

"不是你说我该干什么我就去干什么了。"

2005年10月,她开了博客,两个月的功夫,成了当时最大的网红。后来她要做电子刊物《开啦》,听到了很多反对声音,但她还是做了。

后来突然就有不少人夸她是所谓成功的艺术家兼企业家了,她拒绝这种标签。说自己对名下有几家公司一点儿都不HIGH,也不喜欢人叫她"老板",兴之所至做点事情而已。

后来,她拍完电影、关掉电子杂志,给自己放了假,用缝纫机做手工布包,玩相机,还能"从未旷课迟到早退"地在纽约上个学。

她拒绝被人定位,也不愿意给自己定位。真要定位,她在新浪微博上的自我简介大约最合她心意,"游民,偶尔工作狂"。

关于电影,徐静蕾也不想限定自己:只拍什么类型,或者寻求什么突破。

她说电影的美是多元的,"当你成熟到另外一个程度,或者你人生进行到另外一个阶段,你又会看到另外一种美。"

所以,她可以拍文艺片,也可以拍商业片;她可以拍爱情,也会拍出动作片。全看她当时的认知和趣味。

不给自己定位,是因为用着开放的心态看世界。

而看到的世界越大,越知道生活存在着无限可能性。

干嘛要自己束缚自己,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发现自己的过程。

越认识自己,越相信自己身体里一定存在着一种还在睡觉的潜能。唤醒了,就能实现自己新的梦。

而享受人生自由的前提,是不要成为自己的绑架者。

她蜜时刻:

老徐就是这样洒脱坦率的姑娘啊,最随性也是最精致的人生态度,大概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像她这样自由的做自己!那么你呢?有什么感悟,留言告诉我们吧。